蚊子是让人厌恶的小生物,但在广州,居然有一家我国最大的“蚊子工厂”,工人们不仅细心地照料它们,每天还提供新鲜的羊血让它们享用。

每年这里都会孵化出数量上亿的蚊子,每周都有超过300万只蚊子获得自由,为什么人人厌恶的蚊子在这里成了要好好伺候的宝贝?为什么要放飞那么多蚊子?种种荒谬的行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灭蚊绞尽脑汁

气候炎热潮湿的夏天,蚊子经常成群结伴地和人类玩“猫鼠游戏”,它们穿梭在空气中,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蚊子拥有锋利的口器,能轻松刺入人体皮肤,吸食血液,它们吃饱喝足后在皮肤上留下的“红包”让人苦不堪言。

夜深人静时,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让人无法入睡,曾有科学家做过统计,在蚊虫较多的地区,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偏低,情绪也更加焦虑烦躁。叮咬和噪音还算是小事,作为多种致命疾病的传染源,蚊子可以传播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疾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各国每年要花费巨资用于杀虫和防蚊,像热带地区,为避免蚊患,许多建筑都需要设置防蚊网和屏蔽装置,但这些资金本可用于更有意义的投资。在生活中,人类有很多对抗蚊子的方法,种植食虫草,点蚊香,喷灭蚊喷雾,戴驱蚊手环,还有支撑蚊帐,但都没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蚊子,让人厌恶的小生物

受益于科技进步,各种高科技灭蚊方法已经在投入使用。黑龙江大庆便出现了“大炮打蚊子”的方法。大庆别称叫“百湖之城”,这里对于喜欢潮湿环境的蚊子来说,简直是“人间天堂”,因此大庆有大量的蚊子聚集,当地居民深受其害。

为此,大庆人直接拉出了“灭蚊大炮”——车载式高射程喷雾机,用这种大型喷雾机喷洒灭蚊药水,对蚊子迅速形成大范围的“火力覆盖”,能够持续高效灭蚊。

还有一种“灭蚊炮”虽体型不大,但它却能杀蚊于无形。这种激光炮能够识别蚊子特定的声音频率,并且精准地杀灭蚊子,从而减少疾病传播并使蚊群性别比例失调,降低蚊子后代数量。

面对蚊患,人类在不断尝试新的手段,或许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彻底摆脱蚊子的困扰。

蚊子江湖“无间道”

各种传统“武器”和高科技“武器”在灭蚊战场上大显神威,但在我国广州的一家工厂居然在好吃好喝伺候着蚊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神秘“蚊子工厂”的实验室里,透明的密封笼子里满是黑压压的蚊子。一张涂满羊血的薄铁板上覆盖一层类似于人体皮肤的薄膜,实验人员拿着它贴到笼子上面,再用加热袋给薄铁板加热。

羊血的血腥味悄悄弥漫到整个笼子里,闻到血腥味的蚊子立刻争前恐后地挤了上来,疯狂地吸食着羊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人员培养“蚊子特工”

这些蚊子和普通的野生蚊子不一样,它们是人类悉心培养的“蚊子特工”。虽外貌、行为和普通蚊子没区别,但它们在繁殖后代时却会遇到困难。它们被注射了一种叫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影响宿主的生殖系统。它天然存在于某些昆虫体内,研究人员从果蝇等昆虫中提取这种细菌,再导入蚊子体内,就可以影响蚊子的繁衍大业。

其原理是沃尔巴克氏体会导致雌蚊的卵无法正常孵化,从而使蚊子数量大大减少。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细菌还可以在蚊群中传播,降低整个种群的繁殖能力。将这种细菌注射进雄蚊子体内,能让雄蚊子变成“绝育”蚊子,把这些绝育蚊子释放到野外,让它们和野生雌蚊子交配,这些雌蚊子就不可能产卵生育后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放“绝育”蚊子

“蚊子工厂”刚开始生产这些“绝育”雄蚊子时,因为受生产条件限制,每周只能生产20~30万只,这些产能根本不够形成对野外蚊子持续的数量压制。因为想要降低野外蚊子的后代数量,释放的“绝育”雄蚊子和野外雄蚊子的比例至少需要达到5:1,只有这样才能让80%以上的雌蚊子和“绝育”雄蚊子交配。

所以,提升产能成了当务之急。经过生产厂房的扩大,以及众多生产细节的调整,现在“蚊子工厂”单个车间每周的产能达到了50~60万只。所有车间同时开工,每年能够生产3.6亿只“绝育”蚊子。

为进行试验验证,“蚊子工厂”的试验人员会在一个离岸小岛定时定量释放“绝育”雄蚊子,和当地居民普及相关知识,试验获得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岛上的居民都已经习以为常,看到骑着三轮车过来的试验人员,他们都很热情地打招呼。

虽然还没有完全消灭岛上的蚊子,但是局部地区野生蚊子已经减少90%。原来饱受蚊子困扰的岛上村民,甚至不需蚊帐,就能安然入睡。可见这样的“以蚊治蚊”法,在大范围消灭蚊子上很有希望。

对环境影响小,也不会改变自然生态,相比于其他灭蚊方法,绝育策略被认为是一种更温和和可控的蚊虫控制手段。但也有人担心这种人为干预会破坏生态平衡,最终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也有动物保护人士主张需要尊重所有生命个体的存续权利。

因此,对于如何解决蚊子所产生的危害,人类还需要开展更多科学研究,全面评估生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