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张昂昂,那年18岁,是X县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自小就梦想有一天能够穿上勐亮的空军飞行员制服,驾驶着钢铁巨鸟飞向云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家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从那以后,就只有爸爸独自拉扯着我们一家人的担子。尽管生活拮据,但爸爸从没气馁过,仍然用自己的方式教导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青年。

记得小时候,每当秋风萧瑟时,我总是蹲在家门口的小土坎上,仰望林立在村头的那几棵高大的白杨树。树梢总会招展着被风吹拂的叶子,宛如一只只振翅的大鸟在天空中翱翔。我常常就这样出神地凝视着,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和它们一样,在云彩之间自由飞翔。

爸爸说,从小我就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特别专注。我是个几乎从未离开过这个小村子的孩子,却对未知的外面世界充满了无穷的向往和好奇。也许是因为家里太穷,除了读书没什么别的事可做,所以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爸爸虽然只上过几年小学,但他教导我要好好珍惜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我们村子里上学期间,我渐渐结识了王铭这个同龄好友。他是我曾经暗暗仰慕的那个优等生,不仅长相英俊潇洽,成绩又一直名列前茅。有趣的是,和我一样,他也怀揣着当飞行员的梦想。不同于我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王铭是被当时风靡一时的一些空军影视作品所折服。

两个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的少年,就这样被缘分际遇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无话不谈,在放学后的课余时光里,总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谈论着将来做一名飞行员的种种美好憧憬。

然而,这份单纯美好的梦想并非人人都如我们这般毫无顾虑。对于家境小康的王铭而言,他的父母更看重的是儿子能将来凭借好成绩一路高考升学深造,从而有更加体面优渥的出路。可我和王铭心中的小九九,却是要将来穿上漂亮的空军戎装,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这就注定了我们内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必将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阻碍产生剧烈的碰撞和冲突。

随着时间的流逝,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我们对未来的迷惘和矛盾也渐渐显现出来。好在这期间,空军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针对全体高中毕业生的招飞选拔。无数怀揣梦想的农家孩子们都扑灭厂前来一试身手,我和王铭自然也在其列。

这就是我和王铭踏上追逐飞行梦想征途的开端,也是我们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没想到,光是报名就让我和王铭费了老大的劲。原来要参加招飞选拔,除了要递交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材料外,还得先在学校里通过一轮初选。考核内容主要有身体素质测试、文化水平测试、心理素质测试等等。记得当时候村里很多人都说,要做一名飞行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对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都很是苛刻。

幸好我俩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刻苦的好习惯,这才让我们渡过了重重难关,在数百名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接下来的正式招飞科目可就更加严格、更加残酷了。我们还只是个18岁的孩子,却要先在酷热难当的操场上熬过长达四个小时的耐力测试,接着又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上百个刺杀俯卧撑。每次结束,我们浑身狼狈、大汗淋漓,有好几次我真想就这样直接放弃,但看到王铭一次次咬紧牙关、拼尽全力的样子,我又提起了勇气。

那段时光里,我好像完全失去了做人的乐趣,就只剩下了吃饭、睡觉和应付一项项铺天盖地而来的考核。我们那个阶段的生活简直就是:通宵达旦默默地背诵那些晦涩难懂的航空理论;坚持一天八个小时的时间在烈日下操场上练习各种体能训练;除此之外,就剩下了时不时被一些连我们自己也看不太起眼的事情刁难嘲讽……

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们这颗曾经饱含理想和勇气的小小种子终于慢慢被磨练出了可以在逆境中生存的韧性,也被浇灌出了对自己梦想不懈追求的决心。

就在我们觉得这样枯燥辛苦的生活就要一直持续下去时,眼前突然喷涌出一股前所未有的亮光。当招飞整整考核了数千名年轻学子后,最后的录取名单终于出炉了。整个过程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人才择举盛事,竞争是如此激烈,以至于全县1800余名参与者中,最终仅有我和王铭这两位幸运儿双双通过了考核。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们激动得几乎喜极而泣。这就好像是上苍对我们长年积累努力的亲自垂青和嘉奖。我记得那时候,面对镀上金边的录取通知书,我的手都有些发颤,脑海中只剩下了对父亲的愧疚和一往无前的决心。

是啊,原本家境困难、资助有限的老爸一直是我最大的心理负担。记得那个清晨,我披着一袭破旧的棉袄走进家门时,老爸正坐在门旁的矮凳上,脸上露出了许久都不曾见过的笑容。我便将那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递到了他手中,老人接过后便仔细地翻看起来。我怔怔地注视着这一幕,又惊喜又忐忑:这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时刻,可我也清楚地知道,要承担今后的费用,确实对我们父子来说有些吃力。

出乎意料的是,老爸看完通知后竟然也没有过多的犹豫和纠结。他只是定定地看着我,用那双深陷的、布满了皱纹的眼睛注视了良久,然后忽然挺起满是力气的胸膛,用他那有些沙哑却仍饱含自豪的嗓音对我说:“好好干啊,我儿!“

原本我以为父亲一定会为此犯难,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小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军校可谓是负担超乎想象。但没想到,竟然换来了这般豁达和支持。我痛快地朝着老爸欠了欠身,心中百感交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飞行员,让曾经含辛茹苦拉扯我长大的这位亲人以我为荣。

此后的日子里,我和王铭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最后阶段的集训之中。偌大的军区招飞场上,只剩下我们这两位“候选人“不停地被摆布和训练。而令我们感激和欣慰的是,在场的所有官兵对我们都处处关照,生怕我们这群菜鸟操之过急,受了什么伤。

他们循循善诱地向我们缓缓传授各种飞行理论和基础知识。正是靠着这一路的言传身教,我们这些对飞行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才渐渐有了飞天的基础和能力。当我们第一次被允许亲自登上一架真正的小型教练机时,内心无论如何也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觉得血液在加速沸腾,脑海中充斥着无数个前所未见的怪异念头,手足无措得就像第一次踏上陌生领土的稚嫩羔羊。

我和王铭被分在同一架教练机上,驾驶舱里的每个开关、每一枚指针对我们而言都是崭新而高深的知识。细心的教官们一步步循循善诱地将它们一一讲解给我们听,再有我们亲自实践操作。即便在飞机里摇晃的那几个小时,我们也显得全神贯注,余力不余。当飞机缓缓拔升、腾空而起的那一瞬间,我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期许。

就这样,在一次次飞行训练和理论学习的轮番熏陶下,我渐渐从那个对飞行一无所知的小伙子,蜕变成了一个对各种飞行知识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学生。而要战胜的除了是新知识,还有自己的恐惧和软弱。所以,在这漫长的磨练过程中,我们不仅习得了许多珍贵的专业知识,更在内心深处慢慢锤炼出了一股日后必不可少的斗志——这就是当飞行员要具备的品质,亦是我们这条孤勇前行的不归路上注定要学会的自我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