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位于北京西四环边上,老百姓称它为“301医院”。尽管这个称呼早在1957年就已经被国防部撤销了,但民间至今还在叫它“301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1医院不仅有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还有技术高超的医护人员,与它充满神秘色彩相匹配的是其身世。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城里最负盛名的一所医院是由美国人在1921年开设的,名字是北京协和医院。

这所医院在当时是军管单位。随着新中国逐渐稳定发展起来,驻外机构也逐渐多了起来,外交人员的规模和数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协和医院接收的外国人员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部队战士和外国人员出现在了同一所医院里。虽然每个人都有看病的权利,但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和工作性质,挤在同一所医院里看病,给彼此带来了很多不便,也不利于一些工作的保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这一点,周总理下达了指示,将协和医院划归国家卫生部队,再重新成立一所与其医疗水平相当的医院,划归军队。

1954年,黄克诚找洪学智谈话,向他宣布了新的任命,担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当时,洪学智还在南京军事学院进修,他不愿意突然放弃自己的学业,便大着胆子婉拒。

黄克诚十分理解他的心情,但同时又很坚定地说道:“总后的工作不仅复杂,而且还有很多机构要重新调整、建立,其中有很多工作更是开创性的,许多标准制度也要制定下来了。军委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你马上回来参加工作。”

听罢,洪学智也不再犹豫,立即回到北京投入到了总后的工作中。建立301医院便是在洪学智的领导下展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1最初是华北军区一所学校的名称,后因学校被改为简易的医院,因此有了301医院这个称号。

1952年,301医院由天津搬至北京,并扩大了规模,补充了不少医疗设备,根据军委命令,301医院划归协和医学院管理。

1954年,中央以301医院作为基础,继续扩大规模,组建解放军总医院,并正式命名为“解放军第301医院”。

筹建过程并不顺利,当时,全国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都缺少人才,专业的医疗人员尤其缺少。

因此,301医院成立之初,决定从协和医院抽调一部分人才,原本计划抽调的80人在协和医院的反对下,只调来了一半。而且,双方因抽调人才的矛盾也日益加深。这既不利于两所医院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学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叫停了从协和医院调人的方案,表示:“这两所医院都是我们国家的医院,外国人经常来协和看病,它代表的是我们国家的水平,所以,我们要理解。缺人才,我们还可以去其他军医大学调嘛,而且以后我们也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人才。”

就这样,301医院和协和医院之间的问题也终于解决了。

1957年,“解放军第301医院”正式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尽管“301”番号已经被取消了,但在往后漫长的几十年间,民间仍然称它为“301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1医院从筹备之日起,就是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开始的。这一点,仅从301医院的建筑设计方面便可窥见一斑。

病房楼呈“凹”字型,大门在最中心,一侧是各种实验室、会议室、阶梯教室,另一侧则是容纳有700张床位的病房。楼下还有地下通道,四通八达,能够去往这栋“凹”字型楼里的任何位置。

可以看出,301医院从组建之日起,就是按照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作为目标的。此后,这里逐渐汇聚了一批专业医疗人才、先进的设备等,为301医院的治疗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301医院不仅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而且还承担着中央、军委等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301医院里,有一栋特殊的病房楼,这里先后收治了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许多国家领导人,还有不少高级知识分子如季羡林也在这里接受治疗。

出于保密和安全的需要,这栋病房楼有着十分严密的防卫,进出必须凭相关证件,不仅有警卫全天24小时轮流看守,周边还设有流动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301医院虽然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但相比之下不算严重。不少将领、领导身体出现问题后,还是会被送往这里接受治疗,而且一般情况下基本都能够得到治疗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9月9日零时十分,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当天深夜,沉睡中的韩先楚被秘书突然的报告声和敲门声吵醒,秘书对他说道:“首长,毛主席去世了。”

韩先楚听后,久久反应不过来,眼神呆滞地坐在床上,好半天时间没有动弹。最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边交代秘书说“快走”,一边穿好衣服,乘车直奔301医院了。

韩先楚的身体虽然也有战争年代留下来的伤痛,但还没有严重到要住院的程度。那么,他为何要来医院呢?

原来,当时北京城里的不少老干部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因为毛主席刚刚逝世,形势还不明朗,他们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保护好自己。而301医院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地方。

当然,韩先楚进入医院后时刻关注着外界的形势和变化,在得知叶剑英元帅、华国锋等人已经粉碎了阴谋集团后,韩先楚当即表态拥护中央的决定,并在复出后,积极投入到了建设军队现代化的进程中,为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底,邓小平因病住进医院。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邓小平住在有着严密安保的那栋楼的五层,整层只有他一个人住。

医护人员在为他做术前检查和护理时,邓小平十分配合,并十分相信医生,表示“万一出了问题,由我和我的家人负全责。”

邓小平的这番话让医护人员放下了心理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手术中。术后,虽然刀口处有些疼痛,但他一片止疼药也不吃,甚至都不吭一声。

1977年春节后,邓小平便出院了,因为还有很多工作在等待着他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01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洪学智做了大量工作,除了积极引入人才,还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和渠道,让他们学习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帮助301医院同世界接轨。洪学智对医院的工作人员给予了很多关怀和照顾。

虽然就医疗技术方面来说,洪学智是个门外汉,但在主持建立301医院的过程中,他也积累了不少知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医生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了洪学智身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手术治疗方案。洪学智听后,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问自己的主治医生说:“我了解到一种注射疗法,说是不手术也有办法治疗,医生,你是否也了解一下,看看有效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学智将先调查后作结论的工作办法也运用到了治病中。根据洪老的建议,医生在仔细了解这一注射疗法后,认为不适合洪老的治疗。

当医生将这一结论告知洪学智时,他也不再拒绝手术,并表示:“既然医生已经经过科学地调查研究,否定了注射疗法,那就手术吧。”

就这样,洪学智接受了手术,而且手术十分顺利,他康复得也很快。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日报》、东西南北2018年5期、《南楼往事:301医院保健医生的回忆》、华声文萃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