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深入探讨今天的话题前,各位网友可以先试着猜一个数?

今年高考报名的1353万人中,有多少是复读生?

提醒一下,比例很大,大到我一开始看到这个数时,都有些不相信,最后再三查询求证,才确定这就是事实。

答案揭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招生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1353万,其中,复读生人数高达413万。据教育部的数据,2024年,预计本科生招生人数为450万人。

1353万,413万,450万,三个看似简单的数据,却说明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即十几天后出高考成绩时,将有大几百万应届考生面临考不上本科大学的残酷现实

因为相比应届生,复读生显然更有优势,因为同样的知识,他们多了一年甚至多年的复习时间,而且也更加熟悉高考的题型和流程。

这也就意味着十多天后的很多考生家庭,都要面临专科院校、复读或者步入社会的选择了。

为人父母,既然都陪伴孩子闯过了中考,走到了高考这一步,不是孩子坚持或者迫不得已,都希望孩子能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复读一年,考入一个理想的大学。

然而,近年来,为了控制复读生人数的持续增长,给应届生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关于复读的政策也在不断收紧。

所以,作为家长,若有让孩子复读的打算,就该提早了解当地复读政策,早做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高三复读政策的几个要点

①资格范围

2024年,所有参加高考未能达到心仪高校分数线的考生,均有资格选择复读。

不受年龄、性别、户籍等限制,只要符合高考报名基本条件,即有资格复读。

②申请时间

考生必须在高考结束后的一年内,即2024年09月01日前,向所在学校或者县级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读申请,逾期申请者将不再享有复读资格。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一些地区已经明确限制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或者对招收复读生的高中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所以,各位考生或者家长在提出复读申请前,一定要先了解所在地区高中的复读生招收政策。

③准备申请材料

不同地区,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身份证:需要准备考生地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高考成绩单:需要考生提供2024年06月的高考成绩单,作为申请复读的依据。
  • 其他材料:根据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要求,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如户口本、学籍证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④提交申请

现在大多数地区或者学校都开通了线上申请系统,考生或者考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的具体要求,选择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来获取申请表。

在获取申请表后,考生需要认真填写并准备相关材料,提交申请。

如果不方便线上申请,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也可以亲自前往所在学校或者县级教育考试机构的办公地点提交申请。

注意,提交线下申请时,需要填写完整的申请表,且确保填写信息准确无误,将准备好的材料一并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学校。

⑤等待审核结果

提交申请后,考生以及家长,需要耐心等待审核结果,一般来说,审核周期可能需要数周至一个月的时间。

审核结果通常会通过短信、邮件或电话的方式通知考生。部分地区或学校也可能在官方网站或公告栏上公布审核结果。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或学校的通知和公告,以获取最新的审核进度和结果。

如果审核通过,考生将获得复读资格,并需要按照学校或教育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如审核未通过,则建议考虑其他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⑥其他注意事项

在过去,考生只要没考上自己心仪的高校,可以多次复读,直到满意为止。

然而,为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考生过度依赖复读,忽视其它发展的可能性,2024年的新高考政策明确限制了考生的复读次数。

根据新政策,每位考生最多只能复读一次,即如果考生在下一次高考时,仍未能考取自己心仪的高校,将不再享有复读资格。

此外,需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是,虽然高考没有区别对待复读生和应届生,但部分高校在录取政策上,会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比如一些军事类院校、国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录取时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

对于已经在大学就读的考生,如果想复读再次参加高考,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和审查。

一般情况下,这类考生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明材料,如学习成绩不佳、专业不满意等,才能获得复读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失利,专科院校、复读、步入社会,如果三个让你选一个你会选择哪个?

说实话,如果我能再回到2003年高考结束的那个6月,我会选择复读,而不是读一个专科院校。

因为相比读专科院校,多一年的辛苦努力,换来的绝对比未来专升本、本考研,以及找工作时,被面试者质疑第一学历要轻松的多。

当然,如果你已经拥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专科院校的专业正是你热爱并希望深耕的领域,那么直接步入这个领域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