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麦子

曾国藩有言:“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其中的“三致祥”指: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孝”为家和之源,“勤”为家兴之本,“恕”为家宁之根。

一个人如果做得到孝顺、勤劳、不计较,无论是自己还是家庭,都可以达到“祥”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家和

从普通农家子弟到国家重臣,曾国藩付出了艰辛努力。他一生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为后人树立了良好榜样。在家庭教育中,曾国藩尤其强调孝顺,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好表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在外做官,常年离家,他大多通过书信问候父母,及时汇报自己的现状,以减少父母对自己的牵挂和担忧。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对于人生大事,当他计划去做时,会首先征求父母的意见,若二老不理解,他则耐心地去解释和开导。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孝”“顺”两字的内涵。在他的影响下,无论是兄弟姐妹,还是儿孙后代,都把“孝顺”当成立身的根本。

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亲情的重要性,责任的重要性。家里的每个人都能摆得正自己的位置,担得起肩上的责任,如此,“兴家”就不再是一件望而不及的事。

勤,家兴

曾国藩曾说:“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家庭的兴衰、个人的成败,都可以从一个人是勤劳或懒惰来预测。

学习上,曾国藩自订十二种功课,日日力行,坚持早起,夜不出门。每日要反省静坐,读书写诗,练字抄书。

他在较短时间内,持之以恒看完《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和后汉书百卷,皆有圈点批注。

工作上,曾国藩每日从早到晚,凡事亲力亲为,主要公文均亲自批阅,从不假他人之手。他著书《五箴并序》,不仅以身示范,而且带教子弟。

曾国藩说:“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居官、居军,皆以勤字为本。”

勤以持家,家道多兴;懒以度日,家道多败。生活中所有的幸福和美满,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身勤力行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恕,家宁

陆游有言:“家庭和睦,宽宥为本;忿戾不生,安宁自至。”

一个家庭,想保持安宁和谐的状态,重在消除各种负面情绪,不心生怨怼,不过于计较。

作家冰心的丈夫是个“书呆子”,虽然在学术方面十分严谨,但面对生活却很是糊涂,经常给冰心帮“倒忙”。

他去店里给孩子买“沙琪玛”,因记不清名字,便与售货员说自己要买马;去买夹袄,到了布店后又忘记了,便说自己要买羽毛刷,最后灰溜溜地回家与冰心诉苦。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冰心却没有任何指责,而是笑着调侃:“真是个傻姑爷。”

家庭要和睦,总要有一个人懂得退让,若因为一点小事就剑拔弩张,只会让彼此的感情,一点点消磨殆尽。

不计较并非简单的遗忘,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正如余光中所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我们的避风港,也是我们情感的归宿。总去挑剔家人,家则无宁日;学会包容家人,家则温馨有爱。

孝致祥,家和万事兴;勤致祥,天道定酬勤;恕致祥,心宽天地广。

孝顺的人往往更懂人心,常会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劳的人通常更自律,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向更高的人生目标靠近;宽容的人心胸更广博,会接纳和包容他人的缺点,善于营造融洽的生活氛围。

愿我们都能做到孝顺、勤劳、宽宥,家庭幸福美满,生活皆如所愿。


主播:姜玉函

《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书报文摘(ID:shubaowenzhai)

画家:居巢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