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黑手党、山口组时,总会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这也不奇怪,自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政府就大力打击民间暴力社团,民国时期的青帮、洪门、哥老会等组织,基本都在建国后销声匿迹。

但是在亚洲的东部地区,无论韩国还是日本,抑或中国台湾、新马泰,黑帮都是社会上的重要势力,控制着大量灰色产业,能和政府掰掰手腕。

其中,台湾的黑社会在全世界也很出名,竹联帮、牛埔帮、天道盟等帮派把分部开到全世界,每年收入以亿计。

说起来,台湾黑道起源于二战后,但其核心人物都是日据时期的地下世界元老,著名如被誉为“台湾最后的仲裁者”的许海清,就是日据时代的街头黑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海清如果光看外表,没人能猜到他是黑老大,此人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80斤,走在路上摇摇晃晃,毫不起眼。

因为他瘦小,所以江湖人送外号“蚊子”。

在台湾“光复”后,“蚊子”做大成为黑帮大哥,一边当话事人,一边当仲裁人,台湾岛的黑白两道都很给他面子。在台湾的地下世界,基本是许海清说了算。

在2005年,许海清意外去世,中国的港台两地黑帮,以及日本的黑道都派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台北顿时云集数万帮派成员,警方陷入紧急状态。

各帮为了给“蚊哥”送行,暂时搁置了恩怨,当天虽有仇家在场,居然相安无事。

那么,这位“蚊哥”许海清有怎样的故事?他为什么被称为“仲裁者”?据说他的女儿都嫁不出去,是真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一】

天生苦命人:许海清

天生苦命人:许海清

许海清,台湾本土人,1911年出生在中国台湾省的台北市万华区。在那个年代,这个范围叫艋舺,是当地贫苦百姓聚居的地方。

许海清的童年非常悲惨,甚至讲出来很多人都难以相信。

许海清出生不久,父母双双离世,留下了许海清兄弟几个和外婆相依为命。这一家人都靠外婆养活,外婆也没有资产,只能帮人打短工。

作为大哥的许海清,主动帮助外婆扛起家业,自己拉着板车到处捡垃圾、捡菜叶,补贴家里。

1921年,许海清刚刚10岁,外婆就在多年的劳累中撒手人寰,街坊邻居们凑钱葬了外婆,而许海清弟弟妹妹还小,10岁的他就担负起了养活弟妹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的许海清还是以捡垃圾过日子,但他也看到社会上的街头秩序,年幼的许海清向往那些“大哥”的生活,不用辛苦作工,自然有人孝敬。

在社会影响下,许海清十几岁时,就在身边人介绍下入了道。

当时的台湾黑道还没有那么多帮派,只是街头的混混们按照地域划分的组织,搞一点赌博或者走私的买卖,赚点生活费。

作为新来的小弟,许海清需要在街面上帮大哥打拼,但是他因为小时候严重营养不良,身高仅有150厘米,体重不到80斤,瘦小不堪,大哥们都不看好许海清。

不过,许海清却很快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因为这个小个子够狠、够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出去做事,许海清都是冲在前面的,打架肯卖命,每次都挂彩,帮派的兄弟都很佩服他。久而久之,帮派也开始器重许海清,让他带人自己发展。

因为当时许海清瘦瘦小小但是嗓门很大,而且面相比较尖锐,所以外人就叫他“蚊子”,自己的小弟叫他“蚊哥”。

许海清崛起的时候,正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进行侵略战争,对台湾的掠夺很严重,老百姓很难正常买到东西。

而许海清所在艋舺地区,有历史悠久的贸易市场,他带人垄断当地的地下市场,买卖走私物品,赚取了第一桶金。

当时,艋舺以许海清的势力最大,外人称他“艋舺大哥”,黑白两道都很给他面子,甚至日本人都跟他有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二】

“蚊哥”许海清的光辉岁月

“蚊哥”许海清的光辉岁月

二战结束后,台湾地区结束了半个世纪的日据历史,回归了中国,史称“台湾光复”。

当时,在台湾地区生活了几十年的日本人要回国去,但因为当时台湾秩序混乱,出现很多针对日本人的抢劫行为。

这时候,许海清居然站了出来,他站在道义的角度保护了日本平民,赢得了一些日本人的感谢。

此事虽然不大,但日侨把许海清的名字传回了日本,为他后来做日台之间的水果生意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结束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是台湾黑社会的黄金时期,也是许海清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