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和学历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高学历=好工作+高薪”的规律尚未被打破,关于卷学历找好工作的竞争日渐激烈。从985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情况来看,学校排名、所在城市、热门专业以及生源地等仍是决定毕业生群体就业的关键因素。因为拥有更多的高薪职位,北京、上海、广州的985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相对更高。大量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会选择返回生源地就业,“京沪深+所在城市”,是985高校毕业生的主流选择。此外,求职者的高学历内卷愈演愈烈,硕士生或将成为就业的主力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坚985本科毕业生就业,一线城市更受欢迎

中坚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但初次就业率仍在80%至95%之间,有相当多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并不理想。从所在城市角度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更易实现初次就业,其他城市的初次就业率要低5%左右。甚至可以说,一线城市的同等级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显著好于二线城市、更低线城市的同等级高校本科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985之类顶级高校,决定就业前景的更多取决于专业,热门理工科是就业市场上的宠儿。特别是有A类及以上学科、或TOP100以内的理工类大学的大部分专业,就业前景都相对好一些。甚至一些热门专业,民办本科和专科都有愿意接纳的去处。

当然,时代飞速发展,专业优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都在增加。

高薪职位城市、行业有限,返回生源地成选择

985高校人才自留率,北上广都超过50%,成都则有超过40%的人才自留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北一半留北京”、“复交一半留上海”,顶级985高校毕业生去向除了本地就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部分高校将就业意向统计至就业率里,一定程度上让就业数据失真。但总体来看,顶级高校本科毕业生返回生源地就业的现象正在增加。他们往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多的城市去找寻就业机会的比例也在增长。比如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比较青睐兰州。

在“科”“教”方面有底蕴并保持大量投入的城市,往往产业方面有亮眼表现,可以提供更多的高薪岗位,高薪岗位的所涉行业领域也更多。这些城市往往立足打造细分产业领域的高地,产学研项目更易设立与推动,即学业和就业都更易打开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是优质的工作岗位数量未见明显增加,一方面,是985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多,考研、出国、考公、创业等都占去了相当的比例。公考“卡”应届对985毕业生来说更有利好优势。

中国本科生占比仅为第三,博士生群体就业如何

一项数据显示,24岁左右的青年群体中,中国的本科生比例以68%排在全球第三,印度高达80%排名第一,韩国以70%位居第二,美国不足50%,德国不足30%,日本甚至未上榜。这个数据有一定程度的失真,比如印度的超高比例或是其基数选择不同。但这也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数量并未达到预期值,如何继续增加高学历人才和让高学历人才更好就业是我国产业加速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答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办学规模、就业环境、研究氛围及条件等因素,高知群体更多汇集在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之外,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博士、硕士群体占比排名靠前,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端人才的去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重点中学遍布清北华五冷门专业博士的现象越来越多,但仍是民企解决了8成的就业,最大基数的普通大学生群体将在蓬勃发展的民企里实现就业。即便是清华大学,2023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国企和几个头部民企占了不小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日本就业前景看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