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天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6月11日,复旦大学举行2024年招生培养政策发布会,公布今年本科生招生培养政策亮点。据悉,2024年复旦大学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划招生3720个,比2023年增加100个,招生专业(类)比2023年增加14个,增长至46个。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打开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AI大课以AI-BEST课程体系的形式,进入所有复旦学生的学业安排,本研一体化打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复旦大学招生图表。本文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今年推出了多个拔尖创新班,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招生,下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致力于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其中,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本博贯通)进行招生;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本研贯通)进行招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复旦大学招生图表。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新设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今年首次高考招生。此外,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也有亮点。

“我们已邀请9位院士、多位青年领军人才组成指导团队,对学生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进行本研贯通培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海滨介绍,“光子计划”每期招收不超过20位学生,通过高考直招和校内遴选两种方式进行选拔。

为确保院士能与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指导,每个指导团队每年招收3名以下学生,并在本科期间辅导学生做一个科创项目。“每学期学院还会邀请院士团队组织光子计划班级学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研学实践活动。”赵海斌说,围绕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四大方向,“光子计划”设计光电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融入研讨式教学,在打牢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为每位学生配置学业导师,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专业教育,并在二年级起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

“学院精心挑选业务能力强、行业领军型人才作为导师,通过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尽早接触计算机科学前沿,帮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杰说。

据悉,复旦大学拔尖人才试验班的每位学生必须修读荣誉课程体系,通过研讨式教学、高挑战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变“评优”为“闯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