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五省自治”,北平的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后,全国范围的抗日救亡运动也掀起了新的高潮,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开始投身抗日救国运动,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郑天翔,他就是“一二九爱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那么,郑天翔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天翔出生于1914年,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人,早年时期,郑天翔主要在家乡读书,稍微长大后,他背井离乡,陆续前往北平以及南京等地读书,他的读书成绩很好,而且还考入清华大学,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也是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郑天翔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

“一二九爱国运动”后,郑天翔开始在我党的带领下继续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他先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以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这个过程中,郑天翔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在1936年年底转为正式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郑天翔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陕北公学是我党培养高级干部的地方,在学校期间,郑天翔加深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基础,毕业后被分配到陕北公学同学会工作了一段时间,1938年年底,郑天翔又被调到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继续从事宣传。

那段时期,郑天翔的宣传工作做得卓有成效,因为表现优秀,1943年,他被调到聂荣臻身边,担任了聂荣臻的秘书。在聂荣臻身边工作两年后,郑天翔又被派到绥蒙地区,继续领导当地的抗日活动。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郑天翔长期活跃在绥蒙地区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郑天翔担任了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务,稳定了建国初期包头的社会秩序。1952年,郑天翔被调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副书记等职务,是北京市的高级干部之一,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郑天翔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被暂停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天翔受到冲击主要与康生有关,当时康生诬陷郑天翔等人是“叛徒”、“特务”,郑天翔的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并且被关押起来。在狱中,郑天翔一直被关押了七年,虽然身心受到摧残,但郑天翔坚贞不屈,他毫不妥协,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表现出一个党员的高尚品质。

1975年,郑天翔复出工作,担任了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郑天翔受到重用,担任了北京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那段时期,他关心首都的规划,注重保护长城等名胜古迹,妥善解决了北京的违章建筑问题,为北京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郑天翔又在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了一段时间,于1983年被调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那段时期,郑天翔注重人才建设,注重培养法官队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依法治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郑天翔还担任了中顾委委员等职务,于2013年因病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