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向来喜欢燕子。今天燕子来了,我十分高兴。

燕子,在屋檐下电缆线上歇息。它小巧玲珑,戴黑帽,穿黑衣,拖着剪刀似的黑尾巴;白肚子,红下巴;一双乌黑眼睛正瞅着你呢!

两只燕子轮流在屋檐下,墙壁上巴住,东瞧瞧,西望望。邻居告诉我,它们是在选“屋基”。第二天,燕子便衔泥飞来,落在直立的墙上,脚紧紧地巴住墙壁,头朝上,尾朝下,用嘴巴把泥粘在墙壁上。粘稳了好多泥。但不知为何,当燕子再衔泥飞来,碰着泥时,泥便掉下来了。我真担心,燕子会灰心丧气,离开我家。一连几天,燕子都坚持衔泥,坚持粘泥;然后泥又掉下来……两三天之后,地上都有一层泥了。

我常常关注燕子。偶然,我看到燕子在一个墙角处巴住,东瞧瞧,西望望。我想,燕子可能要换“屋基”了。不出所料,燕子不久便衔泥粘在那里……傍晚,竟在角左边粘了一大块。这一次,不见泥掉下来。我仔细观察,原来此处“屋基”比先前“屋基”粗糙得多,容易粘住泥;并且墙角比墙壁更好筑巢。我庆幸燕子选中此处。

第二天,早晨,燕子便忙着衔泥筑巢。两只燕子来回穿梭于田野之上。有时两只燕子几乎同时回来,一只便停歇在电缆线上等;有时耽搁久了,便落在柴堆旁再加衔一根草……我想,燕子太聪明了,趁早上空气凉爽,多衔泥,多筑巢;中午气温高时,让巢干得快些。忙了一上午,又在角右边筑了一大块。两块中间虽然还没有连接,但燕子休息了。不见燕子飞回来,我想它们可能去河边洗澡,或在岩上乘凉吧!

下午,燕子回来了,站在未完成的巢上,高声歌唱,是在庆祝自己取得的成绩。我也快乐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继续衔泥筑巢。把巢边加高,把中间连上,成为一个巢的雏形。半圆的巢与直角的墙角组成一个“家”,还很宽敞。晚上,一只燕子就在巢里歇息,而另一只仍然歇在离巢不远的屋檐下的电缆线上。

好事刚开头,燕子的不幸随之而来。不知是什么缘故,巢两侧与墙分离。我帮燕子分析,也许是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巢泥没干透,一只燕子在巢里歇息,使其变形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此处还不够粗糙,也许是因为……不过我想:今天,燕子一定去加以修补。果然,燕子把巢修补了一些,把巢边加高了一些。

晚上,两只燕子都没有在巢里歇息。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我想,燕子已经知道自己的巢快要“坐飞机”了;或者晚上天气突然变阴,巢泥没干透,不能在巢里歇息了……

其实,燕子是充满灵性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的巢边又加高了许多,但巢的一侧完全离开墙了。这是又一个危险的信号。凭巢的另一侧能粘住一个巢吗?这是一个天大的问号。我能帮助它们什么呢?我一直在想。是买天合胶把巢两侧粘住呢?还是用大胶布把巢托起来粘在墙上?我爬上高楼梯,仔细观察。又想,不论用什么手段,后果可能有二,一是把巢彻底弄掉,二是燕子发现有人干涉,一气之下而走了。于是乎我决定,让它听天由命吧,或许终有奇迹出现。

然而,预料中的可悲的事还是发生了。妻从外边回来,满怀疑惑地说:“燕子巢怎么掉下来了?”她有很惊奇的样子。附近的我赶忙去看,巢就摔在地板上,仅散了一丁点泥土。燕子的巢好牢固。在巢的结构中,茎草占了一半,掺杂在小泥团中,把所有的小泥团拉成半圆形的一大块,就像平房顶板中的钢筋把混凝土拉成一大块一样。我想:燕子知道吗?又想起,刚才不是听到燕子的尖叫声了吗?一定是燕子落巢时,巢掉下来了。不一会,两只燕子站在电缆线上观望了。它们在想什么呢?在说什么呢?你猜呢?它们肯定绝望了。

我也懈气了,我想燕子一定要走了。我后悔当初没有助它们一臂之力,邻居听了我的讲述之后,责怪我没有采取措施稳定巢。

然而,可喜的是,晚上,燕子还在屋檐下电缆线上住。

于是,我又有许多想法。燕子还在我家筑巢吗?它们不怕失败吗?它们有正确的判断吗?不冤枉人吗?我真诚的期望它们留下来,并且打算:等到它们快要筑成巢的样子的时候,我一定帮助它们稳固它们的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又换位置筑巢了。现在改在屋檐下电线过墙小孔处。粘了不多的泥土,但又掉了一半。我着急了,决定助燕子一臂之力。于是扛来楼梯,慌张地用胶布把一小块木板粘在两根电缆线上。但这样不是很理想,又慌张地拆除它们。最后决定,把挑选好的两根小木棒分别插入两眼小孔中,然后用细铁丝把一小块木板捆在小木棒上,放正位置后赶忙下楼梯来。因为我担心燕子回来,看到我在搞“破坏”,它们会被气走的。

一会儿,燕子回来了。燕子在木板前飞,翅膀扇动,身子在原位置不动,就像一位使者在跟国王行朝礼一样;这只燕子行罢,那只燕子又来;它们不敢落在木板上,也不敢落在电缆线上……我想,它们一定认为那是一个庞然大物,会对它们不利的。于是,我开始后悔,我改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

燕子飞走又飞来,在木板前飞,对着木板叫;然后飞到天空,双双转了一圆圈又飞回来;最后飞走,渐渐消失在天边……

燕子走了,我绝望了,站在庭院当中呆呆地望着天边,思绪几乎凝固起来,只听到脑子当中嗡嗡地响……妻三番五次地埋怨,我木然无情,一言不发。

然而,生活中的事,你认为一定有的,可能没有;你认为一定没有的,可能会有。因为,终于,我的燕子回来了。晚上,我突然发现,两只燕子在电缆线上歇息,只是一只离小木板远些,一只离小木板近一些。我更后悔我的所作所为,后悔了一晚上;我担心燕子明天会“离家出走”。

第二天,散学回来,妻告诉我:“燕子还在我们家逗留,在先前筑过巢的两个地方东瞧西看。”我想:难道是我绑的小木板不够好吗?难道是它们以为那个地方主人要占用吗?不知道,大自然中的生灵想法也太古怪了。一连两天,燕子都没筑巢,但晚上还在离木板远些的电缆线上歇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依然在电缆线上住,跟小木板的距离越来越近。再过几天,便在小木板上居住了。

为了留住燕子,我常常蹑手蹑脚地从电缆线下路过,有时连大气都不敢呼,甚至屏息宁神。我还要求家人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倒水,别老仰望它们。我警告我儿子不准耍棍子,以免惊吓燕子。目的只有一个,讨好燕子,留住燕子。我认为,留住燕子,就是留住生活,生活将更富有情趣。

燕子白天出去,晚上归来,不见筑巢。我想,燕子是在担心主人会破坏它的巢吗?还是它们要补充体力,因而要休息几天吗?

小木板依然在那儿。由于绑木板时慌张,木板与墙之间有些缝隙。我想再绑一下木板,但这念头稍纵即逝,因为一旦再被燕子发现,它们会气恼的。

我渴望燕子把巢筑在小木板上。

下了几天雨,天突然放晴了。我想燕子一定要重新筑巢了,因为我相信它们是一双坚强者。果然,燕子衔泥在先前筑过的地方再筑。我想,那个地方是筑不稳巢的,你们不要徒劳无功了!由于这久雨水充足,空气潮湿,巢泥难于干透,因而燕子筑巢缓慢。

白天,燕子筑巢累了,有时在电缆线上小憩,见有其它燕子飞来,想停歇在电缆线上,一只燕子便伸长脖颈去啄,来燕赶忙掉头逃跑,而燕子随后猛冲出去,追赶好几十米才回来。看来,燕子选中我家宝地,不会走了;并且不容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筑了一阵巢,突然又不筑了。燕子每天晚上都在电缆线上歇息,一只燕子离小木板稍远些,我想是燕子在防备来夺宝地的“敌人”。

这样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我抬头望小木板时,居然有一个燕子蛋在小木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处。于是,我决定再绑一下小木板,使缝隙变小,最好能消失。我找来楼梯支好,爬上楼梯开始绑小木板。这时,燕子来了,衔着泥,巴在墙上筑巢,不安地偏头看我一眼。怎么办呢?没办法。我想:看见就看见呗!听天由命吧!慌张中我竟把燕子蛋弄破,蛋黄和蛋清沿着白墙往下流。我想,坏了,燕子肯定要“离家出走”。怎么办呢?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助燕子一臂之力吧!于是,我想给燕子弄一个现成的巢。我找来一个塑料瓜子盘,找些干松针来铺在盘底,将盘放在小木板上。我躲在远处观看。燕子来了,不敢停歇在电缆线上,飞着,不移动,观望瓜子盘,似见到黄鼠狼一般,不敢近前也不甘后退,就这样相持许久,飞走了。我想:坏了!于是,又赶忙扛来楼梯,爬上楼梯,将瓜子盘端了下来,扔了松针,把盘放回家,唯恐燕子再见到盘。我想:聪明、小气的燕子肯定“离家出走”。算了,听天由命吧!它们要走就让它们走吧!免得它们枉费心机和精力,因为我认为在光滑的墙角是筑不稳巢的,会徒劳无功的。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燕子依然在衔泥筑巢,居然不生我的气,也许是它们看得出来,我的一家子对它们太好了。

燕子在两天中竟筑了一大半巢,燕子好勤快;其实,燕子已意识到,“时不待我”,必须加油!燕子,我祝福你,希望你这次能成功;如果前次是因为雨水太少,泥料不够粘而筑不稳巢的话,希望你们这次能成功。

燕子,我再也不干扰你们了!我要让你们顺其自然,不再“担惊受怕”;让你们想办法把巢筑稳,安心地繁殖大自然中的小精灵;让这些小精灵把和平、幸福的哨音传遍每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是怀着气愤的心情记的。气愤谁,我自己气愤自己。

因天气又连续高温,燕子又抓紧筑巢了,仅两天忙碌,基本上完成筑巢“工程”。于是,我又经常观看燕巢,担心它会像前次一样巢边与墙壁分离。两天中没有。第三天,巢的一边又与墙分离了。我很恼怒,为什么自家门前来了燕子,都在不住!

于是,我在气愤中搬来楼梯,用大号透明胶布把燕巢两侧胶在墙壁上。在慌张中完成。燕子回来了,没有多大反响。晚上,两只燕子还在巢边歇息。我想燕子一定已感觉出巢已很牢固,不会掉了。我暗中庆幸自己。

然而,我这人就善好中求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便反复追求。可是有时如愿以偿,有时弄巧成拙。我认为我胶得不够严实,于是又搬来楼梯,把燕巢牢固地粘住。在巢两侧又加了好几层透明胶,从外边看,巢几乎被蒙住了。

燕子来了,还是没多大反响,只是用嘴啄蒙住巢边的透明胶。我想,让它啄吧,我相信,它能啄断透明胶的。燕子在巢里转动。不好,尾巴被扬起的胶布头粘住了。燕子使劲挣,但不能调回头。它挣两下,便扭头张望一眼,担心有人来捕捉它。我想,它一定以为自己已落入主人陷阱,一定很慌张……另一只燕子站在电缆线上张望。挣尾巴燕子发出不同寻常的呼声,使劲挣,丢掉尾巴飞走了。另一只燕子追赶她去了。

我好伤心。我居然成为可爱燕子的“凶手”,使其丢掉了尾巴。我在愤怒与慌张中扛来楼梯,把扬起的胶布头按平,扯掉两根尾巴毛。虽然这样,我自责了一晚上,相当悲叹自己性格带来的命运。那是后话。

好久好久,燕子都没有回来,我跟妻说:“它们不会回来了吧!”

“谁知道,你也太多事了。”妻埋怨说。

直到天黄昏,燕子们才回来。一只燕子站在巢边,一只燕子站在电缆线上。巢边的尾巴完好无损,而电缆线上的尾巴不在了一半,不再像剪刀了。它用嘴梳理羽毛,在为自己的尾巴而伤心;同时,心中恐惧,不敢停歇巢边。

巢边燕子转动着,叫唤着。缺尾巴燕子壮一壮胆,也飞歇巢边。于是,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并痛下决心,从此不再“干扰”燕子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燕子再在巢边筑了一层泥。从此不再加高它。偶尔,我见到巢中伸出半截干草来,我想,燕子衔草垫巢,准备下蛋了!燕巢终于完成了。

这些天来,燕子很清闲,很快乐。

天气放晴,太阳炙烤着大地,光芒四射;蓝天万里无云,衬托着青山绿水,铁塔电杆,绿树红花;燕子沿地低飞,突然窜上天空,高歌一曲;然后慢慢飘飞,与许多伙伴在天空绕圆圈,绕了许久许久,绕了很多圈,就是不肯下地面来。小房雀在竹枝丛中跳来跳去。我想,它们永远上不了蓝天,它们对燕子望尘莫及。

下午,牛毛般的细雨下起来。燕子依然在空中翩翩翻飞,相互追逐,追逐它们的爱情,为爱而狂欢,为明天而歌唱。

燕子不顾雨露打湿羽毛,所为何来?它们是在忙着捕食飞虫吗?是在给身体补充营养吗?是在为下肥蛋作准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掉尾巴燕子是雄燕,因为它总飞出又飞进,晚上歇息在电缆线上。而雌燕的大部分时间就蹲在巢里,偶尔出去一趟。雌燕是在下蛋呢?还是已在孵蛋?不得而知。

偶尔,雄燕带回一只燕子,那燕子还没站稳脚跟,雌燕立刻“倾巢而出”,“追杀”那只跟来的燕子。我想,跟来的燕子一定是雌燕,因为“她”常见一只雄燕在外边飞,并无雌燕相伴,以为“他”没有伴侣,便尾随雄燕而来了。而当她被雌燕攻击时,才知道,原来雄燕已婚配,并且快要有孩子了。而雄燕一定是被缠得无耐,才回来找救星的。

雌燕回来了,它会对丈夫说什么话呢?是不允许第三者插足吗?

我感叹,燕子竟有如此高水平的神圣爱情,是某些东西不能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雌燕老是蹲在巢里,偶尔才出去一趟;仅在近处空中绕一圈,捉两只虫子吃后,就回来蹲在巢里。雄燕回来时只好歇在电缆线上。它对着雌燕叫,说什么呢?当雌燕飞出巢,到空中转一圈时,雄燕赶忙飞落巢边,向巢内望一眼。它是在关心自己的孩子,关心自己的后代。虽然父亲的心很粗犷,但也是拳拳之心,是眷恋之心,牵挂之心,有时也很细腻。好一会,雌燕来了,雄燕连忙让位。

我猜巢里已有蛋,雌燕正忙着孵蛋。它很辛苦的,主要是吃不好,玩不好,睡不好;而雄燕,应该是最逍遥,最自在的时候了,只是外出没有雌燕相伴。于是我猜,它不飞远,仅在附近转悠而已。

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过了半月。

妻坐在门口,说:“小燕子出壳了!”

我说:“没有吧!”

“你没听到小燕子的叫声吗?”妻说。

“我听不到。”我说,“但我能看得到。”

于是,我注意看。燕子妈妈来了,刚落到巢边,巢里便挺起稚嫩的,光溜溜的头来;燕子妈妈低下头去,做出喂虫的样子。小燕子果真出世了。

于是,我又叹妻之灵敏,而我之迟钝了。我天天关注燕子,竟没有发现小燕子已出世!而妻随意那么一听,随意那么一说,好像让我进入另一个世界!我应该感谢妻,很多地方,是她提醒了我,是她教育了我,她是一个合格的伴侣。

燕子爸爸来了,见燕子妈妈站在巢边,无从落脚,便马上掉头飞向空中,在空中转悠一圈,再飞回来,还是无从落脚,再掉头到空中转悠一圈,再飞回来,落在巢边,把小虫喂入挺起的小黄嘴里……

燕子忙碌起来,在捕食喂养自己的孩子,要忙上一大季。消灭害虫,哺育儿女,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能孵出孩子,就必须把它养大,因为它是一个生命,要对它负责。燕子妈妈和燕子爸爸都懂这个道理。那么,你们见过那对孩子不负责的爸爸、妈妈吗?

十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有科学家统计,燕子在哺乳小燕子期间最辛苦,每天往返于巢与田野之间的次数是上百次。确实不假。我在门前站立几分钟,燕子已经往返五六次。我想,燕子不感到累吗?它们把捉到的虫子都给了孩子,它们吃什么呢?如果它们是人,则一定是骨瘦如柴的样子。

燕子又叼虫回来,歇在巢边,把虫放入高高挺起的小黄嘴里,然后低下头,翘起尾,用头和脖子将小燕扒到一边,啄食巢底的东西。巢底的东西会是什么呢?是小燕的屎吗?还是小燕闲粗、不愿下咽而吐出的小虫呢?

燕子啄食几下,便抬头向我这边观望一眼;当它发现小燕站起、将尾部翘出到巢边时,赶忙将嘴凑近小燕屁股;待小燕拉出一半白、一半黑的屎,就在屎刚脱离屁股的那一瞬间,老燕敏捷地叼住屎,很快地飞走。

有一次,燕子忙着,来不及接住小燕之屎,屎往下掉,老燕往下追,老燕和屎几乎同时到达地板上;老燕看一眼屎,不要了,展翅飞越邻居屋脊,消失了。

这时,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年轻母亲忙着给婴儿清洗屎尿布,满手都是屎尿;母亲将奶头送入孩子之口,嘴里咿咿呀呀哼唱着催眠曲;母亲嚼烂食物,将食物送入孩子之口;孩子生病了,母亲背着孩子在小路上匆忙地行走……我还想到了已故的母亲。母亲的慈祥面孔浮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诲回荡在耳际,母亲的蹒跚的身影在院中行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担心孩子受冷、挨饿,时刻将牵挂存在心中,直到孩子长大,直到永远……现在,每每有尽孝的念头,然而一切都不再可能。一切都晚了!但又自责,为何不在父母生前努力地尽孝?其实,作为孩子,永远都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此,我顺便奉劝年轻的朋友,趁你们的父母亲还在世,赶快尽些孝心吧!

我抬头望着小燕子,两只燕子把脖子靠在巢边,也看着我。我责备小燕:这种幸福注定该享受的吗?毫无疑问的吗?心安理得的吗?你们有机会反哺吗?你们会反哺吗?

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老燕一次次地将一只只小虫放入小燕之口,我想,会是些什么样的虫子呢?大部分小虫有毒,不信你吃一只瞧瞧。小小的、稚嫩的小燕,解毒能力竟会那样强!有一次,老燕将食放入小燕之口,飞走了;而小燕把虫吐出,虫掉在地板上。我赶忙过去看,虫在地板上爬,爬得很快。我用脚踏伤它,用小棍把它夹给妻看。我认为它是小蜂,可妻认出它是飞蚂蚁。小燕吃了多少毒虫?可以说,小燕是由一堆堆小虫变来的。

小燕就像新出的玉米芽一样,一天一夜要长高一大截。三天前它还躺在巢里,今天竟能站在巢边玩;有时还试飞:脚抓住巢边不放,翅膀扇动,像马上就要起飞一样。有时老燕回来,小燕张开嘴接食;但老燕不给,原来是嘴里没有;老燕好像在说:“想吃食,就自己飞起来,自己捉去吧!”老燕在巢边稍事休息,便展翅在巢旁飞,好像在说:“飞吧,孩子!你看妈妈,就这样飞……”小燕便挪到巢边,依然脚抓巢边,翅膀扇动,并且翅膀较前次有力得多。

十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我放学回来,便去看小燕子,巢空空的。啊!小燕能飞了。但又担心,小燕回来时飞不上巢。从前,小时候,我就见过小房雀,它们离巢后,回来时飞不高,回不了巢,被狗儿撵来撵去。它的爸妈无耐地站在高处“叫喊。”

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晚上,小燕与“爸妈”蹲在电缆线上歇息。两只小燕紧靠着蹲在一起,两只老燕分散蹲在两边。我想,是巢里不好歇息吗?只有燕儿们知道。

第二天,待我起床,燕子早飞出去了。它们一定已到了那青山之上,绿水之旁,花丛之间,在继续学飞,学捉虫子。

傍晚,它们带回十多只燕子,有老燕,有小燕,都蹲在电缆线上;一会儿跟同伴们一起到空中竞飞;晚上,都在电缆线上歇息。是相约同伴,准备南飞吗?

第二天,它们又都出去了。

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燕子们竟彻底消失了!燕子竟会走得这样早,出乎我的预料!

我想,秋天将要来临,小燕正跟随爸妈和同伴们一起飞往南方。

秋天,是一个黄叶飘飘的季节。见到黄叶飘飘,我不尽伤感,年年都这样。虽然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虽然果实累累,但什么都变黄,变成一个金黄的世界,会令人们预感到,白雪纷飞的严冬即将来临,一年的时光将走向尽头,不能不伤感。更何况,燕子也已走了。其实,燕子有比人优越的一面,它们能见到一些美好的东西。它们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它们浏览茫茫原野,苍苍大山,滚滚河流,奔驰火车……这,难道不是燕之幸事?人间飞瀑,山中细流,老树黄藤,苦涩果子,燕子都能见到,你们能见到吗?其实燕子见证了人类文明,洞察了世界改造,参与了意识升华……燕子真所谓阅尽沧桑事,到处无比风流。燕子,我好羡慕你!

燕子,明年还会飞回我家吗?听一些邻居说,他们的燕子年年都回来,依然住进从前的巢。

燕子一定会回来的,因为我们一家对它们可好了,它们应该早已感觉到;我们全家盼望燕 子明年回家来。

我深信,燕子会回来的,而我明年还要继续我的《燕子记》。

作者简介

支克书,网名“古银杏”,贵州省盘州市两河街道人,盘州市支姓第十六代裔孙,生于1970年5月1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师范学校毕业,后修完大专,取得大专文凭。贵州省盘州市两河街道高级教师,盘州市“十二五”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贵州省罗甸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盘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曾先后发表在《盘州文艺》、《六盘水教育》、《罗甸诗联》、《贵州诗联》、《贵州诗联微刊》、《红水河》等刊物上,出有专著《银杏诗文》一部。主张与时俱进,用现代语言写现代生活。崇尚真、善、美,是地道的唯物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