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泽东收到了一封来自无锡的信,信的落款是“吴启瑞”。毛泽东拆信一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信中内容:

“……万乞主席睹世交之谊,垂念小儿等孤苦体弱,特予提携,准予小女心月和小儿心丰、 心支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

吴启瑞正是毛泽东一直在寻找的恩师——王立庵的儿媳妇,她的丈夫是与毛泽东有着世交的王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毛主席,大家都知道,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爱好学习国文,并且国文成绩在学校里面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毛泽东却并不喜欢学习数学,数学课总是不想去,总是找自己的好友周士钊给自己请假,就算是到了课堂上,也经常带一些文学著作在课堂上拜读。

身为数学老师的王立庵早就看出了毛泽东不爱学习数学,此时,他对毛泽东的数学非常的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王立庵决定跟毛泽东好好谈谈,他让毛泽东在星期天到自己家里,要跟他谈话。

当时的毛泽东在收到数学老师的邀请的时候,心里绝对是没底的,毕竟那时的他数学才考60分,是班级里的最后一名。

在王立庵老师的开导下,毛泽东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请过“病假”,开始下定决心补习自己的数理化。

王立庵看到如此上进的毛泽东非常欣慰,邀请毛泽东到自己家中亲自给他补习数理化知识。

1915年的暑假,毛泽东打算不回家了留在学校补习数理化,两个月期间,毛泽东每天都来到王立庵家中听完先生讲数学课,中午干脆就在王立庵家吃饭。

王立庵看毛泽东每天往返太辛苦干脆让毛泽东到自己家中寄宿,也是在此期间,王立庵深入了解过这个年轻人的理想抱负后,对毛泽东颇多偏爱。

在这期间,王立庵不仅认真地给毛泽东补上了平时落下的数学课,还送给毛泽东一本抄满数学公式和定律的本子,帮他学好这门功课。毛泽东在那里补习了两个多月,直到新学期快要开学时,才回韶山冲看望家人。

这次补课给毛泽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他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岁月里,他积极提倡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1920年7月,毛泽东在湖南宣传和传播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他的文化书社在创办初期,王立庵知道他的资金短缺,他立刻集资了500元,二话没说直接交到了毛泽东的手中。

当时的毛泽东非常感动,从内心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回报老师。

从那之后,毛泽东和王立庵的来往更加密切。毛泽东除了经常和王立庵老师的儿子王人路在一起交流外,还有王立庵最小的女儿王人美,也常常和他们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毛主席得知恩师去世,那个时候毛泽东才刚刚走上革命道路不久。

那个时候的他,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非常难过。为此,还多次打听恩师家人的情况,无奈当时是处在战争年代,通讯不方便。毛主席只能陷入绝望,一直都没有和王立庵老师的家人联系上。

而吴启瑞是1922年从无锡女子师范毕业,从事教学和编辑工作,在1925年和王人路结婚。王人路是中华书局的美术编辑,因为宣传进步思想遭到了反动派的迫害,贫病交加,到了1948年,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曾对她说:“现在天快亮了。你要是真遇上了迈不过的坎,可以去找毛大哥,他是我父亲的学生,和我兄弟也很亲密。”

他口中的毛大哥就是毛主席。

不过,对于吴启瑞而言,毛主席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她虽然早就听说了毛泽东的大名,却跟毛主席素未谋面,王人路也从未向毛主席提起过妻子。

所以,当丈夫留下“有为难之事,可去找毛大哥”的遗言时,吴启瑞并没太往心里去,毛泽东现在是共产党的领袖,真正的大人物了,人家还记不记得他王人路还是一回事呢!

1950年的一天,吴启瑞所在的小学组织为孩子们注射卡介苗,她的三个孩子也接受了注射。

然而,在注射完之后,他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看到孩子们身体遭受折磨,吴启瑞一时间不知所措。

万般无奈之下,她忽然想到了丈夫的临终遗言,于是决定鼓起勇气,向毛主席寻求帮助。

建国以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信,希望得到毛主席的帮助,或是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对于这样的要求,毛主席一律谢绝。即便是再亲的人,如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自己的表哥文运昌等,都被毛主席一口回绝。

然而当毛主席读到这封来自无锡的信件时,不由得心潮澎湃。虽然王立庵已经离世,但面对当年自己恩师留下的骨肉,于情于理,都不会袖手旁观。

毛主席看着这封信,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他用毛笔在多个地方进行了标记,并最终将它批转给时任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在批示里毛主席这样写道:“请陈丕显同志酌办。写信者是有八个孩子的母亲,在锡师附小当教员,请求将她的三个孩子嫁入苏南干部子弟班。”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向素昧平生的吴启瑞进行了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封信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将毛泽东主席对信中的启瑞先生的关心照顾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吴启瑞拿着这封信,很快就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虽然因为名额已满,没能进入苏南干部子弟班,组织上还是给安排到她所任教的无锡师范附小免费上学,并在每学期之初给她补助一笔生活费。

吴启瑞的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在上学期间总是名列前茅,而且都考上了好大学,毕业以后也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而吴启瑞也完成了教学使命退休在家,子女们工作在外,她就独自在家守着。

时间来到了1960年6月,吴启瑞给毛泽东寄信的10年后,毛泽东正好来到上海视察工作,无锡距离上海不远,毛泽东点名要亲自接见吴启瑞,无锡统战部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到吴启瑞无锡的家中。

那已经是晚上了,屋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吴启瑞照顾好孩子睡觉后,自己收拾收拾也准备就寝了,突然门被敲响了。

带着疑惑,吴启瑞打开了门,来人自称是无锡市委统战部部长,受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的嘱托,邀请她去上海,受毛主席的接见。

吴启瑞得知消息时有些惊讶,不确定地问了一遍:“毛主席要亲自见我?”在得到确切回答后,吴启瑞显得有些激动。

6月26日下午,当吴启瑞乘坐汽车来到锦江饭店时,毛泽东已经在等着她了。两人一见面,毛泽东就高兴地迎上前去,拉着吴启瑞的手亲切地说:“吴老师,你好啊!”

然后又请她坐到沙发上,和她拉起了家常。

看到毛主席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吴启瑞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了,他们一起回忆起了王立庵老师。

说起恩师,毛主席:“在立庵先生的教育下,我受益匪浅啊!”“记得立庵先生的生辰是1867年8月19日,算来当时再过6天,便是先生寿辰了!”

吴启瑞越听越感动,一边流泪,一边感慨:

“人路啊,人路,你的遗愿实现了。 十年来毛主席一直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

今日,毛主席又在百忙之中特意安排见我 ,你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闲聊一个小时中,毛主席详细地询问了吴启瑞的生活情况,并拿出300元稿费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吴启瑞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散步。

毛泽东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突然转身,让人拿了两把椅子。

屋中小院,两人合影。

这张经典的照片,定格了王立庵两代后人的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的春节,毛主席还特意从自己的稿费当中抽出来了1000元寄给了吴启瑞。在经济相对落后的60年代,这笔钱相当于普通职员2年的工资,对大部分人来说,都算是一笔巨款。

吴启瑞收到这笔钱后,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国家主席在百忙之中仍然惦记着她家里的琐碎事情,也是非常的细心和体贴。她知道,这是主席的一片心意,这份温暖的心意,不仅治愈了她的心灵,也照亮了她们一家人的未来。

想必,对于吴启瑞来说,念及家翁王立庵为人处世的风骨,她也要在经济条件宽松后,回馈对她多方帮助的毛主席。不仅如此,吴启瑞的8个孩子中,有7个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都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

他们的出色成就,不仅是对于他们的爷爷王立庵在天之灵的告慰,同时,也是对屡次帮扶他们一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毛泽东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