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流量的 小米SU7 参数 图片 )首撞,造成一死三伤的悲剧。也许是枪打出头鸟,该事故将小米汽车推向风口浪尖,其中不乏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的指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特斯拉以前走过的“弯路”,小米雷军能够绕开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小米SU7一死三伤

雷军造车三年交出成绩单,小米SU7自3月底上市以来,就成了汽车圈流量的焦点。关注度高,这是好事儿,但也是坏事儿。好的一方面,是有助于销量;坏的一方面,是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人命关天的车祸。6月7日,海口市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主角就是小米SU7。当天上午,一辆SU7驶出停车场时突然失控,冲向非机动车道正常行驶的两辆电动车,最终造成一死三伤的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一经发生,迅速上了热搜,同时“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等说法,也在自媒体等平台发酵和传播,小米汽车成为众矢之的。对此,小米方面很紧张,当天下午就发布声明,称“事故发生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并强调有些媒体轻率描述“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等言辞,已严重失实。根据警方第二天的通报,该事故发生系SU7驾驶员操作不当所致,其因交通肇事罪已被刑事拘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特斯拉走过的弯路

这可能是SU7上市以来,首次发生如此严重的交通事故。该事故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重演了特斯拉曾经面临的困境。大概从2021年开始,在河南、西安、温州、南充、潮州等地区,发生了多起有关特斯拉的交通事故。鉴于多位车主向特斯拉维权,外界逐渐将“刹车失灵”与特斯拉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一句“消费者需要被教育”,更让特斯拉深陷舆论泥潭,甚至被“喊打喊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事实而言,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起事故的最终调查结果,能够证明特斯拉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的质量问题。当然,特斯拉也并非完全“清清白白”,因为其备受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可能加大驾驶员“误操作”的风险。为此,去年5月份,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压力下,特斯拉召回110多万辆车,不再强制消费者必须使用单踏板模式。近日,工信部又推出新规征求意见稿,“拟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车辆。外界认为,这是剑指特斯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雷军能够绕过去吗?

在“营销大师”雷军的带领下,小米汽车是继特斯拉之后,汽车圈少有的“流量圣体”。酒巷也怕巷子深的当下,每一家车企都在追求流量,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流量反噬。过去几年中,每当特斯拉车辆出现事故,总会闹得甚嚣尘上、满城风雨。如今小米汽车,也处于同样的困境之中。这多少要归咎于“树大招风”,特斯拉和小米流量太大了,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舆论哗然,更遑论人命关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有上百年历史且非常成熟的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电动车是一个新鲜事物,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一直以来,消费者对电动车在电池、智能驾驶等方面的安全性,都存在着诸多疑虑。随着电动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到电池、智驾等问题的事故时,更加会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触发所谓的“舆论放大镜效应”。自带流量的特斯拉和小米,就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首撞导致1死3伤,在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之前,就出现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等猜测,这里面显然就有当年指责特斯拉的影子。不过“欲戴 皇冠 必承其重”,雷军要想带领小米实现全球前五车企的目标,就必须走一遍特斯拉曾经走过的“弯路”,习惯被放在聚光灯下被审视,被外界从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被泼脏水、戴帽子。因为只有这样的磨砺和负重前行,小米汽车才能不断进步并真正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