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他们都说我是野孩子,我的爸爸妈妈呢?”

这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1956年,问自己奶奶的一句话。这个男孩,姓陈,名冠宁。

多年来,陈冠宁和哥哥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一家住在上海虹口区的一个弄堂里。之所以会问奶奶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这天他在学校被人笑话了。

当天,陈冠宁和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放学时打了起来。六、七岁的年纪,在学校打打闹闹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偏偏对方的妈妈看见后,指着陈冠宁对自己孩子说:“以后,别跟这种没父母教养的野孩子玩!”

一句话,戳中了陈冠宁的伤心处。于是,他哭着跑回家,找奶奶要爸爸妈妈。

听着孙子一声声喊父母,奶奶站在那里,很久都没有说话。陈冠宁早就料到奶奶会是这种态度,因为这些年她似乎一直在隐瞒着什么。

谁知,到了星期天,奶奶居然拿来两套干净整洁的新衣服,对陈冠宁和哥哥说:“换上吧!带你们去见父母!”

晚年的陈冠宁已经记不得,当天他们坐了多久的公交,只知道他们进了一个叫江湾烈士公墓的地方。奶奶把他们带到一个合葬的墓前,告诉孩子们两个信息:

其一,这就是你们的父母,他们殉国了。

其二,他们的身份已经解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岁的陈冠宁,其实并不太理解什么是“殉国”、什么是“解密”,他扑倒在父母的墓前,双手不停地刨着上面的泥土。此后,一到周末,这座公墓里就会出现一对兄弟。

陈冠宁的父母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他的同学甚至是老师,都不知道他父母的身份?奶奶说的解密,到底是何意?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关乎爱情、亦关乎家国大义……

1938年5月,在长沙湘江边上,一场隆重的婚礼正在举行。

新郎名叫陈尔晋,身份是国民党驻防长沙的高级军官。而新娘,则是一位珠宝商的女儿,名叫王曼霞。他们,正是陈冠宁的父母。

此时,陈尔晋27岁,仪表堂堂。王曼霞比丈夫小两岁,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名媛,她举手投足都很有气质。

在长沙这样的大城市,一个国军将领娶一位名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当天,国民党在长沙的军、政要员却几乎是齐聚一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陈尔晋不是一般的国民党军官,他是蒋介石很看重的人。

陈尔晋1911年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清朝的一位武官。与一般清末官员不一样,他父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陈尔晋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两点:正直和尚武。

18岁那年,陈尔晋带着一腔热血,背着行李来到广东,报考了黄埔军校。论武他底子好,论文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快他就顺利进入黄埔第八期炮科。

在军校里,陈尔晋是个妥妥的“优等生”。除了炮科的专业知识外,他还学了航空驾驶、

侦测技术等。

蒋介石一向视黄埔学生为“嫡系”,自然很看重像陈尔晋这样的人才。所以,一毕业他就被安排进了中央军校分校当教官。老蒋的意思是:先让他在军校培训些人出来,将来能派上大用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陈尔晋教过的学生很多,其中甚至包括了蒋纬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尔晋不甘心只当个教官,主动请缨去一线。自此,他开始了戎马生涯。

此后的陈尔晋,在抗日战场上用一场场战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特别是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他率领高炮队立在战场上,一步也不退。这一年,陈尔晋才27岁。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军官,从未教过他一天的蒋介石,竟得意地表示:“是我培养了他!”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一点别人可能不知道,陈尔晋心里清楚得很。

接触国军高层多年,他对于那些个阿谀奉承、拉帮结派的事,再清楚不过了。因此,对于蒋介石的这句“是我培养了他”,陈尔晋始终不愿回应,更不想去拍老蒋马屁。

虽然陈尔晋没有回应,但驻守长沙的大小官员们,心里可是如明镜似的。于是,自1938年后,他们就一直捧着陈尔晋。不少军官太太们,更是急着给他介绍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尔晋怎么就看上了妻子王曼霞呢?

王曼霞1913年出生于天津,祖上多年经商,在天津当地有着多家银楼。她上过新式大学,有知识、有文化,更有妇女独立思想。1938年,她辗转来到长沙。

说起来,陈尔晋能认识她,还是因为一场舞会。在长沙的上流社会,通过舞会交际是很寻常的事。这天,陈尔晋也被朋友拉到了舞会现场。

在人群里,陈尔晋很快就被王曼霞吸引。朋友看出了他眼神的变化,赶紧给他们做介绍。结果,只是沟通了极短的时间,他们就深深地爱上了彼此。

就这样,在双方家长都见过后,这对璧人结婚了。婚礼上,新郎开怀不已,而新娘的眼神中则透着一份坚毅。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

陈尔晋对妻子很体贴,他不像别的国军军官一样,动不动就在外沾花惹草。只要军营里没事,他就会回家陪着、守着年轻的妻子。

而王曼霞也是非常体贴丈夫,她特别喜欢听丈夫讲那些抗日的事。每每听到这些,她眼中总是流露出别的女人很少有的兴趣。对此,陈尔晋并未多想,只是觉得妻子也和男子一样,有一份上战场杀敌的热血。

但很快,他越来越觉得妻子“不对劲”:

一来,王曼霞经常深夜出门,每次都说自己是去跟朋友们打麻将了。

据陈尔晋了解,妻子本就出生于天津,在长沙这个地方哪来那么多“麻友”。而且,像她这样的独立女性,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会沉迷麻将的女人。

二来,王曼霞出门从不带随从。

世道不太平,别的军官太太出门都知道带个警卫或者随从,但王曼霞却偏偏不这样。每次晚上出门,她都是独来独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到这些,陈尔晋内心是忧伤的。他下意识地认为:妻子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怀疑和无奈,充斥在陈尔晋的脑子里。最后,他下决心: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

又是一个晚上,王曼霞和从前一样,又说自己要去打麻将。陈尔晋没有阻止她,只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就不陪她去了,还叮嘱她:叫辆黄包车,注意安全。

王曼霞冲着丈夫莞尔一笑,匆匆离去。妻子刚出门,陈尔晋便马上穿上衣服,跟了出去。一路上,虽然王曼霞格外小心,但陈尔晋毕竟是学过侦察的职业军人,她显然没有发现丈夫就在后面。

在绕了一大圈后,王曼霞走进巷子里的一间小屋里。陈尔晋没敢靠近,就在外面找了个地方静静地等着。过了许久,王曼霞才从屋子里出来,朝回家的方向走。

这一趟跟踪下来,陈尔晋几乎确定了一个事实:妻子绝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千金,她还是一个地下党。

为何他会这么肯定?原因很简单:王曼霞的那些反跟踪手段、她四处张望的样子,陈尔晋都太清楚了。这一切,都是一个受过特工训练的人才会的。

震惊的陈尔晋,迅速赶到妻子前头回到家里,等着她回来给自己一个交代。王曼霞终于回来了,她的笑容依然甜美。但这一次,她没有得到丈夫温柔的回应。

陈尔晋问她:“你到哪里去了?”王曼霞警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可能已经暴露,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陈尔晋于是提高音调再问:“你倒是告诉我,你到哪里去了?我们夫妻一场,你不能老让我蒙在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已至此,王曼霞已不想再有任何隐瞒。事实上,她已经断定自己刚刚被跟踪了。于是,她径直走到柜子前,从抽屉的夹层里抽出一本红色书籍,交到丈夫手里说:“我是共产党!跟我离婚?还是告发我?”

妻子的坦诚和无畏,显然让陈尔晋不知该如何回应。告发,他舍不得?离婚,他也舍不得?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王曼霞看出了丈夫的犹豫,再次亮明了态度:“你先不必表态,我给你一些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著作,认真学习了解一下”。

话已至此,陈尔晋无需马上做选择了。那天夜里,夫妻俩没有再说话,陈尔晋想了一夜。事实上,这些年他早就对尔虞我诈的国民党当局深恶痛绝,对共产党也早心生向往。

不过,对此时的陈尔晋来说,他更想知道的是:妻子在他们那个组织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的上级是谁?

很快,陈尔晋便把一切弄清楚了。

原来,王曼霞早在18岁,在天津上大学期间,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大学毕业后,她一面继续做她的珠宝行大小姐,一面积极为革命奔走。她先后以行商、工作为由,辗转于南京、上海等地,做情报工作。

因此,在认识陈尔晋之前,她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特工了。

1938年年初,王曼霞又一次接到了任务。这次任务是周恩来亲自下的,要求她:前往长沙,打入国军高层内部。

因此,从一开始王曼霞会出现在长沙,出现在那场舞会上,确实是带着任务来的。但很显然,后来她会爱上陈尔晋,则完完全全是出于真心。因为陈尔晋,确实跟她早前了解的国民党人完全不一样。

在两人结婚前,王曼霞并没有跟组织隐瞒自己的情感。她把一切,都跟组织说清楚了。而对此,组织上在认真讨论后,也给出了慎重的决定:批准了这桩婚事。

说实话,这种情况在任何时候都是少见的。组织上之所以会做这个决定,有一个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曼霞是周恩来亲自派出的特工,他很信任她。同时,作为曾经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也早就把陈尔晋的底“摸”清楚了。他相信就算有一天王曼霞被发现,以陈尔晋的为人,也必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周恩来料想得不错,陈尔晋的选择果然如此。他不但没有告发妻子,而且跟着妻子加入了我党。此后,夫妻俩就成了我党插入敌人心脏的两把利剑。

一场婚姻,两个曾立场不同的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总有人觉得王曼霞胆子太大,完全是在拿自己性命在“赌”。但事实上,她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胜算”:因为她爱上的,是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男人。

此后的陈尔晋和王曼霞,做了很多事。在人前,他们挽着手出入各种场合,跟方方面面的人周旋。在人后,他们把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出去。

而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运送枪支弹药的能力。抗战结束后,国军官员私下倒卖军火的情况非常普遍,夫妻俩一商量:我军缺少枪支弹药,要不然我们也“走私”一回?

于是,夫妻俩四处筹钱,甚至卖掉自己的一处房产,买下大批枪支弹药,运到华野。收到这些东西,正发愁的陈毅高兴极了,当场表示:“他是我们华野的后勤部长!”

当时,很多我军高级军官都不知道,陈毅嘴里的“他”到底是谁。毕竟,像陈尔晋这个级别的王牌特工,除了像周恩来、陈毅等极少数人之外,旁人根本不知道。

就这样,陈尔晋和王曼霞夫妻俩自1938年起,整整潜伏了10年时间。期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而陈尔晋在国军内部的官也越做越大,一路做到了国军中将副司令兼参谋长。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1949年春天,眼看黎明就要到来之际,夫妻俩还是暴露了。

1949年4月,我军顺利攻下南京,下一个目标就是上海。当时,陈尔晋已调到了上海,也顺利地为我军拿到了上海守军的重要情报。 组织对他出色的表现十分赞赏,通知他:你们只需要静静等待最后的胜利即可。

但陈尔晋了解到,蒋介石已命令守军顽抗到底,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军会有不少伤亡。于是,陈尔晋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尽量策反一些守军,号召他们起义。不管最后能策反多少,都将会减少我军解放上海的阻力。

这一计划虽然凶险,但见陈尔晋如此坚决地要求,组织上还是批准了。不曾想,就在策反工作正在进行时,他们却被一名叛徒出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份,敌人包围了他们的家,夫妻俩双双被捕。跟他们一起被捕的,还有他们11岁的儿子陈冠宁。

在狱中,夫妻俩受尽了折磨,军阀毛森对陈尔晋说:“委员长说黄埔生只囚禁不杀,只要你悔改,把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一切都好办!”

对此,陈尔晋始终一言不发。

自陈尔晋夫妻入狱后,我军以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救他们。最后,国军迫于压力,释放了他们的孩子陈冠宁。

数日后,也就是1949年5月19日清晨,陈尔晋和王曼霞被敌人杀害。临终前,他们是从容的。和他们一起牺牲的,还有另14名我军杰出特工。

8天后,黎明到来,上海解放。4个多月后,新中国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陈尔晋和王曼霞的孩子们,被亲友们收养。其中,陈冠宁跟哥哥住到了上海,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旁人不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便有了被人嘲笑是“野孩子”的事。

爷爷奶奶之所以会瞒着他们,就是怕失去双亲的事,让孩子们受到伤害。事实上,上海解放后不久,陈尔晋和王曼霞的身份就已经被解密,祖国也并没有忘记他们。在1953年,毛主席还亲自签发了一份纪念证。纪念证上,赫然写着“丰功伟绩永垂不朽”8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欣慰的是,这对杰出特工的孩子们,如今天都过得很好。以幼子陈冠宁为例,7岁那年得知父母的身份后,他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16岁那年,他参了军,并在部队服役14年。退役后,他成了一名统战干部。

11年的婚姻,11年的潜伏,期间他们经历了多少胆战心惊,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面对敌人的枪口时,他们并不后悔,不后悔1938年舞池里的那场萍水相逢,亦不后悔为国战到最后一刻。

如今,陈尔晋和王曼霞的墓,已被移到龙华烈士陵园。每一年清明,陈家后人前来祭拜时,都会看到墓前有很多陌生人留下的鲜花。陈冠宁告诉记者:我想,我母亲会喜欢这些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