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导者,为国家人民奉献出了一切,晚年时期相比其他老人来说,主席算得上是孤独的,血脉亲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无法陪伴在他的身边。

陪他时间最久的反而是一些工作人员,张玉凤就是其中之一,主席对她非常信任,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也是让她来保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凤出生于1944年的牡丹江,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她在读完小学之后就走上社会,后来通过应聘来到了铁路局工作。

最开始被安排在餐车上做服务员,后来又做了列车广播员,虽然年龄不大,但张玉凤认真细心勤劳能干,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1960年,她被挑选成为了领导人专列服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从1950年之后经常到各地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乘坐火车的,火车上也需要大量的乘务人员,张玉凤来到专列工作,收到的第1条命令就是不能够随意打探乘车领导的身份。

她也将其贯彻得非常好,后来有一次她服务的专列迎来了毛主席,在列车上也与主席有了接触,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后来还被安排到毛主席的车厢服务主席。

对于领导的安排张玉凤非常开心,压力也很大,在此后时间里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从来不曾懈怠,即使多次受到毛主席的称赞,也没有骄傲自满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张玉凤正在列车上打扫卫生,突然列车长找到了她,表示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毛主席对其十分满意,准备将她调到中南海,陪伴在主席身边工作。

张玉凤接到命令之后非常开心,又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辜负了主席的信任,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希望能够更好地为这位伟人服务。

之后她就被送到了中南海,成为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并一直做到1976年主席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凤清楚地记得她刚刚到主席身边的时候,其实主席已经70多岁,身体不是很好了,肺部有炎症。

每到天气突变的时候总是会感冒咳嗽,痰也特别多,医生建议一定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老是吃辛辣的东西。

但主席来自湖南,饭桌上最常出现的就是辣椒,这时张玉凤总会站在主席身边制止他,让他少吃辣椒,按时吃饭,甚至还会偷偷把主席的香烟火柴藏起来,主席因此还生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主席在接见客人的时候,双方谈的兴起就忘记了时间,在谈话过程中还在不停的抽烟,室内的空气也不是很好,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张玉凤在外面心急如焚。

她想到主席的身体,于是就站出来对着客人很不礼貌,客人感觉到了这位机要秘书的反感,于是告辞离开。

送走客人之后,毛主席非常生气,感觉张玉凤不尊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凤心里也非常委屈,当时就和主席吵了起来,主席气急之下说:不高兴,你就给我走。张玉凤立马回了一句:走就走!

之后果然回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中南海,但后来想到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急需要人陪伴,自己对主席的身体更加了解,贸然交给其她人,她也实在不放心。

最后还是又把行李拆开,乖乖回到了主席的身边,毛主席看到她回来也十分开心,再没有提两人生气时的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凤为了让主席更舒服一些,她还专门请教医生,学习了很多的护理知识,每天晚上主席休息之前她都会给他做按摩,让他放松腿脚,活动筋骨。

1971年,陈毅元帅逝世,毛主席匆忙决定参加他的追悼会,只在睡衣外面披了一件大衣就去了。

离开追悼会之后,主席的身体更加虚弱,双腿也出现了浮肿的情况,晚上休息也不是很好,于是张玉凤就每天陪着主席一起散步,还专门缝制了一个枕头,希望主席能够睡得更舒服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晚年时候还得了白内障,当时手术技术没有那么先进,必须要等白内障彻底成熟之后才可以做手术,那段时间主席的视力快速下降,日常的阅读工作也无法进行。

张玉凤就拿着报纸杂志亲自给主席阅读,但她只有小学文化,认识的字也不是很多,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她每天都在自学。

1975年7月,毛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才再次看清了世界之后,又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批改文件看书看报从不停止,这时也是张玉凤一直在提醒他控制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唯物主义者,从来不迷信生死,对于身后之事也毫无畏惧之情,曾多次和身边人谈论自己死后的事,但张玉凤却不愿谈这个问题。

之前毛主席多次提过要求:希望在我去世之后,你可以每天到我坟上看看。

每次主席提起这个话题,她都会绕到其他的话题上,不愿意接茬儿,也不愿意给出自己的答复,在她心目中,希望主席可以永永远远的活着。

1976年除夕,主席的身体已经很差了,那个春节主席的身边也没有什么客人更没有亲人,只有几个工作人员,那顿年夜饭是张玉凤一勺勺喂的。当天晚上主席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后,还告诉张玉凤:去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应该过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毛主席病重,在医院里,主席又一次向张玉凤提出要求,这一次张玉凤没有再回避,哭着答应了,此后每一年她也做到了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