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刚刚过去,按照端午吃粽子的传统习俗,想必大家的冰箱里都还堆满了粽子

6月12日,话题#广东人接下来一周的早餐#在热搜榜迅速攀升,引发大量网友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广东人冰箱里有一周吃不完的粽子,全国各地的网友,也是找到了共同话题,纷纷在留言区互动,分享吃粽子的经验和心情。

有网友说,这几天都是把粽子当饭吃,粽子配炒菜是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供图网友供图

还有网友感叹:一周?怕不是要吃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建议:粽子1天最多吃3个

从营养角度来说,粽子具有补中益气、暖胃、去脂降血压、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但粽子热量高、不易消化,诱发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另外粽子含有不少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几率。

营养科医生表示,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每个50克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

健康吃粽子 这几点要牢记

①替换主食,控好热量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热量相对较高。再加上鲜肉、蛋黄、蜜枣、豆沙等馅料,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比一碗米饭还要多。要想避免造成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大家吃粽子的时候就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不能多吃,并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资料图

②趁热吃,易消化

糯米凉了之后再吃更难消化,所以对肠胃虚弱、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粽子温热的时候就应尽快食用,少吃冷粽子。

小贴士

糯米冷却后,支链淀粉易连成致密结构,难被消化酶分解。放凉了吃不仅更难消化,对血糖、血脂等也都没有益处。

③午餐时间吃最合适

相比较而言,午餐时间肠胃道的“战斗力”比较强,更有利于粽子的消化,此时吃最为合适。此外,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大家晚上吃粽子。因为到了晚上肠道的蠕动会开始减慢,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这个时候吃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问题。

④吃粽子时“搭个伴”

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为了促进消化,减轻肠胃的负担,建议在吃粽子时搭配一些别的食物,像下面这两种就是不错的选择。

蔬菜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搭配粽子食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加速食物消化。而且蔬菜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正好能和粽子形成营养互补,让膳食更均衡、更合理。

此外,吃蔬菜还能增强饱腹感,从而减少粽子的食用量,避免摄入热量超标。

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等物质可以使人体消化道松弛,吃粽子时配上一盏茶,既有利于消化,又清爽解油腻。

  • 枣泥粽、豆沙粽等甜粽,适宜搭配清淡的绿茶、薄荷茶;
  • 以鲜肉粽为代表的咸粽,则适宜搭配性质温和的熟普洱茶。

来源:第一现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