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国庆大典前夕,毛主席亲自指定要见一人,并邀请他来北京参加国庆典礼,他就是二十多年前舍命救过毛主席的恩人。就这样毛主席日盼夜盼,终于盼到救命恩人到来,但见面时,毛主席却很坚决的表示:“你不是背我的那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毛主席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有人冒名顶替毛主席的恩人呢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还得从1929年说起,那一年革命形势非常危急,毛主席在福建永定县开展调查研究,与当地的党政领导人讨论军队建设问题。

由于天气燥热,毛主席身患疟疾,虽然经过治疗有痊愈的趋势,但是由于赶路劳累,耗费精力,毛主席的病情也随之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卧床养病。

为了毛主席的安全着想,众人决定把毛主席安排在一个福建地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养病。毛主席被安排到一个叫作陈添裕的农民家里。当时,为了隐藏身份,毛主席化名 “杨子任”。当时,我方所行措施非常深得民心,农民陈添裕也保证会照顾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添裕

就这样,毛主席化名“杨子任”留在牛牯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当时,村子里响应着“打土豪,分土地”的旗号,毛主席也很欣慰,经常能和农民们打成一片。

并且,经常在村里宣讲革命道理,而这一宣讲,也引起一个叫作张克识的土豪地主的注意,他认为这人 也就是毛主席,谈吐不凡,气质非凡,肯定是共产党的大人物。于是,他很快就把此事告知国民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国民党便派出几百人围剿抓人,而当时我方兵力薄弱,根本无法抵挡国民党几百人,而当时毛主席又身患疟疾,行走不便,眼看国民党兵近在咫尺,农民陈添裕毅然蹲身弯腰,对这化名“杨子任”先生的毛主席说道 :“杨先生,我背你走吧,我打小村里长大,路熟”。

毛主席立马拒绝,说道:“我自己走就可以啦”。但是,眼看追兵就要来了,毛主席又因为疟疾腿脚发软,陈添裕一把背起毛主席就往狭小的山路跑。

但是山路不比平时走的路,道路崎岖,陈添裕以前过山路时,也得小心路旁的荆棘,有时跑得急了不免被绊倒,往往一趟下来要添几道新“伤”,更何况他此时身上还背着一个人。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陈添裕知道这是个大人物,虽然他不知道是毛主席,但是他也一咬牙,不停往平安地带跑,穿着鞋子跑得慢,陈添裕干脆甩掉鞋子,光着脚在荆棘密布的狭小山路里跑,眼看脚被磨破了皮,鲜血直流,身上也被树枝划的满身伤痕,他也是不停地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添裕汗如雨下,在荆棘密布的狭小道路穿梭着... 整整十几里山路。终于,遇到接应的人,陈添裕张嘴还没说话,就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此刻,毛主席看着陈添裕满身伤痕,脚底也被磨破出血,大受感动,如果不是这位救命恩人,自己可能就会死在国民党枪下。

毛主席担心不已,连忙叫医务人员给他包扎伤口。

这让毛主席更加坚信复兴祖国,像陈添裕这样的农民和军人有千千万,他们就是支撑起国家的命运,是复兴和繁荣的根基。

后来,毛主席离开时,为了表示感激,告诉陈添裕,革命胜利后要去找他。但陈添裕根本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

在毛主席率领下和我党的艰苦奋斗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53年国庆大典,举国欢庆的日子,毛主席的心里一直记得救命恩人。于是亲自致电邀请陈添裕来北京观看国庆大典,一起目睹这胜利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了良久,终于等来人啦。但是,毛主席一眼就看出此人不是陈添裕,他笑着说道 :“你不是当年背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而这人毛主席也认识,当年在牛牯扑的日子,正是陈添裕的弟弟陈奎裕。

陈奎裕也解释道 :“当收到邀请,他哥哥也没想到当年舍命救的居然是毛主席,心里自然万分开心。但是由于妻子即将临盆,他放不下妻子。”所以只能让弟弟前来,希望主席不要挂念。

毛主席听后立刻上前紧紧握住陈奎裕的手,激动说道:“我不会忘记在牛牯扑的日子,我会一直记着你们,国家也绝不会忘了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陈奎裕代替哥哥陪同毛主席一起全程观看阅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