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京津冀携手·对话|新时代“泥人张”的传承与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与京津冀携手·对话|新时代“泥人张”的传承与创新

来到天津,很多人都会打卡“泥人张”。12日,记者走进位于天津古文化街上的泥人张世家店铺,橱柜中陈列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 “孔子抚琴”“木兰从军”“吹糖艺人”……题材多样,形神毕肖,栩栩如生,令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去仔细品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说到“泥人张”,可能一些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玩偶类或者民俗类的题材,泥人张世家副总经理李丹向记者介绍了泥人张彩塑更为丰富的内涵。“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老先生主业是画家,兴趣爱好是民俗创作,因此泥人张彩塑风格延续了中国文人审美,它更多是偏向于表现中国文人气质和人文气象的雕塑作品,把原来庙宇里高大的佛造像变成了引入桌前案头的架上雕塑,形成了“泥人张”独特的风格,经过六代传承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泥人张世家店铺里陈列的作品琳琅满目

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探索与思考的话题。泥人张彩塑也不例外。泥人张世家也一直在做创新方面的探索。

可能大家看到的泥人张彩塑还是传统的人物、传统的形象,但实际上它在工艺流程上有很多的创新和改变,比如,选泥、制泥、彩绘用的原料等。“创新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并不局限于形象外在的改变,其实从业者思想的改变和与时俱进很重要,不断去思考如何与当下对话,与年轻人对话,这是我们尝试和探索的课题。”李丹说。

“传统文化进校园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将近20年时间了。”李丹介绍说,为了与年轻一代形成更好的互动,泥人张世家尝试以多种方式走进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泥人张彩塑作品

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泥人张彩塑的艺术形式和魅力,泥人张世家2023年启动了泥人张作品高校巡回展,去年先后走进天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今年4月又走进中国传媒大学。“接下来展览还会延续,也希望有机会走进哈工大等黑龙江省内高校,共同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李丹期待“泥人张”在黑龙江的校园中能够大放异彩。

此外,第六代“泥人张”张宇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还开设了泥塑选修课,受到学生追捧。同时,泥人张世家在天津的一些中小学也开设“泥人张”的传习室,据李丹介绍,在传习室、大学选修课学习和毕业的学生现在已经有将近4000人。

除了校园巡展,泥人张世家也在一些商场中做商业展览,让这门艺术更好走进大众生活;第六代“泥人张”张宇还走出国门去办展览、讲座,开展“匠人”间的交流与对话,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李丹告诉记者,最近泥人张世家还在打造一个近2000平方米的新作坊和博物馆,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未来建成投用后,在那里可以参观到泥人张彩塑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博物馆部分会有常设展、定期更换的流动展等。

记者:董盈;摄影:王世琛;视频:王世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