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野林彪、罗荣桓

大家好,兰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不是要“落井下石”,同样,兰台也认为林彪是一位极具指挥才能的军事将领。

但是兰台反对“神化”林彪。

有朋友给我发私信,说林彪就是军事天才,辽沈战役胜利主要是林彪的功劳;然后我在后台委婉的给这位朋友回私信,我说根据《党史博览》2010年4月1日的《辽沈大决战中的情报工作》披露,林彪在辽沈战役时曾多次表示他之所以能打胜仗,完全是“二局”情报工作搞得好。

结果这位朋友给我回了一个“那是林彪谦虚”。

这么说,我就没办法接话了,合着林彪自己说是谦虚,别人说林彪打仗不行是污蔑呗?

那么,今天兰台就用史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究竟有多少林彪的同事批评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祥仁(左三)

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副参谋长”曹祥仁是解放军百年难得一见的电侦天才,同时,也是解放军内少有的耿直之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曹祥仁就能在大会上公开批评康生“抢救运动扩大化”是胡搞。

解放战争初期,曹祥仁就敢在电话里批评晋察冀军区领导“不会当司令,可以让别人来当嘛”。

到了东北,曹祥仁也没有改变自己耿直的脾气。

在冬季战役后,林彪与军委关于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发生了矛盾时,曹祥仁就在军事会议上放了一炮。

在四野高层都参加的军事会议上,曹祥仁明确反对林彪“先打长春”的计划,并且表示:

用损失5万骨干部队的代价,去打一座孤城,是蠢猪才干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荣桓元帅

互联网上经常爱说林彪有多么尊敬罗荣桓元帅,但事实上林彪打完平津战役就想要换掉罗荣桓元帅,希望用聂荣臻元帅替代之。

原因就是罗荣桓元帅把他在锦州问题上的犹豫形成了历史档案,关于这件事,《罗荣桓传》有清晰的描述:

辽沈战役结束后,野司总部迁至沈阳。

罗荣桓召集几位工作人员起草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九、十两月份作战情况综合报告》。报告涉及到了林彪对打锦州犹豫的问题,口气十分婉转。

报告说:“……后由蒋介石飞沈亲自指挥,从华北抽调独九十五师、六十二军全部、九十二军之二十一师陆续经海运葫芦岛登陆,加上锦葫原有之四个师共计九个师,企图由锦西向北驰援锦州,这曾使我们攻击锦州之决心一度发生顾虑。但这一过程共两三小时即确定仍坚持原来之决心不变……”

报告稿刚起草好,恰巧林彪进了屋。罗荣桓将报告稿递给他看后,指着上面引的一段文字说:

“这一段,写我们在打锦州问题上曾一度有顾虑,很快就纠正了,你看怎么样?”

林彪正因辽沈战役的胜利而兴高采烈,听了罗荣桓的话,又看了看罗所指的那段文字,一声不吭,把稿子往桌上一放,转身走了。后来,这份综合报告以“林、罗、刘”的名义,于十一月八日签发上报。

另外,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将军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林彪曾经想换掉罗荣桓元帅的事情:

但父亲的迁就、忍让不是无原则的,在工作中,他也经常提出不同意见。林彪对此开始不满起来。进入关内见到聂荣臻便发牢骚,还劝他来替换罗荣桓任四野政委,遭到坚决拒绝。——罗东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大将

《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这篇文章是陈赓大将1961年去世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一直到16年后才被公开发表。

之所以在当时没有发表,就是因为陈赓大将在这篇文章里公开批评了林彪在战略上的愚蠢。

当时陈赓大将担任军事主官的“陈谢兵团”隶属于林彪,配合四野一块歼灭白崇禧领导的桂系势力。

而在围歼白崇禧以及桂系军队过程中,林彪三次犯下严重的战略失误,如果不是陈赓大将冒着“抗命”的风险,坚决拒绝执行林彪的错误命令,差点就让白崇禧顺利的带着十几万桂系军队撤到海南岛去。

当时的情况有多紧急?有两次林彪都直接给陈赓将军发了措辞强硬的电报:

我决心已下,不能更改,请立即执行。

事实上如果真按照林彪的命令执行,那么肯定会把歼灭战打成击溃战,会“放跑”白崇禧。

原本陈赓将军与人为善,事情过了也就不提了,没想到1960年代初,林彪又拿当时陈赓大将“抗命”做文章,陈赓大将才悲愤的写了《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这篇文章还原当时事情经过:

回忆这一战役,深感毛主席的英明伟大。当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部署。这种部署是违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的。如果按这种部署,白崇禧集团就会从雷州半岛逃跑了。——《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

综上所述,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也频繁出现“昏招”,如果不是罗荣桓元帅、陈赓大将以及曹祥仁据理力争,哪怕有一次贯彻了林彪的意图,那么林彪恐怕就从天才变蠢材了。

所以,不要“神化”林彪,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确实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不代表没有了林彪,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