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8号,北京饭店。

这一间早在一九零一年就已经开始经营的老牌饭店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几个个军官等在门前,为首的两个一个比较壮实另一个却略显瘦小。

不要看这群人穿得朴素,身上的军装也没有军衔。但是这些可都是统领数十万大军的人物!为首的两位是林彪和叶剑英,后面几位是聂荣臻和罗荣桓等一众将领!

那能让这群人等待的又是何许人也呢?正是之前坐镇北平城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

在酒酣耳热之际,傅作义林彪提出了一个问题,此问题一出,现场的气氛为之一紧!

但林彪却面色如常,用言简意赅地话语回答了傅作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话下来,听得傅作义沉默良久。

那傅作义向林彪问出了什么问题呢?林彪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国共的两员猛将又因何会在一个饭桌上相见呢?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国民党四十七万大军灰飞烟灭,郑洞国投降,廖耀湘、范汉杰先后被俘。

这么一个结果,震动了国民党的各级将领。谁能想到,国民党五大精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如此不堪一击,而共产党部队的伤亡还不到七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沈战役

蒋介石为了稳定军心,在1948年的11月4日,就在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几乎所有高级将领全部到场。傅作义作为华北剿总司令,更是此次会议的重要人物。

本来老蒋是想让傅作义所部调出平津南下,增加华北和华南的兵力厚度,将平津地区让给从东北下来的卫立煌做象征性的抵抗。蒋介石此举依旧是充满了私心,他既想趁此机会消灭杂牌部队,保留中央军,也想让傅作义的嫡系去跟共产党拼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带兵多年的傅作义一眼看穿蒋介石的心思,他提出“坚守华北是全局考虑,退守东南那是偏安一隅”,表示必须要坚守平津,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守卫方案:

他将所辖的四个兵团十二个军摆出了个一字长蛇阵,五十五万大军龟缩在从唐山到张家口的千里铁路线上。并且划出了北平、张家口、津沽这三个防区,大量的建筑碉堡工事。

这个防御方案乍一看还是很高明的,依靠铁路线保证了机动性和后勤补给,同时还控制着出海口,欺负共军没有海军,可以依靠海上运输撤退。

蒋介石看着这套方案,认为傅作义只是想保住自己在平津的地盘,并且想跟共产党掰掰手腕,所以没有多想也就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的布防计划

可是当傅作义回到北平城真正部署兵力时,他却把自己的嫡系部队都配属到了北平到张家口中间的平绥线上,而把中央军都配属到了北平到天津一线。

如此一来,傅作义进可攻退可守,就算败退,也有中央军给自己殿后,安全上可保无虞!由此不难看出,傅作义虽然对蒋介石称臣,但私下的小动作却是不断,他们二人之间的嫌隙更是由来已久!

其实早在1948年10月底的时候,傅作义的心思就已经活动了,那时廖耀湘军团10万人被全歼,傅作义找来了自己的老友刘厚同以及部下王克俊,跟这两位商量,认为“党国”的江山难保,共产党的胜利恐怕是指日可待。

所以想要借着手中还有点筹码,看看能不能在战争发起前就展开和谈,为自己尽可能地争取利益。

不过傅作义的眼光还是没有党中央和毛主席长远,在此之前,刘厚同就已经跟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党中央早在四个月前就已经指示杜任之、崔月梨两位接触了刘厚同,他也同意会规劝傅作义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克俊

三个人最后谈妥,由刘厚同和王克俊二人秘密给共产党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中表示愿意和平谈判,并且邀请南汉宸先生来北平谈判。

刘厚同在跟共产党取得联系之后,就焦急地等待着回信,在这个期间,他从时任北平惠民医院院长华北剿总总部参议的杜敬之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傅作义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已经派出了一支精锐快速部队,星夜南下前往石家庄,准备奇袭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所在地!

这个消息吓坏了刘厚同,他急忙去给傅作义写了一封信,信里规劝傅作义,孤军深入不但会损兵折将,还会交恶共产党,于和平谈判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和蒋介石

可惜他的规劝并没有起到作用,傅作义并没有下令收兵。此时的傅作义还是有几分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一来是蒋介石的蛊惑,二来是脑中的陈旧军阀思想作怪,三来是手中还有五十五万大军作为底牌。

因此刘厚同的警告并没有起到作用,不过一天之后就有人去通知他,傅作义的部队并没有停止,而且已经前进到了清风店,刘厚同再次致信警告傅作义,告诉他两军一旦交战必然后悔!

只可惜,等傅作义看到刘厚同的信时,九十四军郑廷锋所率领的九十四军前部在定县、安国一带已经受到了解放军的沉重打击,损失十分惨重。傅作义虽急忙将军队撤回,但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那通知刘厚同的人是谁呢?她就是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傅作义的这位长女,早在一九四七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辽沈战役激战正酣的时候,傅冬菊正在天津大公报任编辑,党组织找到了她,要求她去北平劝说傅作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冬菊

傅冬菊回到北平后,就开始跟傅作义讨论时局,探讨政治形势,同时也为北平地下党提供一些傅作义的情报。

但傅作义终究就是老奸巨猾,傅冬菊的所作所为还是逃不过他的眼睛。

有一次在饭桌上,傅作义突然就问道:“你是共产党吗?”

傅冬菊为了工作并没有隐瞒身份,反而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确实就是共产党。

当然,傅作义也并非是反对女儿加入共产党,更多的是害怕傅冬菊涉世未深,接触的并非是真的共产党,而是中统或者军统的特务。

那既然傅冬菊挑明了身份,也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劝说她父亲,和平谈判也开始进入了正轨。1949年1月6日,少将土地处处长周北峰和燕京大学的教授张东荪从西直门秘密出城了,他们就是傅作义的谈判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北峰

不过由于此时傅作义依然抱着拿五十五万军队做底牌观望的心思。因此这第一次的谈判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傅作义也没有告诉他们自己的确切打算。

他们回去后向傅作义汇报了情况,紧接着在第二天也就是1月7日进行了第二次谈判。林彪、聂荣臻提出的要求是傅作义麾下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守军应开出城外进行改编,并命令天津守军于13日前先出城接受改编。

不过傅作义依然没有答应这个条件,第一个原因他认为向西逃窜的路线并没有被完全封死,自己还有一拼之力,只要陈长捷的中央军在天津拖住解放军,自己未必打不回西北老家。第二个原因是他还在观望淮海战役的最终结果,虽然到一月份的时候,淮海战场的国民党三十四个师已经被消灭,杜聿明集团22个师被分割包围,但终究还在负隅顽抗。尘埃尚未落定,保不齐会有回转机会。第三个原因就是1948年12月中共公布的战犯名单里,傅作义的名字赫然在列,这让他时常担心即便起义也免不了被清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

不过傅作义这点小心思也在我党意料之中,为了彻底打消傅作义的幻想,本该在辽沈战场休整一个月的东北野战军早已经奉中央指令秘密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平津战场分割包围,傅作义战前所规划的那条千里防线简直如纸糊的一般,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南的逃生路线都被瞬间锁死。失去退路的傅作义当即就慌了,立刻就商量着开始第三次谈判。

对于傅作义的第二个小心思,淮海战场的部队就是为了配合平津战场而特意进行的休整。几十万大军二十几天枕戈待旦,就等平津战场的合围完成,便对杜聿明集团发动了最后的雷霆一击!短短4天时间战斗就结束了,邱清泉阵亡、杜聿明被俘,22个师灰飞烟灭。这一战更是让傅作义明白,国民党已经是日暮西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他的第三个心思,共产党也迅速做出了解释。宣布战犯名单,既对他是一种警告,另外还是一种保护!竟傅作义的名字出现在战犯名单里,也能从相当程度上缓解老蒋的怀疑。

这件事情,共产党也通过傅冬菊向傅作义做了解释,傅作义这才明白共产党的良苦用心。

解开心结的傅作义也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一次他把自己的一位老朋友、老部下请了回来,专门为他去谈判,这个人就是邓宝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宝珊

要说邓宝珊,还要再提一下之前傅作义要求中共方面的代表南汉宸。这位南汉宸是老牌地下党,也是傅作义的小学同学,抗战期间也一直是他负责跟傅作义进行联络。不过这位未来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此时正跟着董必武操办新中国的金融中心,抽不开身。

为此南汉宸还给傅作义写了一封信,称赞了傅作义的和平思想,鼓励他进行和平谈判。这封信则交给了邓宝珊,这位邓司令时任华北剿总副司令,那可是西北军系统中的智囊人物,傅作义对他极为信任。这一次傅作义是专门派出了“追云号”飞机把他叫过来,就是让他参与跟共产党的谈判。

邓宝珊可是共产党的老朋友,1927年就与周恩来相识,1943年还两度去过延安,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亲自接见,临走的时候,周恩来还赠了他一首诗——三十年来土与尘,欣君五十刃尚新。半生革命总同路,一世交情有几人?

傅作义请他来谈判,目的那是不言自明的。就是想利用邓宝珊和共产党的良好关系,增加谈判筹码。

1月13日,邓宝珊在周北峰的陪同下前往了通县的马各庄,此时这里已然是解放军平津前线部队驻地了。

可是当天邓宝珊并没有见到林彪和聂荣臻,接待他的是东野的政治部主任陶铸和参谋处长苏静。直到第二天上午,林彪才现身和他们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他们之所以姗姗来迟,其实也是料到了傅作义还是打算以天津作为筹码,继而保持观望的态度。果不其然,在十四日的谈判中,邓宝珊提出傅作义全军加入解放军作为联军的条件,并且说天津至少能坚持三个月。

这种条件解放军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林彪明确地告诉他们,今天上午十点已经对天津发动了总攻,这一次的谈判已经不包括天津守军。共产党这边的要求是,所有的部队必须出城接受改编,军队一律解放军化,驻地一律解放区化!

而同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针对国民党政府和傅作义之流的地方军事集团提出了“八项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傅作义和邓宝珊他们当然不可能直接同意,他们还是要观望天津的情况,可是事实的发展让他们震惊不已!

到了15日下午3点,也就是开战后的30个小时,号称能坚守三个月的天津就解放了,守将陈长捷被俘。这一战让北平城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一切幻想都是泡沫,不切实际的抵抗换来的只是跟天津一样的下场!

经过三天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邓宝珊同意三十万北平守军出城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17日,邓宝珊携带最后达成的协议返回北平,准备向傅作义报告。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此时贼心不死,还在垂死挣扎试图拉拢傅作义。

16日的时候,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就飞到了北平,第二天邓宝珊刚刚回来,前军令部长徐永昌也到了北平。郑介民拿着蒋介石亲笔签名的信,去找了所有师级以上的将领,试图直接拉拢下面的中下级军官。徐永昌也利用自己和傅作义邓宝珊的个人关系,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介民

只可惜他们的努力终究是个泡影,郑介民一介特务,军官对他本身就有厌恶,对于军方的影响力有限。即便是傅作义麾下中央系和黄埔系的军官,在解放军铁桶般的包围下,也不会搭理郑介民的拉拢。而徐永昌“苦肉计”更是成了笑话,丝毫不能动摇傅作义的决心。

但蒋介石依然不死心,让自己的次子蒋纬国携带自己的亲笔信赶往北平。在信中蒋介石也可谓是“苦口婆心”,一直在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类的话,核心本质就是想让傅作义冒死突围南下。

只可惜蒋纬国也是白来一趟,傅作义起义的决心早已经下定!

1月21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召集全部高级军官,当场宣读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由于提前有所安排,整场会议非常顺利!22日,傅作义公开正式宣布北平和平起义,当天就和解放军成立了联合办事处,叶剑英任办事处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开始,城中部队开始陆陆续续离开北京城,直至31日,北平的全部国民党军均撤出城外等候改编。1949年2月1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进入北平市区。

至此,北平正式和平解放!

到了二月八号,就发生了开头时请客的那一幕。当时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第一次与共产党高层一起吃饭,席间不经意就多喝了几杯酒!

而正是这几杯酒下肚,傅作义也将所有的矜持抛之脑后,心直口快的向林彪问道:“林将军,你年岁比我小,所经的战阵也没有我多,为什么最后胜利反而不是我呢?”

对此极具冲击性的问题,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从这句话中听出了傅作义心中的不忿。但林彪面不改色,从容不破地回答:“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谁去指挥,而是在于人心的向背。此战即便是其他人来指挥,国民党的军队也不会胜利!”聂荣臻也解释说:“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谋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才一定胜利。”

听了这话,傅作义久久不做声,似乎是在思考,也好像是在反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北平和平解放,但是傅作义的心情依然没有好转。他傅作义,依旧是名单上的一个战犯。

尤其是他从中南海搬出来以后,就搬到了西单的小酱坊。这期间他甚至接到一个电话,要他去按照战犯进行登记。

这可让傅作义又担忧又害怕,生怕自己变成那些战犯一样进了监狱。于是他就想走走“关系”,先是提出要宴请林彪,结果等宴席都摆好了,林彪却派人来通知自己过不来了。这让傅作义十分生气,认为林彪看不上自己这个“败军之将”。

他又在家里边设宴,要宴请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彭真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去。

两次宴请失败让傅作义心灰意冷,他觉得自己这个失败者真的有可能要进监狱了。

直到2月22日,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陶铸来到傅作义家,告诉他毛主席要在西柏坡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闻听大喜过望,早在谈判期间他就提出要去西柏坡见毛泽东,可是一直没能成行。万万没想到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机会却来了!

傅作义到达西柏坡后,见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罪!”

毛主席却哈哈一笑地说:“之前我们都是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蒋介石一辈子耍码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给甩掉了!”

毛主席的一句话让傅作义的心结彻底放开了,第二天他回北平的时候,整个人精神焕发,邓宝珊都打趣的说道:也不知道毛主席用了什么魔法,让你换了一个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1日,傅作义参加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他不但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还是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

傅作义的这个任职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很多人都没想到,他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居然能担任水利部的工作。

他的这个职位除了自己毛遂自荐外,这就是他当年在绥远驻兵之时,带领部队兴修水利,修建了宽度3米以上的灌溉渠1万多华里,宽度在15米以上的灌溉渠1700多华里,灌溉耕地一千多万亩。除此之外他还带着部队在水渠里搞养殖业,他养的鲤鱼销路很好,为部队创收很高。

不过傅作义心中依然留着一个节,那就是当年守卫天津的警备司令陈长捷。当年他傅作义在北平观望战况首鼠两端,可陈长捷在天津真是积极备战。

北平天津被围成两座孤城的时候,陈长捷当年也向傅作义请示过,到底应该如何行事,傅作义告诉他一定要做好作战到底的准备。

可惜当时兵败如山倒,三十个小时天津就被攻陷,陈长捷被俘,关进了功德林战俘营。当他得知傅作义在北平起义了,当即破口大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长捷

而功德林的其他战俘们,也有事没事的调笑陈长捷,那位被称为“榆木脑袋”的黄维更是直接说:人家傅作义拿你做筹码,你在天津打的越硬,他在北平筹码越足。可最后人家成了座上宾,你却成了阶下囚。

当然了,傅作义也自觉对不起陈长捷,解放后多次为他求情,果然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中就有陈长捷。

出狱之后,傅作义特意在鸿宾楼摆了一桌酒席,为陈长捷接风。

可是两人见面后,陈长捷还是不由得出言讽刺:我过去的脾气,这顿酒席我是不会来的。可是你现在是大官,我是平民,您这边大人发话,我这小的不敢不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也不敢生气,只是陪着笑脸苦口婆心的劝解。毕竟当年的他也不容易,为了安全和保密不得不舍弃了陈长捷。

但陈长捷毕竟也在狱中住了十年,最终是长叹一声,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这之后,傅作义在水利部部长的位置上做了二十二年,为新中国的水利发展事业作出了贡献,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参考资料:

席友兰 走进傅作义 档案与社会 2006.2

佚名 平津战役 支部建设. 2021,(26)

张磊 从战争到和平 平津战役纪念馆 国家人文历史.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