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4日,西北局的会议室里讨论热烈,彭德怀正在召集厅局长以上的干部开会,共同研究西北的开发建设问题。此时的西北虽然已经解放,但是西北人民的经济生活依然非常贫穷,西北的经济太落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到农村的一些老百姓家里视察,发现一家人都在炕上坐着,也不下地,身上只盖着些破棉絮。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家里唯一的一条裤子被男的穿去干活了,家里来了人,只能在床上待着。彭德怀看了这种情况潸然泪下,必须要尽快改变西北人民缺衣少穿的温饱问题。

10月之前,中央给各大行政区发通知,国庆节后要开会研究三年经济恢复发展的计划,所以国庆期间,彭德怀才组织开会加班加点研究。会议正在开着,他的军事秘书杨凤安突然走进会场,俯下身子对彭总说:飞机到了,吃过午饭就起飞,中央还派了两位同志接你。

两位同志随即走进来说:毛主席请您立即乘飞机去北京开会。我们临行前,周总理也交代,飞机一到西安,就马上接彭总来。彭德怀心里暗暗琢磨,如果是汇报三年恢复计划,还用这么着急吗?他的脑海里忽然闪过朝鲜半岛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4日下午4时,北京秋高气爽,一架伊尔-14缓慢降落在北京机场,军委办公厅的车已经在等着彭总了。他们很快拉着彭总到了中南海颐年堂。此时的颐年堂气氛十分热烈,他同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握手后,找了一个座位坐下。

这时,彭总被旁边的人捅了一下,他回头一看,原来是高岗。高岗神秘地对他挤眼睛说:老彭,你要有所准备呀!彭总问:我准备什么?高岗意味深长地向他一笑,不再多说话。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此后,双方在“三八线”纠纷不断,为战争埋下了伏笔。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全面爆发,由于金日成之前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战争初期非常顺利,开战仅3天,汉城失守。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海军出兵朝鲜,直接干涉朝鲜战争。7月5日,美军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了第一场美国对朝鲜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美军和韩军准备不充分,朝军节节胜利,8月初,朝军已经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和92%的人口,韩军和美军一直被逼到釜山。但此时的朝军形势也不容乐观,伤亡接近6万人,T-34坦克损失三分之二以上,战斗力大减。朝美韩的兵力都集中在朝鲜半岛南端,离海洋100多公里宽70多公里的一个狭小的地区。朝军更是被洛东江和朝鲜东部的高山阻挡,洛东江以北非常空虚。

早在7月下旬,毛主席就多次提醒金日成美军可能从仁川和汉城方向登陆进攻,一旦成功,朝鲜战局就会马上发生逆转。7月中旬军委开会,制订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成立了东北边防军,要求在9月上旬做好作战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战局像毛主席预想的那样,朝军被一分为二,美军的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10月1日,朝鲜外相朴宪永带金日成的亲笔信到北京求救,希望中国能够派兵参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古以来,我们与朝鲜唇齿相依,救还是不救,一道巨大的难题摆在了毛主席面前。

8月27日,毛主席曾给彭总发过电报:德怀同志,为了应付时局,现须集中12个军以便机动(已集中了4个军),但此事可于9月底再作决定,那时请你来京面商。现在回想主席的决策,可谓深谋远虑啊,其实彭总早就是主席心中的志愿军司令员人选。

10月1日收到朝鲜的求救信后,毛主席连夜组织开会研究,一直开到10月2日凌晨。毛主席坚决要出兵,但大多数人不同意出兵。2日下午接着开会,出兵还是不出兵还是没有统一到一起,但毛主席出兵的决心已定。他分析了中国出兵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介绍了中国出兵的战略部署和作战方法,同时要求苏联提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4日下午,彭德怀被紧急征召入京开会,接续文章的开头一幕。彭总问高岗:你是哪天来京的?高岗答:我是2日被接来的。彭问:中央决定出兵了?高答:2日就定了,已经通告了斯大林和金日成。有不同意见呀。彭问:是哪些人有意见?高答:大多数人。

参与讨论的许多领导都认为,我国出兵朝鲜弊多利少,后果很难设想,确实是这样。当时的中国与美国国力悬殊太大,美国国防开支150亿美元,钢产量8785万吨,军用飞机3万架,人均收入1600美元,还有原子弹。我国国防开支只有10亿美元,钢产量60万吨,军用飞机70架,人均收入24美元,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听了大多数人的发言后,心里却在想:朝鲜是我们的近邻,是我们的亲兄弟,现在到了这种地步,怎么能坐视不救呢?

10月4日夜晚,彭总一夜翻来覆去,心里一股跃跃欲试的凛然之气正在上升,为了国家的前途,必须要出兵。5日早饭后,邓小平突然出现在北京饭店,原来是毛主席要接见彭总。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两人进行了出不出兵的长谈。

彭德怀的意见是:与其晚打,不如早打。在朝鲜半岛打,可以借鉴抗战时的打法。朝鲜地形狭窄,山高林密,不适合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我军可以打山地战,而且朝鲜紧邻我国,后勤保障上更容易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毛主席不谋而合,主席听了很欣慰,又试探地询问:你考虑出兵谁挂帅合适?如果林彪不去,你可不可以?彭总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主席高兴地说:下午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10月5日下午继续讨论出兵,仍然有人不同意出兵,林彪仍然坚持己见。毛主席说:彭德怀同志,你的意见呢?

彭德怀直接说:我认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朝鲜是我们的邻邦,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让美帝天天蹲在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东北。从最坏的结局看,我们被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不能怕打烂坛坛罐罐,打完了,再建设。老虎是要吃人的,他要侵略我们,随时可以找到借口,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太太平平搞建设,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听完彭总一席话,赞扬他讲得好,有气魄,有远见。接着拿出一封信说:连傅作义先生都给我写信,认为应该出兵朝鲜,不然后患无穷。民主人士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怕与美军一战吗?这个司令员由你来当,行不行?

彭总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主席接着说:那我们这次会议就定下来,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德怀同志担任司令员。入朝的具体部署,我们和老彭再研究。

散会时,高岗拍拍彭总的肩膀说:看来你还是不服老啊。彭总回敬说:高麻子,我是到死都不服老的。参加会议的聂荣臻元帅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彭德怀在会上的坚决态度,给我以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