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校林立的长三角地区,有几所财经类高校,让人难以选择,例如浙江工商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1999年杭州应用工程学校和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并入,2001年学校法律系与原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杭州商学院法学院;

2003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目前保研率超过了4%,这一点,是它与浙江财经大学的本质区别。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硕士点才一个,改名遥遥无期,长期背负“学院”这个名字,目前也没有保研资格。

不过,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它的录取分数比肩985/211,尤其是对外省考生来说,颇具吸引力。

那么,放弃浙江工商大学,选择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有人问我立信本科怎么样?

首先,我知道我要是说差的话,有一小批立信校友对我说:立信不错,上海就业好。

那么,立信这几年上海就业质量真的好吗?

在此之前,我感谢网络搜索让我们能看见各个学校实力和就业的大数据!

因为这些在2017年可是没有的,本人是2017年安徽高考理科14043名,全省前5%左右,当年填志愿我父亲被立信的老一辈忠实粉一顿吹嘘,头铁着让我报立信,仿佛在他们老一辈人眼里,几十万年薪,毕业的时候就在向我招手,诚然,立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0几年确实还好,然而,老一辈只喜欢把他们当年的想法放在当年。

现在的立信个人认为,无法和当年的相提并论了,他的投档线能不能支持他的实力,是一个疑问,当年我的成绩能上中流211,北京的好几所211我都能上,像什么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中国矿业都可以的。

有人说大学靠自己,好的,那么请问:如果你大学很努力,那你在清北和大专未来的就业结局是一样的吗?

学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起步的平台,即使你大学再好,有的公司面试就卡211/双一流,你觉得你的好,又有什么用呢?

关键刚刚那些卡211的不少公司薪资都不错!

有的人想说立信就业好?

这几年他的就业好吗?

说这句话的人,有调查过立信的就业去向吗?

我就专门拿江西财经大学的和他比一下,因为立信的分数在安徽当年比江财都高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比,明显是江财好些吧?

江财还有一些去了华为和证券公司在第二面,我没贴出来。

不要跟我说什么立信的某位学长在哪个央企高就,你个人再好那是少数。

我说的是大数据,你总不能用少数代替大多数吧?

如果你非要做少数,你去大专吧,有的大老板还是某大专毕业呢!

除了就业比不过同分数段学校,那我估计立信其他方面可能就是内地的普通二本了,硕士点寥寥无几,没有保研( 211一般10%以上),第四次教育部学科评估连门槛都达不到,这不就是妥妥的内地二本的学校实力吗?

说立信会计吊打全中国的,立信为啥会计/金融申请了好几年硕士点,都没申请上?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是2018级本科生,上海生源中最高分来的立信,当时能读上海大学末流专业和上外贸。

如果是外地生源想来立信,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大部分同学的分数是够上一个211乃至其他城市的985的,没必要因为立信的地理和就业优势来(其实就业优势也仅限于会计/审计,而且就业率多少有水分)。

至于上海同学想未来从事财会的话,立信的会计/审计专业是很不错的选择,并且录取分数也不是很高,大概在1w3名次左右(可能有点偏差)。

对于即将入学立信的新生而言,其实也没必要灰心丧气,能理解网上对于立信不好的风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这不并是你们未来四年摆烂的借口,立信虽然给予不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它也不会堵住你努力的方向。

学校里的大部分老师都很不错,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你们有帮助的。

你们觉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