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大熊猫“福宝”开启“吃播”模式。周彬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大熊猫“福宝”在圈舍进食。新华社发

6月12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以下简称神树坪基地)亮相,受到粉丝和网友的高度关注。出生于2020年7月的“福宝”,是旅韩大熊猫“爱宝”和“乐宝”的第一胎宝宝,也是众多大熊猫爱好者的“心上熊”。今年4月,它结束了旅韩生活回到中国。
  “福宝”营业第一天都干了些啥?它在神树坪基地的生活怎样?邻居都有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福宝”上班
或坐或卧主打悠然惬意

“太萌啦!”6月12日上午,神树坪基地熊猫幼儿园2号馆,备受关注的“福宝”终于与公众见面。
  上午9点40分左右,“福宝”从内舍往外探出头,右脚先迈出步子,穿过小门,缓缓走向外舍。它四处巡视嗅闻,看上去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新家,随后攀上木架,在“奶爸”们提前准备好的“零食大礼包”面前坐下。
  大礼包里有新鲜竹子、胡萝卜、竹笋,小吃货“福宝”拽起一根又一根,开启沉浸式吃播模式。坐累了,它又躺下,竹不离手,主打一个悠然惬意、情绪稳定。
  从6月12日起,为保障园区正常参观秩序,神树坪基地将根据游客接待量,适时对“福宝”圈舍实行限流限时参观,每轮参观时间为5分钟。当天中午,神树坪基地迎来了第一批中外游客。有游客凌晨就在基地外排队等候入场,迫切地想要见到“福宝”。

“福宝”的一天
吃完竹子溜达后再睡觉

饲养员徐翔习惯用“小福”称呼“福宝”。他说,“小福”回到家乡后,在隔离期作息就已相当规律。
  “早上吃点竹子,溜达溜达,下午基本上都在睡觉。”徐翔说,“小福”的适应能力非常好,相信它能很快适应新家。
  6月12日起,“福宝”每天都会对外展出。它会度过怎样的一天?饲养员程建斌介绍,每天早上,饲养员都会检查“福宝”前一天晚上的采竹量以及粪便量、粪便次数情况,同时查看其精神状态。
  “我们把圈舍打扫干净后,会投喂新鲜的竹笋、竹子,让它每天有充足的食物。”程建斌说。饲养员会保证内舍、外舍相连通,确保“福宝”能够自由进出活动场地。
  在6月11日举行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透露,饲养员每天会为“福宝”投5到6次新鲜竹子,辅食、窝窝头、苹果、胡萝卜等会分5到7次进行投喂。每天投喂“福宝”的竹子约30公斤至40公斤、竹笋5公斤至10公斤。

国际合作
共繁育大熊猫31只

在神树坪基地,除了“福宝”外,还有许多海归大熊猫:从马来西亚回来的“升谊”,从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回来的“泰山”“宝宝”“小奇迹”,从美国圣迭戈回来的“珍珍”苏琳”……它们和“福宝”一样,都得到了饲养团队的精心照顾,身体都很健康。其中“小奇迹”于2023年和它的姐姐“谊谊”一起回到神树坪基地。回国9个月以来,它的体重从回来时的78公斤长到了97公斤。
  大熊猫“珍珍”“苏琳”“宝宝”3只成年雌性大熊猫先后加入到大熊猫繁育种群中,都已成为多只大熊猫宝宝的妈妈。雄性大熊猫“泰山”,把它的爸爸妈妈“添添”美香”的优秀遗传基因继续在种群中发扬光大。
  从1996年到现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先后和15个国家的17个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在大熊猫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控、野化放归、人工育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目前,该中心通过国际合作共繁育了大熊猫31只,回到国内的总共有23只。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同步播报
完整呈现“福宝”成长史
新书《熊猫福宝》在蓉首发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杰)6月12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与公众见面。与此同时,“用一本书迎接‘福宝’”——《熊猫福宝》新书首发式在位于成都市镋钯街的熊猫书店举行。
  在《熊猫福宝》中,作者蒋林以大熊猫“福宝”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福宝”家族、“福宝”出生、“福宝”成长,以及“福宝”与在韩国生活时的两位饲养员爷爷有趣又感人的故事。此外,书中还精选了中、日、韩三国摄影师拍摄的100多幅“福宝”和“宝家族”的高清照片,以及官方独家授权的“福宝”回国照片,完整地呈现了“福宝”的成长史。同时,书末附有丰富的大熊猫知识问答,用以科普大熊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
  《熊猫福宝》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熊猫出版中心出版的“明星熊猫书系”的第四部,前面有《熊猫花花》《熊猫萌兰》香香》。其中,《熊猫花花》也是由蒋林创作,自出版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创造了销售10万册的佳绩,也获得了众多奖项,比如2023中国好书“六一专榜”、四川好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