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也走入了新的纪元。

在此之前,可能很多人还觉得电车是伪需求,终归只是昙花一现。

然而,实际销量数据,却完全颠覆了这一观点:比如今年4月份上半个月的情况显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了50%——相对国家2035年的计划,整整提前了11年。

鉴于此,今年车市的调整或将会越演越烈,出现很多不一样的情况。

因此,计划购车的家庭必须格外谨慎,别忽略了4个现实——万一不注意,往往会吃大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之前还在宣传半个月的数据,到了今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就直接达到了45%,与4月相比提高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电车的新车销量大于油车,可能就是1-2年的事了。

因此,准备买车的家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后再去购车。

倒不是说一定要买新能源汽车不可,而是随着电车的占比越来越高,油车的二手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重塑的过程。

在这样情况下,如果没有搞清诉求,过2年又想换电车,往往会损失惨重。

此外,电车的销量越高,很多油车的停产速度也会越快,因此,买油车也要越来越慎重。

因为万一买到“绝版车型“,以后的维修往往会很麻烦,且成本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电车品牌为例,去年10月10日,威马汽车轰然倒闭,留下了10万车主在风中凌乱;今年年初,高合汽车也宣布停产,影响了数万名车主。

接下来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吗?可以预见,将会越来越多。

因为变革已经开始了,按照小鹏汽车董事长的话来说就是:“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在接下来的3-4年里,很难说到底会有多少品牌能“活下去”。

因此,买电车务必要小心,万一出现了车企倒闭,往往比想象中要严重。

毕竟,现在电车的很多功能,都要通过云端服务去实现。

一旦车企倒闭了,这些服务往往会直接关停——届时,车机是否能使用,都会变成个未知数。

别认为背靠大厂,就不用担心的问题了。

一旦资不抵债,大厂顶多保障基本售后,诸如维修效率、服务的便利性…基本都会放弃。

所以,尽可能买销量高的品牌,这样能避免很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就是,现在贸然出手,很有可能买到“过时的汽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包括上汽、广汽、小鹏…等多个车企,都宣布了自己的固态电池计划。

仅仅2024年这一年,就有蔚来的半固态电池上车,有智己L6的半固态电池落地。

明年会是什么情况呢?可以预见的是,很多新车都会搭载半固态电池,将续航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简单点说就是,这个东西一旦成熟,主流纯电汽车的续航能到1000公里,增程/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能到400公里。

同时,考虑到液态电解质的减少,更不容易短路、起火、爆炸,安全性也会大大提升。

因此,资金相对充沛的朋友可以等等,等到这个技术落地后,再去买新能源汽车。

这往往能获得一个续航更好,安全性更高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国家就开展了以旧换新的政策,鼓励大家买新能源汽车。

结果到了年中,又出台了“电车下乡”的策略,针对部分车型,在农村地区购买,还有额外的优惠。

在这样的情况下,购车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时机,因为有时候可能就是几天的差距,就能省一大笔钱。

拿我自己来说,去年是是拿了广州市1万元的购车补贴,买了一辆电车。

听上去似乎很给力,但如果放在今年,各项补贴的叠加,往往力度还会很大,至少能省2-3万元。

因此,准备买车的朋友,一定要研究好政策,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城市买车——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大的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就是,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购车市场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大家在去买车时,不能抱着陈旧的观点了:一定要根据当下的现实情况,去购买合适的车辆。

否则,万一不注意,不仅占不到便宜,还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