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部长调我去修理所,我却要求到连队当兵,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

【声明:童亚民投稿,伊河生活编发,为便于阅读个别细节虚构处理】

1974年新兵训练结束后,师后勤部长想让我去修理所,我却主动要求到基层步兵连当战士,班里一位战友则去了修理所,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固执己见,听不进首长的关心和建议,后来才知道那时的自己太幼稚。

1 在农机厂当学徒工

我1955年出生在豫西深山之中的闫庄,家乡虽然地处丘岭山区,但是还有稍微平整的耕地,在我的印象里,村庄南边有一条河,河两岸是广袤的田野,地里种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红薯等作物,而当时小麦的亩产大约在80公斤左右。

上学后,每到夏收秋收农忙季节,经常跟着父母兄长到地里帮点小忙,那时看到在田野里来回奔波的拖拉机,那时就觉得拖拉机真有劲,很神奇,驾驶员一踩油门,拖拉机便突突地冒着黑烟,把收获后的庄稼茬翻到地下,田野里便出现了黑黝黝的土层。

有时,我也会看到拖拉机因故障停在田间地头,一群人双手沾着油污在修理拖拉机,只是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了农机厂的学徒工人。

然而,到了1970年我初中毕业时,自觉不是上学读书那块料,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不上学想回家务农,父亲看我对拖拉机很感兴趣,便让我跟着邻居亚辉哥帮忙,亚辉是生产队的拖拉机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着亚辉哥到县农机厂去修理拖拉机,看到了厂里停放着3台拖拉机,维修师傅正在拆解一个拖拉机的发动机,我好奇地站在旁边观看,边看边对维修师傅心生敬意,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

回到家中,我给父亲描述着农机厂看到的情景,父亲看我对农机维修感兴趣,于是萌生了把我送去学习农机维修的想法,后来,在熟人的帮助下我送到县农机厂当学徒,我也没想到在农机厂一干就是两年,我多次跟着师傅到田间地头,现场维修出故障的拖拉机,我也渐渐学到了些修理技术。

1973年,正当我在农机厂干得正好的时候,亚辉哥当兵入伍,生产大队的拖拉机没人开了,队长知道我在县农机厂学过拖拉机维修,便对我父亲说,希望我能回到队里,接替亚辉开拖拉机,否则大队的拖拉机就没人开了。

我一听十分高兴,我在厂里不仅学了维修,也学会了开拖拉机,回到家里,干地里活与开拖拉机不耽误,而且,村里给记我大人的工分,在村里算是一个红人,既神气也很有面子,于是我没有犹豫就回到了村里。

没想到,我刚回闫庄没多久,县里在秋冬季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队对丘岭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进行整修,而拖拉机一下子被推到了农田基本建设的最前沿,那些日子,天刚亮,我就开着拖拉机到地头,踩着油门,一块一块地深翻着土地、整理田埂……

三个多月里,我和另外一个拖拉机手,把我们村及相邻两个村的1200多亩土地全部翻了一遍。

我不仅犁地,在夏收时还碾压小麦,天非常热,拖拉机拖着石滚,从早到晚,晚上也挑灯夜战,乡亲们烧绿豆开水,送饭到场边,除了下来喝水吃饭和上厕所,我几乎都在忙……

1974年11月,部队来县里征兵,父亲和我商量,我说开拖拉机是不错,但更想当兵,我的前任拖拉机手亚辉就当了兵,我也想去当兵,父亲尊重了我的选择,后来,我顺利通过征兵体检和政审,12月初到了部队。

2 部长找我谈话

三个的新兵训练即将结束之际,师后勤部王部长来看望新兵时,物色人选,听新兵连汇报我入伍前曾学习拖拉机维修,会开拖拉机,于是,部长专门把我叫到连部,想让我到师修理所去修理装备车辆。

但是,那时的我却一门心思想到作战连队,我从小就爱看战争影片,对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攻战山头的军人形象极为着迷,那样既威武,又能当英雄,到修理所每天面对着不会说话铁疙瘩,满手的油污感到了厌倦,于是,就非常直接对部长说,我不想去修理所,我想到步兵连队去当兵。

听到我这样回答,部长感到十分失望,连长看到我不想去修理所,也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下。

后来,新兵连的首长只好把我们班另一个战友王大壮分到了修理所,我如愿到了步兵连侦察班,下到老连队后,我经常参加侦察训练,后来被选送到师侦察兵大队集训,学习各种擒拿术和战术动作,集训结束,我成了特等射手。

1975年,我被任命为侦察班的副班长,1976年当上了班长,这一年的冬天,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行军事演习,我率领侦察班,担负团尖刀连的侦察任务,我们潜伏在一个高地,顺利捉到一个“舌头”,还在后续的侦察时,破坏了“敌军”的一个连级指挥所……

由于我们在军事演习中表现突出,受到演习指挥部的表彰,年底,我荣立三等功,还光荣地加入党组织。

3 战友到修理厂提干

然而,新兵结束分到师修理所的王大壮,他的成长和经历却出乎我的预料。

王大壮和我一样是农村兵,他是陕北人,当兵前一直在家种地,分到修理所以后,面对一台台装备的工程机械,他也曾一度发怵。

但是,有班长和老兵们的帮助,再加上他谦虚好学,不怕吃苦,他由机械维修方面的门外汉,渐渐变成了行家里手。

1975年的一天,我们在参加一次重要的野外试验时相遇,这是我和他新兵连分开后第一次相见,一年多未见,此时的他,几乎担当起了装备维修方面的骨干。

那天,他机械连的一台挖掘机出了故障,他开着工程维修车随行技术保障,在战壕边,他和战友熟练地拆卸着机械配件,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排除了机械故障,挖掘机又突突地吼叫起来,机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多个试验工事的构筑。

休息的时候,我们俩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从他的话里我才知道,修理所不为我所知的一面。

原来,他在没去修理所之前,也想去步兵连,但是,当新兵分配名单宣布以后,他得知自己被分配修理所后,一度也不想去。

但是,作为一名新兵,他知道一名合格的战士应该服从分配,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尤其一到车间,看到一台台出了故障的机械,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后来,班长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鼓励他不懂就问,反复摸索,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班长和老兵的教育帮助下,他也渐渐懂得,装备机械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理所的战士就是这些机械的“医生”,经他们的手让这些机械恢复正常功能,在阵地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时,他们感到了无比的幸福,成就感油然而生。

后来,在一次次的跟班学习中,他的修理技术一点点积累起来,从故障判断到排除故障,他的自信心一点点增强,后来,他也担当了修理班的班长。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修理所直属师后勤部,他们的伙食明显比步兵连好许多,虽然伙食标准都是一天四毛七,但是,师里还给修理所还有补助,他们一星期至少吃一次肉包子,一个月会一餐,每次会餐各班都是十个菜……

王大壮说的这个情况,我是头一次听说,听着他自信地诉说,我心里逐渐有了后悔,当初部长找我谈话,我并没想到这些。

然而,更让我没想到的,就在我和王大壮这次训练场见面不久,在1976年的年底,师里一批优秀战士提干,而王大壮在这次士兵提干中,被任命为修理所23级技术员,每月领到55元的干部工资……

部队越来越重视装备机械能力的提升!

4 我退伍回到农村

我们连有3名班长也在这一次提干,一名是文书,一名是一班班长,还有一名是炊事班长,而我却不在提干名单中。

1978年,我退伍回到了家乡,由于入伍前我曾是县机械厂的工人,退伍回来后被安排到机械厂重操旧业,也许因为我曾在部队当过班长,有组织和管理经验,到机械厂后我当上了修理二班的班长,每个月的工资46元。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机械厂效益下滑,厂里的工资渐渐发不出了,又过了两年,修理厂倒闭,我下岗了回到了村里。

后来,在村里一次选举中,我当选村长,我带着村民在村里大力发展花生、大豆产业,在县里的支持下,建起了村里的面粉厂和粮油加工厂,村集体的收入由我接村长时的一年500元提高到8000元,村村通后,村里的面粉和豆油走出了大山,卖到了城里……

我当了22年的村长后,光荣退休交班,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老头,所幸国家后来有“两参”补助,我如今每年能领到2万多元的补贴。

没事的时候,我回想曾经的部队经历,也曾为当初不听部长的话而后悔,毕竟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没有后悔药,我犯了选择性错误,但是,那是自己选择的,怨不得别人。

人生有许多重要的选择,但年轻时的选择更为重要、更为长远!

听人劝,吃饱饭。人总要为自己当初不明智的选择买单。

【作品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勿主动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