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的青春,早早出门,奔赴诗和远方,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

有的人的青春,在快乐老家走街串巷、晃晃荡荡,得以“猥琐发育”。

前者是出生于1960年的余华,后者是出生于1958年的东野圭吾,相仿的年龄,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是本质上又有着遥远的相似性——都经历过高考落榜、写作天赋得以在年少时期养成。

他们一路晃晃荡荡,得以找到蜕变和成长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给你一分钟,让你说出你对东野圭吾的印象,很多人的脑海里大概会浮现以下几个关键词:推理大神、严肃、沉默、社会派作家。

在《我的晃荡的青春》中,这些印象全部被推翻,不禁感叹:原来你是这样的东野啊!

#01

最优秀的作家

最顶级的松弛感!

东野出生在日本大阪一个普通人家,父母的精力都放在养家上,很少关心他们姐弟3个。

因为并不富裕,他从小就在学费较低的学校上学。“嗯。初中还不是去哪儿都一样。主要还得靠自己努力。” 对于不想在教育上花钱的父母来说,这句话再好用不过了。

在偶然情况下,东野还当了都是坏小子班级的班长。那里天天上演着霸凌事件,连老师都不敢管。在这样的的班级里,他最大的愿望甚至不是考上什么厉害的高中, “只求能四肢健全地毕业”。

在这样的学校和家庭环境下,东野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一直是班中垫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时,大姐送给他一本推理小说《阿基米德借刀杀人》。这是一本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的小说,但是当时的东野甚至连江户川乱步这个名字都没听过。

我问大姐,她自信满满地答道:“是一个将推理小说发扬光大的外国人,加入了日本国籍,本名叫埃德加 · 爱伦 · 坡。”

“哦,是嘛。”我感慨地点了点头。真是一对没救的姐弟。

但是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晃荡少年的人生轨迹。

他接着读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零的焦点》,从一开始拒绝阅读,到后来彻底迷上这类小说,他的世界忽然被打开了。

推理小说究竟哪里吸引我,那个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那段日子里的某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了不起的想法。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生出写推理小说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几本推理小说后,他感觉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说干就干,他模仿读过的作品,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

到现在那个笔记本我还留着,最后一页上写着“七月十四日完成”。我为了在这里介绍那部作品,我又将其重新读过,发现虽是自己写下的东西,却无论如何都没法准确地把握其内容。那时的我却坚信这是部惊人巨著。

他把作品拿给亲近的朋友试读,然后收到了来自朋友的读后感——那里写了大概一般故事的内容梗概,最后添上了三个小小的字:对不起。

东野把写作想得有点简单,没有任何文学功底和生活阅历,如何能写出好的作品?

更惨的是,东野参加第一次高考就落榜了。

他高中成绩一直属于垫底的程度,最后一个学期、高考就在眼前的时候,他才开始紧张起来。为此,闹了许多笑话。

我开始认真地复习迎考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焦躁起来,因为我知道再这样下去可没什么好下场。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的人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即便想复习迎考也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复习无望,他甚至在考试前,拜了各路神仙,奈何那时候他的成绩连神仙也救不了。在揭榜的那天,他将手上的准考证撕得粉碎,嘴里念叨着“神仙还是靠不住啊”。

一通自我安慰之后,他又快”地享受起复读生活了。跟朋友E约定一起参加复读,谁知在他却告诉东野:F大学没招够人,就把我录取了。

东野顿时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独自开始苦哈哈的复读之路。

点击可购买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全球推理作品的风向标!

作品销量超过1亿6800万册

复读一年后,东野侥幸以最低分考上了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学的是和文学毫无关系的电气工程专业。大学四年生活,依然没有改变浑浑噩噩的做派。

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做做简单的活。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面前,成为作家的理想,也慢慢消失在了东野的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东野看到了日本乱步奖的征稿启事。

乱步奖是日本针对推理小说创作设立的新人奖,看到这个启事时,东野好像被什么狠狠击中:

“写小说又不花钱,运气好的话,还会有大笔稿费进账,说不定还能买得起房子”。

谁懂啊,原来,击中东野的不是伟大的文学梦想,而是为了生存的现实理想。

他就这样一只脚踏进了写作的世界。

1985年,东野圭吾创作出一部校园推理小说《放学后》,这部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日本推理的最高奖——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一时间,东野圭吾一跃成为新生代作家,风头无两。

点击可购买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学后》的成功给予东野圭吾很大的信心,加之获奖一事被所属公司知晓,边工作边写作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他果断辞掉了工作,搬到东京,全身心投入创作,开启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凭借一腔热血,他每年产出3部作品,这一写就是12年,可惜在这过程中,他一直不温不火,销量十分惨淡。

直到1996年,《名侦探的守则》《恶意》两部作品的出版,才让他重回大众视野,经济状况也有了些许好转。

紧接着,《秘密》《白夜行》《单恋》《信》《幻夜》等作品接连问世,不断将东野圭吾推上了热榜,他成为了日本当代最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家。

2006年,东野圭吾站上了事业的巅峰,《嫌疑人X的献身》出版了,这部作品斩获了第134届直木奖,东野圭吾终于证明了自己,他也奠定了世界一流推理小说家的地位。

从1985年的《放学后》到2006年的《嫌疑人X的献身》,整整21年的坚持和付出,东野圭吾几乎取得了日本推理界所有的奖项和荣誉。他也打破了自己的风格,从一贯的“解密脱离”,开创了以探索社会问题和人性为主的“新社会推理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东野圭吾所有作品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亿6800万册。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东野的书已经能绕地球超过1圈了。(PS:香飘飘一年售出3亿杯,也堪堪才能绕地球1圈。)

东野圭吾的名字在日本乃至亚洲已经成为推理小说的代名词,他的作品对流行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东野圭吾之于推理小说的意义,就像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意义,他使得推理小说这一题材让更多人关注,也证明了推理小说在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持久魅力。

#03

真真正正的起点!

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

白夜行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这是东野圭吾作品《白夜行》里的名句。

或许是年少生活在底层的缘故,他作品的经典语句,总是那么直击人心,将人性的善与恶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回望自己的青春,东野圭吾如此坦诚道:

创作时,我想起了很多以前发生的事情,街上的事、人们的事,以及那个时代的事。写这本书,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得以搭建起《白夜行》的世界。故事发生的舞台,都是那条街。那些阴郁黑暗的部分,我写进了《白夜行》;明亮得像傻瓜的记忆,则留给了《我的晃荡的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野圭吾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都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解忧杂货店》里面描写到当时日本境内掀起对披头士乐队的酷爱,无论男女老少尤其是校园都以了解热爱披头士乐队为荣,谁都会哼唱披头士的歌。

这个场景是东野圭吾上初二亲身经历的,不仅周围同学包括他自己都非常迷恋披头士乐队。这个事情被真实地记录在了《我的晃荡的青春》中。

还有他被称为游戏之王,打游戏很在行,他高中经常打的游戏叫做“太空侵略者”,这个游戏在他的小说《白夜行》中有以这个游戏设置了一系列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野圭吾热爱运动,大学时代还鬼使神差地加入过射箭的社团。他的第一部获奖作品《放学后》讲的就是射箭社团成员的谋杀案。在这本小说里,他还详细讲到过女运动员更衣室的情况。

有读者表示,东野为了写作,竟然还实地勘察采风。但是在《我的晃荡的青春》里,我们会发现,原来偷看女运动员更衣室正是在他的高中时代、那个捣蛋的年龄,男生们曾经做过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野的青春是充满曲折和晃荡的,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坚持、如何在挫败中成长。

一个少年在磕磕碰碰、懵懂无知中一路走来,却又没有长歪,其中的原因可能恰恰是因为他的纯良本性,以及宽松的家庭环境,才会那么“没心没肺”地拥抱生活、热爱生命吧。

从学渣到享誉世界的作家,东野的这条路走得很不容易,其中甚至经历了漫长的一段籍籍无名的时光。

好多次走在人生岔路口,他都没有放弃写作。

也正是他这段晃晃荡荡的人生经历,让东野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让他的作品更丰满,更贴近现实。

在他描述的故事里,无论是悲凉还是沉重,都能让人感受到包裹在其中的爱意和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书上市,限时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