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 蓝
所谓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5+1”移英政策已实施4年,部分踏入第5年的移英港人已获得永居资格,但据香港媒体报道,他们的子女仍在缴纳着贵了三四倍的国际生学费。
学费减免无法落实
据香港星岛日报网近日报道,英国负责高等教育的国务大臣罗伯特早前公布有关新一年度的高等教育学生援助政策,特别提及以国际生学费入读大学的新移民,如果在课程中途获得“永久居留身份”,将可转为按本地学生的标准缴付学费,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继续缴付高昂的国际生学费。报道称,目前英国大学的本地生与国际生学费相差很大,以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学士学位为例,其本地生学费是一年9250英镑,国际生学费为3.75万英镑,足足贵了3倍之多。若以医科学位为例,纽卡斯尔大学5年制课程的本地生学费,一年也是9250英镑,但国际生则是每年4.22万英镑,差距更高达4倍多。另外,苏格兰国会早前也宣布,连续3年通常居住在当地的BNO“5+1”签证持有人可享受学费豁免;而居于英国其他地方3年者,则可以本地生学费标准报读当地大学。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有不愿透露身份的业内人士告诉港媒,英国大学最少读3年,若第一年以国际生身份入学,一年大学可收20万至40万港元的学费,校方就希望“收到尾”。他进一步解释称,原本以国际生身份入学的学生,若后来拿到定居身份,依照政策可以转为本地学费,但校方一般会表明“我出offer(录取通知)是因为你是国际生,如果本地生,你的分数根本不够”;即使是有定居资格的英籍学生,由于本地高考竞争激烈,校方也会明目张胆地表示,“这个成绩出不了offer,不过是国际生就会收”。他说,早前英国就爆出一桩丑闻,针对罗素集团旗下15所大学,有中介招收成绩较差、但愿意支付额外费用买学位的海外留学生。
声称“无条件”,实际处处设限
英国政府起初宣传BNO政策时,强调“无条件支持港人”,声称“不设人数限制、无须技术移民考核、不设财务门槛、不设最低收入要求、不需入境前找到工作,还可以携带非BNO直系亲属一同赴英”。不少乱港分子和外媒随即大肆吹捧,仿佛在英国正有美好的生活等待他们,就算一开始生活成本稍微高一点,但只要待够6年,就可以享受到“一等公民”的待遇。可如今看来,当时所谓的“无条件”已经变成“太多条件”,尤其是去年12月,英国政府提出了一连串针对移民的“加辣”措施,包括提高工作签证发放的最低收入要求、取消医护带家属移民等。就拿两大一小一家三口为例,按照新规定申请5年BNO,大约需要14.5万港元,比之前贵了近6万港元。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直白地说:“假如你不能为英国作出贡献,就不要来了。”
今年1月30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布报告,披露BNO移民在住房、就业、就医、求学等多个方面陷入困境。研究人员称,BNO移民必须证明自己有足够在英国生活6个月的财力,并支付高达3370英镑的5年期签证费用和医疗保健附加费,相当于花钱购买英国政府的所谓“庇护”。然而,他们抵达英国后却沦为“二等公民”,被禁止领取公共经济援助,在求职和租房时也面临重重阻碍。报告显示,大部分BNO移民会遭遇长期失业和薪酬待遇下降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英国雇主不承认他们在香港取得的学历和专业资质、无法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英国智库British Future公布的调查显示,移英港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对英文水平不自信、专业资质不被承认、没有英国驾照、难以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不了解就业相关信息、难以兼顾工作和育儿等。与此同时,近年英国国民保健署资金不足、人手短缺的情况恶化,医护频繁罢工,BNO移民也遇到医疗服务质量差、排队时间过长等问题。20多岁的April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我到英国的第一周就生病了,但由于他们的处理周期问题,我没有得到任何医疗服务……第二次生病时,我给医生打了几十次电话,对方最后直接挂断,根本没有人理睬我。后来我自己走去诊所,那个医生隔着门和我说话。他们甚至不愿意打开门和我好好交谈。”相关报告还指出,BNO家庭不仅无法领取公共经济援助,子女求学时也必须按照国际学生标准缴纳高昂费用。20多岁的BNO移民威廉说,他认识一名成绩优异但家境不好的中学生,其成绩足以进入英国知名高校,但家庭无力承担国际学生的学费,不得不放弃。
英国的谎言已被戳破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不少移英港人选择回港。脸书群组“英国香港人生活交流区”有网友发文,询问是否有网友在申请BNO签证留英国生活一段时间后,最终选择回到香港。帖文吸引不少网友留言,讲述自身或亲戚朋友的经历。总结大家的回港原因,主要包括当初移民决定草率、不适应英国生活、教育理念不同以及经济压力等。
有香港政界人士表示,英国当局操弄BNO计划,摆明是为缓解当地财政困难。随着香港民众看清西方政客的丑恶嘴脸、认识到“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圆”,越来越多的移英港人回香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近年来英国多次借BNO敛财,不仅毫无道义,更是赤裸裸地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如今英国的谎言已被戳破,市民更看好香港及国家未来发展前景。
分析称,一些原本高薪厚职的香港专业人士为求谋生,也要“自降身价”在英国变成基层劳工,面对高昂的物价楼价,以及各种歧视和语言隔阂,这哪是什么“天堂”,从始至终都只是英国政府精心打造的骗局而已。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下受访的移英港人中,只有约52%的人成功找到工作,但47%的人表示工作与技能、经验不匹配,近1/4不满意薪酬,20%的受访者表示工作过度。文章称,英国声称“无条件”,但光靠一纸BNO怎么在英国谋生?可谓“自打嘴巴”,自揭BNO根本不是为了所谓的“帮助港人”,而是又一项把港人当冤大头的敛财大计。还有港媒评论称,昔日英国政府可以因政治理由和目的,操弄BNO议题,吸引港人移居英国,未来同样也可能出于政治原因改变政策。文章说,香港平息了动乱之后,社会正在复原,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提升治理效能,提振经济动能,提高民生福祉,“香港未来可期,爱香港的港人留在香港,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