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的毛主席,素来以尊重知识分子而闻名。可就在1953年,他竟然和文化界名流梁漱溟爆发了激烈争论。

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和梁漱溟两人,针对国家未来发展道路问题,意见南辕北辙。晚年梁漱溟回忆往事,坦率地承认:“还是毛主席伟大,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毛主席和梁漱溟两人,当年是因为什么重大问题争执不下的?关于国家未来发展,毛主席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梁漱溟晚年为何会认错呢?

1.发展道路的抉择

1953年的那次会议,讨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重心,是应该落在农业还是工业。

按理来说,一个现代国家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本应该是并驾齐驱才对,不能厚此薄彼,导致第一和第二产业失衡。

可问题在于,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才打完,国家实在没有农业和工业发展“两手抓”的基础。只有优先发展其中一项,才能把事儿办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与会人员纷纷各抒己见,其中思想家梁漱溟的态度十分明确:农业是一国之本,必须优先发展农业,顺便发展前期投入成本较低的轻工业。

梁漱溟持这种看法,是因为他心中一贯坚持“民本”思想。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对现代国家如何进行运作所知不多,同时对广大农民群体怀有朴素的悲悯之情。

在梁漱溟看来,能让农民们吃饱饭,广大老百姓衣食能够得到保障,就是一个好国家、好政府了。这种观点在古代无疑是正确的,可到了现代社会,未免显得片面且幼稚。

毛主席同样十分关怀广大农民群体,但作为国家领袖,他需要高屋建瓴地有大局观看待国家发展问题。毛主席心中十分清楚,这是竞争的社会,工业不强劲,会被别国甩下。

正因如此,毛主席提出,新中国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他敏锐地指出,新中国好不容易推翻了“三座大山”,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温饱,大家要努力为国家的长远繁荣奋斗。

重工业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在建国伊始的关键期,一旦错过重工业的发展建设机会,后面再想赶上就非常困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苦口婆心地说,可梁漱溟始终听不进去。他固执地认为毛主席这是“偏心眼儿”,优先发展重工业,广大农民会吃苦。

面对梁漱溟的激烈反对,毛主席阐释了自己多年总结出的“大仁政”理论。在毛主席看来,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追求老百姓一时生活过得去,那是没有长远眼光的“小仁政”。

新中国政府应该做的,是实施“大仁政”,也就是立足于长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长久的幸福安宁。农业方面的短期利益受损,是为了将来的各行各业齐头并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紧接着,又以抗美援朝战争举例。这场战争的胜利,新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不打这场“立国之战”,美国便会不断蚕食我国的边境地带。

虽然有付出,有牺牲,但抗美援朝的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损失,这就是新中国的“大仁政”在军事方面的体现。

毛主席语毕,不少参会人员都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重工业的发展,关乎国防、基建等方方面面的大事。农业想要实现规模化大生产,也离不开重工业的积淀。

两相权衡,重工业的发展确实是最为紧要。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基础是可以支撑起老百姓粮食需求的,重工业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更需要国家发力进行发展建设。

毛主席已经把道理讲得入木三分了,可性格固执的梁漱溟还是听不进去。他不惜激烈顶撞毛主席,也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并且此后多年都持这种观点。

2.重工业艰难建设

毛主席见到梁漱溟如此冥顽不灵,心中不禁百感交集。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他,何尝不理解对方爱护农民的心情,可相对而言,新中国在工业领域的疲软更让他心惊。

新中国建国之初,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领域,简直拉胯到没眼看。一个泱泱大国,一年的钢铁总产量,竟然不到十六万吨。别说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印度都比不上。

除了钢铁产能,新中国重工业在其他领域,同样是一片惨淡图景。每年煤产量仅仅三千万吨出头,石油更是只有可怜兮兮的六万吨年产量。

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如此之低,电力生产的紧张则完全可以预见了。新中国建国伊始,全国上下一年发电量,不足五十亿度。至于什么化工产业,机械制造,更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