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中国革命有所贡献的人一般都会在去世后获得官方褒奖,骨灰也会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既是对他们一生的肯定,也是对后人的鞭策。而我军大部分开国将军去世后骨灰都被安放在了八宝山,但是也有人例外,比如开国上将谢富治。谢富治去世之初骨灰是被安放在八宝山的,但是,八年之后,他的骨灰却被移出了八宝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富治出生于1909年,湖北黄安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谢富治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对革命向往,他17岁就参与了多场革命运动,打地主、分土地、走长征,谢富治在这一场场磨炼中慢慢成长。1931年,22岁的谢富治顺利加入了我党,他年轻有为,深受上级的信任,仅一年后就成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谢富治加入八路军,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主任。谢富治晋升很快,不久后就当上了代司令员。在此期间谢富治大力推广地道战、麻雀战等战斗模式,为太岳地区的抗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谢富治更是率领部队在上党歼灭国民党3.5万人,在豫西全歼国民党3万余人,解放县城12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谢富治去往云南,在云南多次指挥部队剿匪,领导云南进行土地改革,恢复了云南的稳定。谢富治对禁毒也非常重视,组织部队和社会力量打击制毒贩毒,大力宣传禁毒工作,使云南的吸毒贩毒现象基本绝迹。

1955年,谢富治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久后谢富治担任了公安部部长,可谓一路高升,更是在1965年被任命为副总理,成为了第一位 “上将”职位担任 “副总理”的人。在这之后,谢富治陆续担任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务。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谢富治也有误入歧途的时刻,1971年,在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之后,谢富治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段时期,他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迫害了很多人士,打击了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在做天在看,1972年,谢富治因胃癌去世。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谢富治去世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其悼词满是赞美,称其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称其一生勤恳朴素,一生为人民服务。追悼会结束后,谢富治的骨灰被葬在八宝山。一个晚年作恶多端的人,却有如此悼词,今天看来,确实有点不能理解。

好在1980年,也就是谢富治去世后八年,组织决定对谢富治重新展开审查,最终决定撤回对他的褒扬,并开除他的党籍,同时,组织决定,将他的骨灰移出八宝山。1981年,由最高法院确定,谢富治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其实历史从来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东西,很多人在历史中都有多重的身份和角色,并不能用好与坏来判定一个人的一生。谢富治曾是组织的骄傲,可惜最后却没有保住这份荣耀,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