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据湖北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1日,2024年湖北省“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活动在武汉东湖学院举行。

全省高校师生以收看直播的方式,同现场500余名师生代表一起,聆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劳动模范张会君,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建宜、刘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尹利,荆楚工匠余乐等5位劳模工匠分享奋斗故事,汲取前进力量。

本次活动主题为“劳动托举梦想 奋斗书写华章”,是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湖北的第二场示范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用豆腐做灯丝”的苛刻设计要求,在几年的时间里,赵建宜和同事们持续攻坚材料硬度难关,最终突破芯片技术垄断,成功打造“中国芯”。宣讲中,他分享了自己投身激光器芯片行业的心路历程,寄语同学们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在学校扎实掌握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勇于担当和奋斗,发挥团队和个人的价值。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坚信一个原则,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张会君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说,面对一次次风险和挑战,正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得以突破了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不明等重重困难,赢得了市场先机。他建议同学们找准自我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保持平实之心,着眼长远,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增强学习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在实践中一步步踏实成长。

尹利以“誓言铿锵,丹心闪耀”为题,讲述自己三十多年从事一线探伤工作的故事。她说,虽然岗位看似枯燥单调,也曾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事关安全、责任重大,面对各种质疑和困难,一定不能退缩,而要勇敢向前。她鼓励同学们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勇敢拼搏、精益求精、持续创新,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彩。

刘杰以“坚持学习”“勇于拓新”“保持热爱”三个关键词,分享自己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的方法窍门。他说:“学习为我们打开视野,让我们知道自己所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和领域;勇气鼓舞着我们在自己的领域挑战困难,取得突破;热爱支撑着我们不断精进水平,一路前行。”他勉励同学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勇气跨越困难,用热爱点亮奋斗的道路,书写辉煌的人生篇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的表现,是赛场下千百次的失败和再努力的结果。”在宣讲现场,余乐讲述了自己备战湖北省“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的故事。从职场新人成长为技术骨干,解决技术难题,完成自主改进创新……余乐以亲身实践为例,勉励同学们勇敢探索、努力尝试,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们日常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想要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哪些准备?”“企业如何看待工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工作中遇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您是如何调整心态、继续坚持的?”……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与劳模工匠互动交流。

五位劳模工匠结合各自的成长经验和工作经历耐心解答,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一问一答间,同学们更加深切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近年来,湖北工会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合设计、体系对接、协同行动,组织各级各类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走进校园,组织学生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

“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湖北的首场示范宣讲已于5月23日举办。2024年,湖北省总工会还将在公办高校、中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举办专场宣讲,预计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大中小学全贯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形成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不断健全,劳模工匠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支持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各类资源不断丰富的良好局面。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