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路的由来

芒砀路是永城市东城区内纵贯南北、南跨沱河、北望芒砀、连接南北环的主要干道,因永城境内有芒砀山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芒砀路全长9.68公里,最宽路面为100米。分三期建设。

第一期从沱河大桥至欧亚路。这一路段在永城东城区的起步阶段建成。此路段建成后多年,因投资问题,连同芒砀路以东的雪枫路、中原路、文化路等城区干道均北修至欧亚路便迟迟没再向北延展,一直没形成南北贯通的路网体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从东城区向北,或从北部茴村、刘河、陈官庄、演集等乡镇(街道)进入东城区,都需要沿311国道西绕经六路环岛和欧亚路,严重影响了城区功能的发挥。

2002年年底,当时的演集镇政府主动申请,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按划拨价拨付演集镇政府土地指标,演集镇政府按市场价出售后筹集修路资金。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芒砀路自欧亚路至311国道段的修建任务。在修建过程中采用了定工期、定材料、定质量、定监督、定期统一抽查验收、制定奖惩的办法,保证了路段如期通行,现已通车20多年,全路段至今仍完好无损。

此段芒砀路通车后,演集镇政府主动将修路筹集的剩余资金上交市政府,市政府重新配置资金,拉动了建设路东段、中原路北段城区道路的修建,从此形成了东城区南北贯通的路网框架。

2013年,为配合现市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修通了芒砀路沱河以南至南环路段,贯通了东城区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芒砀路随永城的发展而发展,见证了永城从艰难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全过程,为永城政治、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寿路的由来

长寿路永城市东城区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北侧,东起东明路,西至芒砀路,宽16米,总长度3.06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物产丰富,人民热情好客,社会安定祥和,是中原人口密集区。

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滋养着永城人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健康长寿。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永城80岁以上老人乐耕于田,90岁以上老人游走于市,百岁以上老人同子孙戏乐于家的现象,已成为永城新常态。

为总结永城人民的长寿经验,引导促进永城健康事业的发展,永城市于2009年启动“中国长寿之乡”的创建与申报工作。

2011年,经中国老年学学会专家评审组考核,对照中国长寿之乡的3项必备指标和12项专项考核指标,永城市均高于规定标准,当年全市100岁及以上老人1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率高达十万分之十点五六,远远超过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规定的标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6岁,高于当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而且人口长寿具有持续性,同意授予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2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长寿之乡”揭牌仪式暨文艺庆典在原永城市皇沟大剧院隆重举行。时任中国老年学学会秘书长翟静娴、学术部主任陶立群,省民政厅副厅长常东河、老龄处处长田开胜,商丘市政府党组成员、永城市市长马富国,商丘市民政局局长刘凤宇及永城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市直及驻永各单位负责人共10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陶立群宣读了中国老年学学会《关于授予河南省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决定》;翟静娴与马富国共同为“中国长寿之乡——永城”揭牌。

永城人的长寿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养生保健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关研究人员在深入调查永城百岁及以上长寿老人饮食起居、生活特点、遗传特征、邻里关系、个性爱好、生活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先后编著出版了《100位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这样可以活百岁》《这样可以更美丽》《这样饮食更健康》《健康新发现》《中老年健康运动常识》等养生专著。其中,《这样可以活百岁》在第二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上被评为优秀著作一等奖;《中老年健康运动常识》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科技成果一等奖。

明珠路的由来

永城市被冠以“豫东明珠”的称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永城不乏“大旱”“大饥”“洪水溢泄”“平地行舟”等触目惊心的文字记录。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永城人民不甘寂寞的心,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转动历史的车轮,驶向理想的目标,掀起一层层巨变的波浪。

首先发生历史性巨变的当数永城农业、农村和农民。历史上,永城因受到水旱灾害频发的困扰,农田多数是“种一葫芦打两瓤”“春夏水汪汪,冬秋白茫茫,水草覆长野,年年闹粮荒”是永城历史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国家连年投资永城除害兴利,建设旱涝保收田,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呈几何倍级跃升,“过去洼湖坡,如今米粮窝,不再愁吃喝,就愁粮食没处搁”。世世代代被称为“泥腿子”的永城农民,开始了“铁牛替黄牛,草房换洋楼,西服革履大哥大,办公桌前连五洲”的现代化生活。

其次是永城工业经济从无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永城人民用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新朋友老朋友走到一起都是好朋友,永城人外地人进入永城就是一家人”的诚心,不仅培养了一只只从“凤凰城”远飞的家凤凰,也带来了一批又一批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金凤凰、洋凤凰。随着永煤集团、神火集团、裕东电力等骨干企业的崛起,华星粉业、远征面粉、麦客多食业、卢师傅月饼、弥诺食品等一大批“白色”经济企业的成长,闽源钢铁集团、帅翼驰新材料、益智医药、盛大印刷、金博大广场、创本城市之星等重大项目的引进,永城已形成煤化工、煤电铝、面粉食品、钢铁铸造、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多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第三是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瞄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环境美,空气优”的发展目标,在河南省率先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高质量实施以日月湖景区为核心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以芒砀山旅游区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以“两湖四带一湿地30公园”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圈建设,已恢复治理采煤沉陷区6.53万亩,有效保护耕地1.4万余亩,恢复治理面积1500多亩。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384公顷,绿化覆盖率4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平方米,高于国家人均标准6.5平方米,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历史上的贫困县、“老大难”,终于脱去旧衣换新装,成为名扬海内外的豫东明珠、新兴能源城、新兴旅游城。

为了让世世代代长记永城发展变化的来之不易,鼓励后人再创永城新辉煌,便在东城区规划建设了明珠路

明珠路分明珠东路和明珠西路两段,东起文化路,西至牡丹路,路面宽9米,总长度3.63公里。

图/永城市摄影家协会

来源:永城融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