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环球网》报道称,中国2024年国防预算为16655.4亿元,按当下汇率约合2314.2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GDP不到1.5%的军费支出稍稍有些单薄,但这并不妨碍西方每年就此攻讦,而本质上却是一种恐惧。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中国军事力量这几年突飞猛进,军费却始终维持在低位,这意味着巨大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母编队的建造、使用支出非常恐怖

1.66万亿听起来是一大笔钱,但对国防领域来说还真就不是那么多。以这几年屡屡成为焦点的国产航母为例,从项目开始设计就需要消耗海量资源,几年含辛茹苦,前后建造支出花费几百亿,堪堪能组建一支航母编队。航母舰载机需要针对海上环境特殊设计,舰载飞行员的培训和选拔,更是超乎寻常。就连一切准备妥当后,航母编队一次出海搭载的船用燃油、航空煤油,也差不多就是半个亿。大型航母每年还都得进行小型维护,几年过后的大型维护,以及服役时间过半的大修,消耗就更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福特”号仅航母建造成本就超过130亿美元

美国海军现役11艘10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尽管其不需要消耗大量船用燃油,但建造成本奇高,中期大修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也非比寻常。其2024年军费开支达8800多亿美元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可见现代大型军事装备消耗资源的恐怖。有意思的是,同样打造远洋海军,美国海军这几年在驱逐舰领域疲态尽显,早年建造的“阿利·伯克”锈迹斑斑,近期加急服役的“阿利·伯克”Ⅲ性能又很一般,最起码和美国海军每年军费支出并不相称。而中国海军却源源不断地推出新装备,以055、052D为代表的新锐驱逐舰,在性能和建造速度上都远超其他国家,消耗的资源又远低于美国海军,这才是关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锈迹斑斑的“阿利·伯克”驱逐舰

在冷战中,苏联海军也有一段军备爆发期,不仅水下潜艇部队的性能和规模超越美国海军,就连水面编队中,也出现了航母、大型巡洋舰以及数量众多的远洋驱逐舰。但这份庞大武备只是昙花一现,当苏联因为种种问题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既没有维持武备的资源,也没有相应需求,连花费海量资源精心打造的几艘航母也大部分废弃,这又是何等的悲哀。国内海军这几年航母发展很快,连8万多吨的003都即将海试,但收获如此硕果却没有造成国防开支的大幅增长,这才是真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凋零的巡洋舰背后是巨大的浪费

从源头上来说,背后原因首推有限核战略。相比于目前国内的军备和经济规模,核武库却一直和美俄相距甚远,这个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也衍生了很多问题,更是国防开支保持低水平的重要原因。现代核武威风鼎鼎,威慑力极强,但生产、储备、试射和装备载具的成本也非常高昂。像美国海军用来取代“民兵III”的下一代陆基“哨兵”,预计设计生产400多枚载具(弹头都是早年生产),全项目成本超过1000多亿美元。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首艇加上设计成本预计达175亿美元,后续11艘也超过90亿美元。国内这些年苦心孤诣地在核武威慑和相应开支之间周转,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大涨或大减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