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雷,这里帮忙擦一下。”位于郑州的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厅内,一个身影正在忙里忙外,别人都叫他老雷。

老雷是1952年来的,身体瘦弱,看起来不太好,所以招待厅的领导只让他做了一些女同志的工作,可即便这样,他还是非常认真勤奋。

老雷平时话很少,没朋友也没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1953年的这一天,招待所匆忙地来了一个民政厅的同志,举着一份《人民日报》走到了老雷面前。

“您是不是这上面提到的雷宝森同志!”来人焦急地问道,说完他把报纸递给了老雷。

老雷看到上面赫然写着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志愿军战士雷宝森……中共党员……战斗中荣立一等功……一级战斗英雄……因受伤下落不明……知情者提供信息……落款,26军政委,李耀文,旁边还有他的照片。

看到这里,老雷双手颤抖,已经热泪盈眶,攥住民政厅同志的肩膀说:“老政委找的人就是我呀!”

第二天,一辆军车来到了接待厅,上面下来两个军人,与老雷说了几句话就把他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之后,彭德怀元帅带他去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亲自迎接了他并说道:“彭老总和我说起你好多次,没想到你还活着!你可是我们志愿军的骄傲啊!”

雷宝森经历过什么?又是如何获得了那样卓著的功勋?他又为什么成为了一名清洁工?

他的肩膀上坐着地主

1925年,在如今的河南省兰考县境内一小村子里,雷宝森出生了,但这个时候他还不姓雷,父亲给他取名李宝森。

李宝森家境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弯下腰就是一天的务农,而抬起头,就是地主丑恶的嘴脸。

因为无法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李宝森出生后没多久就和自己的父母家人逃到了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没了地,生活自然更加困苦,为了生计,他的两个姐姐被父亲忍痛嫁出,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

随后不久,又是因为生活太过贫苦,李宝森的父母又先后去世,至此,家中便只有他一个人了,而这一年,李宝森才5岁。

这之后他成为了流浪儿,只能每天靠沿街乞讨填饱肚子。

6岁那年,见不得孩子就这样无依无靠的群众,把他介绍给了上蔡南大吴村村民雷文做义子,从那之后他改名叫了雷宝森。

到了雷家,雷宝森每日拾粪捡柴,这一干就是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岁,他“老大不小”,就被雷家买给了地主做了长工。

兜兜转转,他还是落在了地主的手中。

同样,新地主仍然是暴躁的,雷宝森在他眼中还不如牛羊。

这让那地主总是咬牙切齿地不断给雷宝森找事情做,偶尔还打骂他以“消遣”,就在这种环境下,雷宝森生活了三年。

16岁,雷宝森忍无可忍,从地主家偷跑出来,开始自己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他独自一人去到了郑州,在郑州交通路饭店做服务员。

吃尽人间疾苦并没有打击到雷宝森,反而让他充满斗志,他痛恨地主,更痛恨封建社会,但他却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饭馆里任凭差遣。

终于在43年的秋天,餐馆来了几位军人,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原来他如此英勇

几番交流下,雷宝森得知其中一人是华东部队的侦察员,他当场邀请雷宝森去当兵:“你可以去兖州参加南麻区小队,那里是地方武装,正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有机会参与到革命,雷宝森异常兴奋,他的生活终于不再是一眼望到头了。

收拾行囊,辞别老板,雷宝森踏上了全新的人生。

在加入区小队后不久,雷宝森又到黄河一大队的特务连做了战士。

1948年春天,他所在的连队从地方武装改编成了解放军78师234团3营9连,从这开始,他正式成为了解放军。

对于作战,雷宝森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甚至成为了连队中少有的机枪手。

他就端着自己的机枪,先后参与了开封、济南战役,还参加了被称为“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中,雷宝森在小鲁庄参与战斗,那里有一处敌人修建的碉堡,已经有多名战士伤亡在其延伸出来的枪口下。

“炸不了,摸过去!”雷宝森端着枪,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慢慢地接近敌方碉堡。刚到附近,他就遇到了6名国民党士兵。

“噗!”几乎就是下意识反应,雷宝森枪口上的刺刀已经洞穿了敌人。

旁边的敌人抬起枪托砸下,雷宝森一个闪躲——又是一刀,直刺敌人腹部,对方应声而倒。

“砰!”一声枪响,雷宝森先是感觉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耸了一下,紧接着就感觉自己的左腹有些灼热,他中枪了。

还来不及吃痛,敌人的刀已经冲他刺了过来,情急之下他扣动了扳机,第三名敌人倒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雷宝森如此英勇,又看到远处军队正向这边赶来,子弹于耳边不断呼啸,剩下的三名敌人转身就跑。

这场战斗之后,雷宝森荣立三等功,并被批准入党。

枪伤恢复后,他参加了碾庄圩一战,做爆破手,又一次遭遇了敌人的碉堡。

看到不远处为了炸毁敌人碉堡而倒下的4名战友,雷宝森抱起了炸药包,头也不回地冲向了战友尸体的方向。

接下来就是数不清的枪响,雷宝森甚至可以感觉到从脸颊旁飞过的子弹温度。

“扑通”,枪响过后,他倒在了战友的尸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名战士倒下,就有第六名!一战士抱着炸药包迎着敌人的弹药冲锋,一时间又是枪声大作。

然而几枪过后,碉堡中的国民党士兵突然感觉面前空气有些扭曲,紧接着就是巨大的气浪,带着难以抗拒的力量和些许的温度,以至于身体不自主地向后飞去,意识也逐渐模糊。

在闭眼之前,他们分明看到在前方尸体中站起来一个人影,就是那人丢出了炸药包。

正是雷宝森!

之前他是故意假装中枪身亡,其实是在等第六名爆破手为他吸引火力,见其冲锋,雷宝森机会来了。

一个起身,点燃炸药,用自己全身最大的力气向敌人的堡垒丢去,爆炸声后,那吞没数不清战士生命的“巨兽”,终于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呀!”堡垒的飞沙似冲锋的号角,战壕之后数杆长枪冒着凛冽的火焰,形成一条火线围住了敌人的据点。

这场战斗,雷宝森俘虏了敌人团长一名,立二等功。

没接受过完备的军事教育,在地主压迫下多年的雷宝森,竟然英勇如斯。

抗美援朝!七峰山上的寒芒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于仁川登陆,迎硝烟似黑龙直冲北方。

朝鲜人民军原本打下的土地尽失,自己的国土也在一点点被蚕食,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我国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我国一直在关注朝鲜的动态,从南韩挑衅,美国支援之后,毛主席、周恩来等国家领导就一直在谴责这样的行为,尤其是在美帝介入之后。

“亚洲的事情就应该亚洲人来管,不应该美国人来管!”毛主席说。

这场战争,美之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在他们登陆朝鲜半岛之后,战机就数次以战争为借口越过鸭绿江,跨过长白山直达我国领空,还对我边境进行骚扰,甚至投下炸弹。

1950年10月8日,我国决定成立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战场,这不仅是为了世界和平,也是为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雷宝森正在上海,他听说国家这一决定后,立即响应号召,强烈要求成为志愿军的一份子。10月9日,他所在的连队奉命从上海开拔,先到山东临淄会师,后北上到吉林,随大部队从吉林的临江直跨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场上,雷宝森所在的部队第一仗打的是美第7师。

第二仗打的是美陆战第1师,而这场战斗,他和他的班获得了集体二等功的荣誉,而这还不是他们班最英勇的战绩。

一次行动中,雷宝森带着自己的班一共8名战士奉命侦察。

在110高地,他们遭遇了美军的一个小队,雷宝森当机立断——打!5名美军应声倒地。剩下的8名美军当场抱头鼠窜,最后统统被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部队复命的时候,旁人只见这8位志愿军每个人身边都绑住了一个美国大兵。

1951年3月清晨,夜幕刚刚褪去,远处的天空浮现起了一抹鱼肚白。

淡蓝色的空气下,七座山峰安静地矗立在其中。初春的风还是不小的寒意,山上的翠柏迎着寒风阵阵摇曳。

前一天夜里,雷宝森没怎么睡觉,他和战友们开会到深夜——七峰山怎么打?

此时,在七峰山的西南角有一条公路,旁边就是莘川河,在公路两侧,有一个高度为4米的s形的小断崖,那是为了开辟公路而修出来的。

再向北,那就是299高地。高地的对面,一条象牙形的战壕静悄悄地躺在断崖上,是昨晚雷宝森开会后带人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看,那战壕里面竟然有星星点点地几个人影,正是雷宝森和他的班,一共8名同志。

“敌人如果想向北挺进,那么他们肯定最先进攻七峰山,而下面这条公路,就是他们的战车和坦克的必经之路,上级把伏击的任务交给咱们班,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敌人来了,咱们先炸最前面的坦克,然后炸最后面的,让他们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咱给他们来一个瓮中捉鳖!”雷宝森把自己的作战计划告诉了战士们。

太阳升起,又一路转到了头上,直到下午两点,敌人还没有出现。

但雷宝森等人却动都不动地匍匐在战壕中,也许下一秒敌人就会出现。

“轰隆隆——轰隆隆——”远处传来了与七峰山不和谐的声音,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远眺,一条黑线正在渐渐逼近,8位战士做好战斗准备,一个个像触电了一样绷紧了全身所有的肌肉。

“一,二,三……”他们要摸清敌人的火力,“七,八……”

“怎么还没完?”

“这么多呀!”战士们嘀咕了起来。

“隐蔽!王国明,你来侦查!”雷宝森怕这样下去会被敌人察觉,就叫其他战士隐蔽起来。

“十,十一,十二……十二!十二辆坦克!后面还有洋鬼子!”王国明说。

“这下咱的机枪可以开荤喽!”机枪手李云标说道。

就在这时,敌人的坦克突然停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领头的坦克里面探出来一个脑袋,正在观察周围的情况。

随后他启动了坦克上的机关枪,对着两边的悬崖就是一阵扫射,一时间石子飞得到处都是——火力侦察。

敌人侦察结束之后,正加速离开s弯,因为这种狭窄的弯道地带对于坦克来说比较危险,只有快速通过到达北面空地才算安全。

“突——砰——”只见一发炮弹从火箭筒里急射而出,剧烈的爆炸声突然响起,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坦克成了一堆废铁,敌人的第一辆坦克报废!后面的坦克来不及停止,一个一个撞在了一起。

另一边,雷宝森已经来到了公路边,敌人的第十一辆坦克就在他身前不到两米的位置。拉开一个手榴弹,把它丢在了坦克履带下,顺手又从兜里掏出一个,转身丢在了第十辆坦克履带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震得雷宝森头晕,顺手扶住了身边的坦克。

这时坦克里面的美军发现了问题,打开舱门查看,雷宝森见状又拉开一个手榴弹,顺手丢进了第十一辆坦克的车厢,一声闷响,坦克报废,紧随其后的第十二辆坦克也撞上去了。

就这样,在坦克后面的美军还没发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坦克已经被牢牢锁在了弯路中,无法移动。

李云标嘿嘿一笑,枪口对准地十二辆坦克后面的美军——“打!”

枪林弹雨在战壕处爆发开来,前面大量美军还没做反应就倒了下去。后面的美军找到掩体,光开枪也不敢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宝森转移到了第八辆坦克处,其已经脱困,冲他碾来,见状他向其丢了一颗手雷,履带当场炸碎,这辆坦克也不能动了。

另一边,美军一辆吉普车正在倾泻弹药反击,被高处的黄辛田和陈永华用两颗手雷直接炸毁。

而王国明带着周士武等人也从前面到后面把坦克炸了一个遍,最后与班长雷宝森会合在车队中部。

“都搞定了!”王国明说。

此时坦克车队完全瘫痪,有几个正冒着熊熊大火,时不时还有炮弹原地爆炸的声音,这也多亏了李云标压制了后面的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他们只要等待后头部队抵达就可以了,但没想到竟然三辆坦克冒着浓烟复活了!

“接着炸!”雷宝森带着战士们迎了上去。

雷宝森和袁德分别跳上打开舱门的第五、第七辆坦克,向里面丢了手雷,两声闷响,报废!

第十二辆坦克一边后退一边开枪,雷宝森匍匐前进想要炸毁,但没跟上,叫它跑掉了。

就这样,8个人,压制100人,无一伤亡地炸毁了十一辆坦克,他们班后来也被封为了“反坦克英雄班”。

众人转移到战壕,美军已经开始向那里冲锋,一次,两次,三次……他们8个人居高临下愣生生地挡住了几十美军的七次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次……雷宝森和战友们已经没有弹药了。

天逐渐黑了下来,敌人又摸了上来,他们只能近身肉搏了。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分身乏术,几番战斗下来,只剩下雷宝森和重伤的周士武,其余同志全部牺牲……

为了不被敌人俘获,雷宝森带着周士武转移到了悬崖边,身后是不断枪声作响。

雷宝森见状把周士武推到山崖下,而他自己,从悬崖上直接跳了下去。

醒来的时候,雷宝森已经躺在了后方医院,是一个朝鲜妇女救了他,而周士武也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成功归队。

这次战斗,雷宝森负伤11处,摔断了7根肋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好后雷宝森回国,在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一中队做了指导员,再后来他就回到了郑州,在民政厅优属处工作,后又到接待厅做了清洁工

由于雷宝森和连队走散,一直没有归队,周士武还报告了他跳崖的事情,连队都以为他已经阵亡。但连队政委李耀文发现七峰山上6位烈士的尸体都找到了,就是没有雷宝森的,便认为他没有牺牲。

后来军队还是按照烈士的待遇“纪念”了他,并且追封他为“一级战斗英雄”。

李耀文在《人民日报》刊登了雷宝森的寻人启事,后来得知他是河南人,便又在《河南日报》刊登了同样的内容。

河南省民政厅的领导看到了寻人启事,他见过雷宝森,这才派同志到接待厅与雷宝森相认,英雄终于不再雪藏!

2009年,荣立特等功的一级战斗英雄雷宝森同志因病去世,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勇,形容雷宝森同志的光辉作为,这两个字言简意赅。

当面对敌人那样的武装力量,他和他的战友没有恐惧,没有退缩,哪怕没有弹药,还在坚守着据点,这是何等英勇!

而这,正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真实缩影,他们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