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恒河,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肯定是“脏”。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更是我国的母亲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如此,为何我国的黄河被治理得越来越好,反而是印度的恒河却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脏河?

无论恒河还是黄河,在各自国家人民的心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华儿女认为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生命和文化。

印度人则认为恒河是从天而降的圣水,可以洗涤心灵,净化身心,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我国的黄河也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量泥沙被滚滚浪潮裹挟,导致黄河水质越来越浑浊。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国对黄河进行了多种改造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和水利工程等多种有效措施,让黄河的水质变得越来越清澈,泥沙含量显著降低。

印度恒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条圣河原本就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因为印度政府的不作为,加上地方文化的影响,恒河的水质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对当地居民健康和印度水系环境都造成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是印度人口中的圣河,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糟蹋呢?

黄河之所以是中国的母亲河,正是因为这条河的流域十分宽泛,印度全国一共有29个大城市,70个城镇和数不清的村庄,都是恒河的流经范围。

印度人的想法和中国人不一样,我们对待母亲河的态度一向是尊重和保护,所以未经处理的污水严禁直接排放成河流,一旦举报生态管理部门就会介入。

其实往河水里直接排污染废水这件事,在印度却非常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印度流域60%的地区,都有严重的地下水盐度和砷含量过高的问题。

这种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不可以灌溉农田,否则会将污染物带给农作物,并且吃进人的肚子里。

实际上印度人依旧会用这些水灌溉农田,还会直接饮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根据2015年印度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印度新德里就有约25%的人口无法获得饮用水,每天饮用水只能等着市政水车供水。

在班加罗尔,共有超过500万的居民喝不上水也只能依赖井水和运水车。

没办法,印度有387个地区已经被硝酸盐所污染,70%的淡水资源已经被垃圾填埋场、化粪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化肥与农药等等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印度人当中约有1.3亿人口所居住的地区地下水含有至少一种污染物,还有2,000万人居住的地区,地下水含有三种超标污染物。

在中国每家每户打开水龙头都能喝到的市政水,在印度只有不到30%的人可以享用。

想想我们喝水,前置过滤器都是基本操作,水质钙化严重的地区还会装净水机,有些人还会专门买成桶的纯净水来喝。

在印度大部分的人,可能连没被重金属污染的自来水都没有喝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环境的不同,居民认知也存在差距。

所以当黄河出现泥沙含量过高,水质不清澈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污染太严重,必须要马上治理。

而对大部分的印度人来说,他们都没见过无污染的水,所以也不会感觉恒河水脏,无论是饮用还是洗漱,都觉得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好像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不理解,为啥有些老人说自己小时候挨饿,曾经吃过树皮、啃过草根一样,那多脏,怎么能入口?

但真正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都明白,那可不是树皮,也不是草根,而是让自己能再活一天的命!

所以印度人会这么糟蹋恒河,不像中国人一样保护黄河,根源还在于印度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印度卫生部门做出的统计,那些经常在恒河中沐浴的人里面,有40%~50%的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皮肤病和消化道疾病。

另外在印度有80%的疾病,都和印度水污染有关。

恒河究竟有多脏?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超过大部分中国人的认知。

但凡你见过一次恒河,回国后看到臭水沟都觉得眉清目秀,也不是多脏,相反还有点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的恒河非常干净,尤其到了雨季,经过大量冲刷和稀释,恒河水才能达到饮用的标准。

印度人把恒河当成圣河,认为恒河干净,也不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毕竟这是孕育过古文明的河流,如果特别脏,那什么也孕育不出来。

可是再好的水质,也架不住印度人自己霍霍,中国的水质问题正说明印度近50年的时间,为了实现发展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殖民地时期,就有大量印度土地和资源被工业所占领。

伴随着毁林发展农业的政策,印度恒河与亚纳河之间的森林快速消失,每年8万到9万吨的木材要恒河流域失去了自然植被的保护。

水源得不到涵养,土壤侵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并且带来了明显的水土流失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50年代,一些印度人的生活垃圾伴随泥沙进入了河湖,并且带来了淤塞。

可惜眼里只有钱的印度,在此时此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尽快追赶上西方国家,成为一个东方工业大国,印度在独立后大力发展工业,

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时间里,印度钢锭产量由172万吨上升至660万吨。

1951年到1971年,又是10年时间,印度的水泥产量从270万吨猛增至1,43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确实实现了工业强国的梦想,虽然还是被世界强国远远抛在身后,但印度还是用10年的时间,让印度的工业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工业污染侵蚀了印度的土地和水源,此时印度遇到了一场严重的灾荒,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又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导致大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

从此之后印度彻底背上了环境债,但印度显然已经还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只是工业污染,印度政府还可以通过改变国家发展方向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环境问题。

一个地区的经济越穷,人们的思想就越愚昧,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认为厕所是污秽之物,所以在家里不能建厕所,周边也不能有厕所。

因此大量的生活污水排进了恒河,人们还会在恒河解决生理需求,导致恒河成了露天厕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人认为,既然恒河是圣河,连污秽的心灵都可以进化,又何况只是一些污秽之物?

所以印度人会将这些污水直接排进恒河,是直接把神明当成了垃圾处理器。

说到底,恒河这么污秽不堪,不过是印度的环境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 澎湃新闻《印度能有多脏?百年“环境债”还不清,治理困于制度死穴》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