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主办的《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发布会重庆站活动举行,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首席屈光手术专家、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周奇志出席活动并现场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奇志教授现场解读《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供图

据悉,《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以下简称“白皮书”)研究基于2021-2023年间,涵盖中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5个国家,年龄跨度18-85岁,共110多万名患者、超219万眼的近视手术数据进行分析。

近视手术作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白皮书》显示,过去三年中,爱尔眼科在中、欧的近视手术量持续上升,2023年的手术量相比2021年增长了28%,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术来摆脱眼镜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近视手术人群构成—年龄分布特点。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供图

从年龄分布看,中国的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为24.7岁,以20岁以下人群为主,手术高峰期在夏季,而欧洲的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为32.8岁,以25-29岁的职场人士为主,手术高峰期在春秋两季。

同时,《白皮书》的数据揭示了中、欧近视手术人群的性别、度数分布等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ICL手术量在2021年至2023年间出现了显著增长。周奇志介绍,ICL手术因其不切削角膜等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中低度近视人群的青睐。

复查是确保近视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关键环节,《白皮书》指出,全球异地复查的需求逐年增加。2023年近10万人进行了异地复查,相比2021年增长了59%。这一增长反映了患者对于术后跟踪和护理服务需求的提升。

为满足这种需求,爱尔眼科推出了“全球复查护照”。近视手术发展到今天,除了手术设备和技术外,专家的经验、手术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提供的服务质量更为重要。在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手术后的患者,都将获得这份护照,患者可以通过护照小程序,一键预约复查,并可享受术后一年内爱尔眼科全球6次免费基础复查福利,患者复查记录和眼部数据等信息也将同步记录、可查看。

据了解,今年5月,为集合专家力量推动眼科人才培养,“爱尔眼科全球屈光手术专家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汇集了包括周奇志在内的30位国内外屈光专家,为屈光眼科同行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接下来,来自欧洲巴伐利亚眼科中心屈光与白内障科医生Andrea Llovet Rausell(安德里亚·洛维特·劳塞尔)将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进行为期6个月的近视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进修。(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