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过去的2024年高考,AI不仅进入了作文题目,考试结束后,在“大家来写高考作文的环节”,AI也掺合进来了。

红星新闻用文心一言、通义千问、Kimi、讯飞星火等几大AI大模型和几位资深新闻评论员同题PK写高考作文,邀请资深老师来打分。由AI创作出的作文最高分是53.5,平均已经达到46分左右,评论员的作文最高分56分,平均得分47分左右。虽然AI作文得分略低于评论员的作文,但已然处于中上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都可以写高考作文了,我们的孩子还需要苦练作文吗?据团长所知,已经有中小学生,尝试用AI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老师能分辨出哪些作文是AI写的吗?发现学生用AI写的作文,老师还会给高分吗?

人工智能未来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最大化利用AI工具。每个人,包括中小学生吗?他们要用AI这个工具,需要什么样的引导?我们邀请了三位老师分别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肖斌: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理事长

付兵:成都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初中语文老师

万青鑫:成都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高考作文来看,AI写的作文不仅符合考试要求,还拿了高分,您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作文出来后,我也给学生布置了甲卷的同题作文,并且我也用 AI写了一下高考作文。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时候写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就很像AI程序化写作,还没AI写得好,AI写出来的起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基本符合题意要求。

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素养各方面整体是需要提高的,但不是学AI那种套路、模式。我们并不认为(AI)那样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作文,有更高的标准。比如立意逻辑上,思辨色彩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还要能从文字背后看到人,看到这个人的真诚情感,看到他的思维、思想。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才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AI现在也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人工智能完成了一个考试题目的话,放到教育中谈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从孩子的母语成长,文学成长这个角度来讲还不能说明什么。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说为了对付考试。学会有逻辑的表达,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输出自己的情感,或者是阐述“我”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些东西都是学生自己的,每个人个体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东西,除了框架以外,它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它要引起情感共鸣,它应该有人鲜活的一个道德和审美创造,比方说道德意识,价值观......这就是它的血肉灵魂,这才是精髓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在尝试用AI去写作,AI就是把海量的资源数据筛选组合后形成的一种模式,一种框架。可能思维方面、逻辑层次要清晰一些,要严密一些,但是AI写出来的文章在情感共鸣、创意上、个性化表达方面还是有缺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接触的学生中,有用AI来写作文的吗?能辨别出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生里目前罕见,通常是投稿才会有这种情况。苹果树下是做少儿写作教育的,在教学当中通常是现场写作。投稿文章的话,我们会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重,另外,从表达的语气、表达的方法,我们大致能判断出来是不是这个孩子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教初中的学生,他们接触手机的时间不多,周末布置作文的话可能会用AI写。AI作文痕迹还是很明显的,带教几年,学生是什么样的写作水平,他的语言,他的思维能不能够达到这样的作文层次,老师还是比较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算多,我觉得大部分孩子可能除了搜集资料,更多的是做PPT,他们还是把 AI作为一种资料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学生用AI写的作文,会打低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作文我会跟他面批,单独交流。首先是鼓励他能够利用现代的科技产品去辅助自己的学习。同时关注他使用AI的初衷,是好奇心?是一种尝试?想见证一下AI多强大,写的质量怎么样?还是纯粹为了应付?为了应付老师,肯定是不可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会按照作文标准给AI生成的作文打分,并且跟他一起分析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和使用AI。可能还会给他布置另外一个作业:同样的题目,你和AI再写同一篇作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对学生AI的使用还是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AI辅助容易变成主导。若有孩子用AI写作文,我会跟他交流,如果出于偷懒,肯定会让他重新独立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会固化写作模式,学生写作思维就运转不起来,就变成AI在写,而不是学生在写。这个也会导致最后写作评价就失真了,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去评判他的写作水平,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不谈初高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整个表达力、思考力、逻辑能力还处于培养、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直接利用人工智能写文章的话,我个人认为有悖于成长规律。

成年人可以请AI来生成一篇文章,用AI来帮助工作,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阅历、判断力、思考力,可以在AI形成的文章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调整,核心理念、观点肯定还是自己的。AI提供更多一些的思路,更广泛的信息源。

但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讲,如果没有指导,单纯利用 AI来帮写文章,无非是请了一个人工智能帮写,和请一个其他人帮写文是一个道理。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是无法判断的,实际上已经违背了他接受教育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作中,AI替代不了孩子的能力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就是自身的一种表达力,这种能力是自己训练来达成的。

还有提问能力。就算依赖AI生成各种文章,生成各种的数据,但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使用者的提问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对提问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你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让AI去理解你,生成的文章才可能是你想要的。提问能力实际上也是你的思考力,同样也涉及到逻辑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的个性化的经历是弱于学生的。就论据、观点数据来说,AI的支撑力很强,但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性的问题时,他举的例子可能都是一些客观的,大家有共识的名人事迹。而学生个体的情感,触发自己心灵的那些事件,鲜活的事例AI却永远写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作文我用AI搜索了两次,第一次直接把这个话题放进去,让他给我写一篇作文。第二次我把要求说得更细致具体,也更加明确,然后两篇出来以后就会发现差别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篇没有逻辑,非常空洞。第二篇要求比较明确,中心论点出来了,分论点也比较鲜明,这样的作文高考可以得到46分以上。

AI写作其实也要看使用者的水平。一个写作能力本身就很差的人,自己都无法去评判什么样的作文是好的,具体的要求也不会很明确,就算是用AI写出来,他的文章还是很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写作文的时候,想要借助AI辅助,应该怎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仅仅让孩子去把一篇题目输给AI,然后他获得一篇文章,我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一些更广泛的信息,一些表达的方法,是可以借助AI来完成的。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怎么去鉴定:这是一个好的A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AI模仿写作。比方说AI写出来的作品,你输入一个标题进去,让AI写生成一篇文章,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范文,这个范文也有可能是质量比较高,我们就学习它好的方面,然后进行修改。

第二,AI构思作文。你给AI发出指令的时候,你先构思你的文章,比方说要怎么开头,从哪几个角度或事例来呈现这篇文章的主题,越细越好。生成出来之后看它是否符合你的想法,再进行润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批改作文。你对自己写的文章不满意,觉得语言上也不是那么流畅,手法上用的也不是很娴熟,逻辑上还有一些混乱,那么你可以参照AI的格式来修改你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文学习平时就是积累素材。而AI则可以看作积累素材的工具。有时候写作文想到一个观点,但是没法找到很匹配的论据去支撑,利用大数据就可以有相应匹配的论据。

但大数据有自己运营的一套逻辑,它的信息的来源并不是那么的精准。这也需要学生真的是有一定的功底,有足够的质疑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太建议我们的孩子大量使用AI去作为助手,尤其是像小学生,我特别不建议。

AI的使用它还是有一定的年龄的限制的。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的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年龄阶段设置为13岁。

初中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高涨的特殊阶段,他本身具有很强的批判倾向,但是分辨能力还不太成熟,难免会不假思索地去接受或是误判。他们使用AI写作的时候,肯定是必须要受到老师的指导和成人的监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写作中,哪些是AI帮不了的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作永远离不开阅读,并且一定是阅读经典。

作文积累不是简单的,粗暴的去读去背,而更多的是感知、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阅读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是阅读的首选。还要想办法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阅读的输入,再在头脑当中加工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才会有个性化的表达——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会如何引导孩子认识AI,利用A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收速度非常快,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掌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像假期兴趣类的作业,我就会让他们用智能设备去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作品。比如做一个朗读视频,或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大家去剪切某一个博物馆的宣传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AI技术,还是其他一些软件,关键点不是这个技术本身,而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不能成为AI的奴隶,我们要成为AI的主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利用这样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是支撑语文素养提高的一个工具。

比如说我上“再别康桥”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通过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用自己的文字来描述几幅画面,然后用人工智能再把它生成出来,学生生成出来以后,还需要不断的去修改自己的问题,不断地修改,一直修改到符合我们对诗歌的一个想象,所以其实这个过程中AI锻炼的是什么?是我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我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去使用 AI,但需要让孩子明白AI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AI一类的技术本身不具备道德价值,它取决于人类的意图和使用方法,技术是为了服务人更好的生活。

文丨小邱排版丨阿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