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之前的楼市招数,比如降首付、降利率,确实让北上广深的成交量涨了一阵子。

但这波刺激,说白了就是给那些手头有点钱、现金流还不错的人准备的。就像超市打折,吸引的总是那些本来就想买东西的人。

降首付、降利率当然有用,但问题就在于,这一波需求被刺激完之后,楼市热度会不会又掉下去?所以,关键还得看政策怎么接力,怎么让楼市持续火下去。

我觉得,未来的大招肯定不是单一的政策刺激,而得是一连串、多方面的动作。别只看一个政策就下结论,单个政策很难掀起大浪。

拿6月7日的政策表态来说,建好房子、减少土地供应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既需要长期影响房价的策略,也得有立竿见影的措施。

说白了,现在最快的方法就是让钱流动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这些年不是印了很多钱吗,怎么还没见效果?

其实问题在于,这些钱没流到市场上,而是在银行里空转。就像水管里的水,如果堵住了,那就流不出来。

我们得看看数据,比如4月份的M2数据比3月少了3.6万亿。为啥放水这么多,却没感觉通胀?就是因为钱没真正流通起来。

那怎么办呢?继续印钱吗?当然不是,关键是要把“水龙头”疏通。

想象一下,如果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企业,企业也更愿意投资,那市场上的钱就活起来了。

我觉得,最快的方法可能就是定向放水加上搞基建。让央行多给地方点钱,去回购商品房做保障房。这样既能减轻开发商的负担,也能直接把钱给到购房者,刺激他们买房。

说到基建,大家应该不陌生。前段时间,财政部公布了一批要搞城市更新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城市。年初还停了一些基建项目,现在又要重启,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

基建的好处有很多,除了能放水,还能创造工作岗位。

大家不买房,难道只是因为首付太高?其实更担心的是月供还不上,所以关键还是收入问题。基建就能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让市场上的钱流动起来。因为经济学里有个说法,一个人的收入就是另一个人的负债。如果负债停了,收入也会受影响。

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大家的收入,让大家敢负债,这样经济才能活起来。

我也很期待接下来的具体政策。下个月有重要会议,我们应该会更清楚救市的招数和路径。

大家都要做好准备,根据政策变化来调整决策。

另外,欧洲央行已经降息了,国际形势变化很快。那欧洲降息后,美国会怎么做?我们的出口会不会有好处?过剩的产能能不能卖出去?国内通胀会不会起来?

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政策也需要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定向放水和基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举例来说,如果政府能够通过回购商品房来增加保障房的供应,那么这不仅会缓解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还能通过政府的介入来稳定房价,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再比如,基建项目的推进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居民的收入有了保障,他们对于购房的需求和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总的来说,未来的楼市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连续、多方面的刺激来推动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我们作为普通民众,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