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配粉市场中,具备“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奶粉产品逐渐增多,也逐渐成为产品卖点之一。随着婴配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寻找差异化方向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品牌们的共识,高乳清蛋白可能提供了一个思路。

只是目前关于“高乳清蛋白”奶粉缺乏统一定义,品牌是在满足新国标的基础上对乳清蛋白含量做出了进一步提升,至于高出多少不同品牌之间还有较大的区别。而且随着高乳清蛋白含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可能也对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品牌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Part 1

具备”小分子“优势

瞄准消化吸收赛道

在婴配粉市场中,消化吸收已经成为热门的细分赛道之一,其作为婴幼儿群体的一个核心诉求和常见问题,也成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关注。从目前市场上瞄准消化吸收赛道的婴配粉产品来看,大多是通过强化营养素来实现,还有一些则是提高了乳清蛋白的占比。

主要是乳清蛋白具备较小的分子量,在酸或凝乳酶存在的条件下仍然是溶解状态,这一特点使得乳清蛋白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的乳凝块较小,也更容易消化吸收。

不过婴配粉市场中比较常见的牛奶粉来说,牛奶中蛋白质组成主要是酪蛋白、乳清蛋白较少,对于肠胃体系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带来消化吸收上的问题。因此通过调整乳清蛋白的占比,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且在当下比较火热的“小分子”奶粉市场中,乳清蛋白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品类。虽然目前关于“小分子”奶粉还没有具体的定义,但是一般是指含有小分子蛋白质或小分子脂肪的婴配粉,其中含有小分子蛋白质的婴配粉可能更为常见。

“小分子”奶粉打出的产品卖点,主要也是聚焦在消化吸收方面,高乳清蛋白奶粉也比较符合这一期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乳清蛋白奶粉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关于乳清蛋白含量究竟达到多少才能算是高乳清蛋白奶粉,目前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市场上打出“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婴配粉产品来看,基本上都超过了新国标中要求的乳清蛋白占比,这可能也成为了品牌标注“高乳清蛋白”的底气。只是不同品牌推出的“高乳清蛋白奶粉”,在乳清蛋白含量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Part 2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迎合婴配粉营养需求

一般情况下,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2:8,很明显酪蛋白在牛奶中占比更高,但是酪蛋白属于大分子蛋白,相对来说不容易被消化吸收。羊奶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不过羊奶中的乳清蛋白含量要略高一些。

然而根据母乳研究来看,母乳中乳清蛋白占比更高。为了调整牛奶粉、羊奶粉中的乳清蛋白含量,不少品牌都会通过添加乳清蛋白粉、浓缩乳清蛋白粉、脱盐乳清粉等原料来提升乳清蛋白的含量,因此在奶粉中其实比较常见乳清蛋白这一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乳清蛋白除了满足消化吸收方面的需求之外,本身这一成分就具备多种优势。其主要特点在于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免疫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α-乳清蛋白)等多种活性蛋白成分,以及人体所需的一些氨基酸和矿物质。

这一点无疑为乳清蛋白增加了更多的优势和卖点,从目前婴配粉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婴配粉中添加活性蛋白成分其实也比较常见,乳铁蛋白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营养素。很多婴配粉在宣传中也会重点突出乳铁蛋白含量,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卖点。

通过提升乳清蛋白的含量和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上述需求,使奶粉中含有更多的活性蛋白成分。对关注婴配粉营养的消费群体来说,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品类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3

含量竞争初步显现

满足国标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乳清蛋白的重要性在婴配粉新国标中也有所体现,新国标对蛋白质含量及结构进行了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匹配婴幼儿的肠胃特点。从新国标来看,1段奶粉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但2段、3段奶粉蛋白质的添加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此外新国标专门增加了对2段奶粉乳清蛋白含量的要求,即乳清蛋白占总蛋白的40%及以上,1段奶粉依旧要求在60%及以上。

目前市场上有着“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婴配粉产品,基本上都是在新国标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了乳清蛋白的占比。比如某品牌羊奶粉的羊乳清蛋白占比1段为80%、2段为70%、3段为60%,某品牌奶粉全段乳清蛋白占比达到了90%以上,还有一些品牌的3段奶粉乳清蛋白占比都达到了60%及以上。

不难发现,婴配粉品牌逐渐围绕乳清蛋白占比进行了提升,在满足新国标的基础要求之上,进一步凸显自身产品的乳清蛋白含量优势,这可能也成为了产品的吸引力之一。

还有一些婴配粉产品并未明确标注乳清蛋白的含量,但是从配料表中可以发现,他们也对乳清蛋白含量进行了优化,相关原料处于配料表中靠前的位置。比如某品牌羊奶粉配料表为脱盐羊乳清粉(来源羊乳)、全脂羊奶粉、食用植物调和油等,某品牌牛奶粉配料为生牛乳(脱脂)、脱盐乳清粉、食用植物调和油等,某品牌有机牛奶粉配料为脱盐乳清粉、脱脂乳粉、食用混合油等。

随着婴配粉品牌对乳清蛋白含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婴配粉应运而生,不过现阶段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在乳清蛋白含量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未来可能也是高乳清蛋白奶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部分。

Part 4

对原料提出更高要求

工艺成为新的发展考验

之前提到,为了调整牛奶粉、羊奶粉中的乳清蛋白含量,通常会添加乳清蛋白粉、浓缩乳清蛋白粉、脱盐乳清粉等原料,但是就国内市场而言,这些原料更多依赖于进口,无论是日常满足婴配粉应用需求还是提高乳清蛋白含量需求,都对品牌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来看,2023年全年中国共进口乳清66.31万吨、同比增加9.4%,主要来自美国、欧盟、白俄罗斯等。在2012-2022年的十年间,我国乳清粉进口量从37.6万吨增至59.9万吨,年均增速约4.8%。

国内虽然对于乳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要实现自给自足还有显著差距。而高乳清蛋白奶粉的推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对原料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更为稳定和高品质的供应。除了继续从国外进口之外,国内乳企也应该对原料生产和供应投入更多的关注,解决困扰婴配粉发展的这一难题。

随着国内奶酪市场的发展和培育,可能会为乳企生产乳清粉带来推动力,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依旧存在一些难题。换句话说,未来高乳清蛋白奶粉的竞争可能也将转向工艺和技术。

目前已经有一些乳企拥有了脱盐乳清粉生产线,比如飞鹤、红星美羚、金羊乳业等,这为其发力婴配粉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即使是推进高乳清蛋白奶粉品类,也拥有一定实力和底气。而对于瞄准高乳清蛋白奶粉的品牌来说,原料更应该需要摆在较高的重视位置上。

通过发力原料生产,不仅有助于品牌解决原料“卡脖子”的问题,也可以建立起更具竞争壁垒的优势,为品牌更好地发力品类、站稳市场带来可能。

Part 5

品类存在供需缺口

为差异化提供一定思路

乳清蛋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旧国标早就对1段奶粉的乳清蛋白占比作出了要求,而新国标更是进一步完善了2段奶粉的乳清蛋白占比。一方面反映出了新国标的严格,另一方面则印证了乳清蛋白的重要性。

此前可能由于乳清蛋白依赖进口,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较少有品牌将配方重点放在乳清蛋白身上,有“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婴配粉更是少见。不过随着婴配粉市场竞争的加剧、精细化喂养需求的增加,以及部分乳企加码乳清蛋白原料生产,可能都为品牌关注乳清蛋白这一成分提供了基础。

其实从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小分子”奶粉品类中能够看出,作为“小分子”奶粉的细分品类之一,高乳清蛋白成分的奶粉也具备消费需求。而且婴配粉在进行差异化、创新化时,也不乏从某一营养素的角度出发,在含量、种类等方面作出区别,提高乳清蛋白含量可能也是一个差异化的方式。

不过在推出高乳清蛋白奶粉时,也不能忽略产品配方的优化和升级,虽然作为婴配粉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是单靠较高的乳清蛋白含量可能依旧难以形成更稳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整体配方的优质与否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关注重点。

另外对于有着“高乳清蛋白”标签的奶粉产品来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确立相应的标准,方便乳清蛋白含量满足基本要求以及建立更为明确的产品认知。而且品牌在原料上可能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依靠进口的话要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成本和品质,自给自足的话则要突破工艺和技术上的难题。

认知&浅评:在婴配粉市场中,有着“高乳清蛋白”标签的产品逐渐崭露头角,不仅凭借自身的“小分子”优势瞄准了消费吸收领域,而且具备比较明显的营养价值优势来吸引消费目光。只是目前关于高乳清蛋白奶粉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品牌大多是在满足新国标的基础上对乳清蛋白含量作出了提升,因而也出现了不同品牌之间的高乳清蛋白奶粉的乳清蛋白含量存在较大的区别。随着这一品类的热度不断增加,在吸引品牌进入的同时也应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