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赵志瀚 Ryan Chiu

佛教艺术界之中,Jules Speelman这个名字绝对是无人不识。每逢他的藏珍现身拍场,都必定引起哄动。

6月11日,巴黎邦瀚斯为这位传奇古董商举办单一藏家专场,带来他一甲子收藏旅途上的28件珍器。拍卖厅人山人海,电话席亦是相当活跃,结果26件拍品顺利售出,成交率近93%,合共斩获近€1,520万(RMB 1.16亿),金额是拍前总估价的3倍之多。

本场不少拍品都超越预期成交。以摘下桂冠的尼泊尔金刚总持像为例,来自十四世纪的马拉王朝,便以估价5.6倍的€340万落槌,连佣€416万(RMB 3,180万)易主。

至于图录封面的尊胜佛母像,出自十七世纪西藏,亦以估价5.3倍的€320万落槌,连佣€392万(RMB 3,000万)易主。

亚洲艺术品的市场,近年颇受挑战,是次佳绩无疑为收藏界打下一记强心针。

Jules Speelman收藏喜马拉雅艺术已有一个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ules Speelman收藏喜马拉雅艺术已有一个甲子

Jules Speelman于1964年正式接手家族的古董生意,至1970年代把经营方向逐渐转向亚洲古董,并于1976年在伦敦梅费尔(Mayfair)创立东方艺术画廊,将亚洲艺术的神秘之美展现予西方世界。

他本身亦是资深亚洲艺术收藏家,20岁时开始收藏喜马拉雅艺术,至今已整整六十载。藏品跨越千年历史,囊括克什米尔丶帕拉丶尼泊尔丶永乐丶六品佛楼等不同源流,呈现出西藏丶尼泊尔与中原佛教艺术的顶级面貌,极具「学者品味」。

论拍卖界的喜马拉雅艺术翘楚,Edward Wilkinson是众望所归。这位邦瀚斯的印度丶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全球负责人,和Jules Speelman惺惺相惜已有三十年岁月。Wilkinson透露,Speelman购藏时,最在乎的并非佛像背后的仪轨或宗教含意,而是制作工艺与审美价值。

这一点与当代收藏哲学不谋而合 - 愈来愈多藏家丶尤其是年轻新进的,热衷于跨界收藏。宗教以外,他们更和Speelman一样,从佛像作为艺术一员的角度出发,鉴赏个中的独特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2

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四世纪 铜鎏金金刚总持像(成交冠军,估价5.6倍落槌)

高度:42.5 cm

  • 德国私人珍藏
  • 佳士得,纽约,2000年3月22日,拍品73

估价:€600,000 - 800,000
落槌价:€3,400,000
成交价:€4,162,400

自释迦牟尼弘法开始,佛教传播到不同地区,发展出许多不同体系派别。简单二元区分的话,就有显宗和密宗。密宗者,师徒之间秘密传授,个中内容绝不轻易公开,故得名。

在密宗信仰中,金刚总持可说是位居至尊,被视为本初佛丶法身佛,即最原始丶最根本的佛。

问题来了,释迦不才是佛祖吗?

从教义角度去看,释迦牟尼和金刚总持可说是一体两面 - 前者是化身佛,即是在世间有身体实相,方能向众生说法;后者则是法身佛,本无形无色,代表证悟圆满觉性究竟之本质。

鉴于金刚总持于密宗意义非凡,故历史上崇奉极盛。在藏佛四大教派中,噶举派四大语旨传承皆源于金刚总持,故把之捧为鼻祖。在此派唐卡中,金刚总持往往位居上方中央,以突显其至高地位。

本拍品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背面

金刚总持为寂静相,结金刚跏趺坐,两手相交置于胸前,分别拿着法铃与金刚杵。法铃为阴性,体现空性;金刚杵为阳性,象徵金刚乘坚不可摧之道,体现色。「智慧」左手拿阴性法铃,「方法」右手持阳性金刚杵,意味两者之完美结合。

开脸为典型尼泊尔风格,额头低平宽阔,眉眼细长,鼻梁挺拔,双唇微抿含笑,神态柔和优雅。身体比例均匀,富力量感。发冠丶飘带丶璎珞丶披挂线条细腻,纹样清晰醒目。层层衣褶从交叉的脚踝间流出,于小腿处形成一簇扇形。

整体造型端庄,法相圆满,工艺精致,装饰华丽,既展现出佛教追求的庄严和寂静境地,也切合世间人体雕塑美学典范,把世俗美与宗教美融于一体。

如此优美的造像,乃是相当有名的马拉王朝出品。

本拍品出自马拉王朝的造像黄金三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出自马拉王朝的造像黄金三百年

马拉王朝国祚为十三至十八世纪,统治地区主要位于尼泊尔中部。其中,十三至十五世纪的前期统治,有「尼泊尔文艺复兴」之美誉。

这尊金刚总持,正是这段造像黄金三百年的代表作。

马拉王朝匠人追求肌肉的表现,躯体的灵动丶以及装饰的华美。造像躯体圆实,肌肉饱满,装饰繁缛,在更早期的艺术基础上注入活力,令造像变得更写实生动,更符合人类体态。

其中一个特徵,就是如本尊金刚总持一样 - 从耳朵伸延而出丶像飘起来般的耳饰。

如上文所言,喜马拉雅各地艺术多有互相借镜影响。如本像细致无瑕之珠宝设计,便是借鉴自印度北部的古老样式。

华冠两朵花茎向上延伸,烘托中央盛开的优美花盘,正面有一造型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冠两朵花茎向上延伸,烘托中央盛开的优美花盘,正面有一造型特

华冠引人注目,两朵花茎向上延伸,烘托着中央盛开的优美花盘。留意正面有一造型特别的兽面,乃常见于纽瓦尔工匠作品的「切普」(Chepu)。

切普为尼泊尔神兽,相当于中国的「饕餮」或印度的「光荣脸孔」,有头无身,在各自文化中皆为神祇收服,最终成为守护神。

佛教造像历史上,纽瓦尔(Newar)工匠手艺之佳与名声之高无出其右,位居亚洲最技艺超凡的艺术家之列,曾经长期受西藏丶蒙古丶汉地权贵聘请铸造佛像。

马拉王朝的管治范围,就包括了纽瓦尔人聚居的加德满都谷地。

尼泊尔 马拉王朝 十四世纪 金刚总持︱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 马拉王朝 十四世纪 金刚总持︱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
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四世纪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北京保利,2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四世纪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北京保利,202

本尊金刚总持为坐像,达42.5 cm之高,体型相当硕大,相信曾供奉于一座小型庙堂。在加德满都谷地之中,这类庙堂通常便位于寺院庭院的尽头。

造像问世至今,虽已历经七百年之悠长岁月,但今日观之仍然令人震撼。可以遥想,当年在酥油灯的闪烁光线之下,它渡化了多少善信之心。

2021年北京保利春拍,有一尊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举槌,与本尊金刚总持一样,出自十四世纪的马拉王朝,高度亦为42.5 cm,当时以RMB 5,750万易手。

公共收藏方面,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Rietberg Museum)亦有一尊金刚总持坐像,也出自十四世纪马拉王朝,惟体量较少,仅高21.9 cm,可作参考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8

藏中 约十七世纪 银局部鎏金及铜鎏金尊胜佛母像(成交亚军,估价5.3倍落槌)

高度:17.2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落槌价:€3,200,000
成交价:€3,920,400

图录封面的尊胜佛母,出自十七世纪藏地中部,第一眼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银制主体。这一点不但是金钱价值的体现,更巧妙地融合了美学的构思。

首先,以铜制佛像而言,较贵重者会鎏金或鎏银。尊胜佛母不但有鎏金,主体更是由银所造,无疑更为矜贵。须知道,银在古代是相当昂贵的金属,且在西藏尤为稀罕,故当地银制造像非寻常能见。

其次,银作为冷色金属,与衣饰丶底座丶背光的暖色鎏金,乃至镶嵌装饰的绿松石,在色彩表现上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同时,也令造像更添层次,在视觉上尤显立体,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美学效果。

最后,据传统图像与文本描述,尊胜佛母中央面庞和躯体一样,乃是身如秋月,皎白无暇。此尊造像以银造身,成功凭着材质运用贴切地描绘了佛母形象。

本拍品正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正面

在藏传佛教信仰中,尊胜佛母集各项重要义理于一身,可说是诸般佛法的人格化女神,地位甚为崇隆。

相传释迦牟尼的头顶,任何人也望不到上去,象徵他掌握了宇宙真理,智慧无人能出其右,称为「无上顶」。尊胜佛母被视为佛陀「无上顶」的化现,故又有如来顶髻尊胜佛母丶佛顶尊胜佛母等称谓。

在藏地寺庙中,尊胜佛母经常与无量寿佛和白度母一起,以「长寿三尊」形象示人。与此同时,佛母右上臂所持的,乃是无量光佛像。

无量寿佛与无量光佛,其实都是阿弥陀佛的意译名字。对众生而言,「无量寿」是有限生命的无限延伸,得在清净庄严的净土生活修行,完成佛道追求;惟只有「无量寿」并不足够,还需要阿弥勒佛的「无量光」,众生方能消除尘垢丶开启善根丶以蒙解脱。

由此可见,「无量寿」与「无量光」这两个重点,都在尊胜佛母身上体现出来。

本拍品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背面

佛母以三面八臂形象示人,头戴五叶宝冠,身穿璎珞天衣。正中脸庞双眼向下凝视,迎接信徒目光;右脸宁静安详,慈目低垂;左脸不但怒目圆睁,獠牙外露,更以鲜艳颜料绘画双眼,更见力量威严。

如此三面,象徵三种不同的功德和事业。在部份藏佛信仰体系中,尊胜佛母是三者合一。中央是佛母本尊,右脸为观音菩萨,左脸忿怒相为金刚手菩萨。意味佛母同时兼具观音的「慈悲」,以及金刚手菩萨的「伏恶」特性。

八臂各持法器或施法印。右上臂如上文所信持无量寿佛像,向下一手持箭,靠近胸前一手持十字金刚杵,最下一手施与愿印;左上臂施无畏印,向下一手持弓,近胸一持原应拿套索,置于腿上的最下一手则原应托甘露宝瓶。

这些法器都各有含意。例如左手弓丶右手箭,代表智慧与方法;十字金刚杵,象徵绝对的定力;套索,表示把智慧或觉识束缚在修持者心中;甘露宝瓶,能够为人赐福及洗刷恶业。

流传了数百年之久的造像,手上法器尽失是常见之事。本尊胜佛母,除了套索与宝瓶佚失外,其馀悉尽皆在,已是极为难得。

本拍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局部

喜马拉雅艺术以佛教为主轴,不同地区之间,无论是宗教传播,乃至技术交流,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以本佛母为例,整体而言散发着尼泊尔艺术风格。然而,它是受藏地善信委托而造 - 这一点在藏人所喜爱之绿松石镶嵌当中,明显可见。

与此同时,本造像之特徵,亦与西藏中部日喀则的着名工坊吻合。此所工坊名曰「扎西吉彩」(bkra shis skyid tshal),于四世班禅喇嘛洛桑却吉坚赞(1567-1662)在任时期成立,与后者驻锡的扎什伦布寺相连,培养了许多造像丶绘画丶建筑丶纺织等工艺超卓之士。

西藏 十七世纪 铜鎏金胜乐金刚像︱巴黎邦瀚斯,2022年,€491,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 十七世纪 铜鎏金胜乐金刚像︱巴黎邦瀚斯,2022年,€491,77
清 十七世纪晚期/十八世纪 黄铜鎏金尊胜佛母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十七世纪晚期/十八世纪 黄铜鎏金尊胜佛母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左为本拍品背面,右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尊胜佛母像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本拍品背面,右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尊胜佛母像背面

2022年起,邦瀚斯三度于巴黎为德马图(Claude de Marteau)举办单一藏家专场,各式宗教造像不但以高成交率落槌,更斩获超越预期的成交额,成为收藏圈热话。

这位比利时名古董商的藏珍之中,有一尊同样出于十七世纪的胜乐金刚像,上刻铭文确认与扎什伦布工坊之关联。本佛母的火焰背光和莲花座,俱与德马图的胜乐金刚像如出一辙。

与此同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亦收藏了一尊十七世纪尊胜佛母,与今回举槌的尊胜亦极为相像,表明两者之间有历史关连。不过这一点,尚待学者进一步研究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4

藏中 约1430至50年 铜鎏金毗鲁巴像︱应为索南坚赞(活跃于十五世纪)之作(成交季军,估价6.6倍落槌)

底座下所刻藏文铭文:意「顶礼毗鲁巴!」
高度:14.6 cm
估价:€150,000 - 200,000
落槌价:€1,000,000
成交价:€1,258,400

佛教历史上,除了一众神祇护法和高僧大德外,亦出现过一些「离经叛道」的人物,以惊世骇俗的言行闻名。在汉地,有家传户晓的济公和尚;在藏地,就有「狂人」毗鲁巴。

毗鲁巴活跃于九世纪,曾在古印度佛教高等学府 - 那烂陀寺担任住持,后因食肉饮酒犯戒而被逐。传说他当时杀鸽吃之,众憎大怒,出言质问。毗鲁巴却仅一个弹指,就令鸽子全都复活过来,说明幻相与无常的道理。

离开那烂陀寺后,毗鲁巴以瑜伽士外相云游四方,行诸多奇迹。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是他曾在客栈大吃大喝,拒绝付帐时以神通令太阳停在穹苍不动,百姓于「黑夜不再来」的情况下惶恐不已,惊动国王亲临才解决事件。

正是由于这个故事,许多毗鲁巴像是一手持碗,一手指天 - 和上述藏纽赫鲁加造型相当近似。

本拍品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背面
本拍品正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正面

至于此尊十五世纪造像,就呈现较鲜见的形象。毗鲁巴双手持说法印,模仿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讲法时所持手印;安坐铺有羚羊皮的莲花座上,乃大成就者的造像特徵。

他身形饱满丶怒目圆睁,身与眼皆与另外两尊造像十分相似,形成三联群像式效果。另外两尊造像,一尊收录于Heller所着《Tibetan Art》,另一于去年6月在巴黎邦瀚斯以€95.2万易主。

三尊造像皆施以华美鎏金,并嵌绿松石,且见一致花卉图案和装饰细节。此外,三者皆颈戴花环,此尊更将花环斜戴于身上。巴黎邦瀚斯释出之例,与本拍品腿部见美丽花卉纹样,属明代风格启发,展现出中原之宫廷与西藏教派之间的艺术交流。

后侧所见之清晰莲花团样,几乎可视为中土丝绣品之复刻 - 例如一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丝织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 十五/十六世纪 铜鎏金毗鲁巴像 刻藏文铭文「顶礼毗鲁巴」︱2023年,巴黎邦瀚斯,€952,900成交

元末/明初 约十四世纪 拼接刺绣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末/明初 约十四世纪 拼接刺绣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毗鲁巴和上文的吉祥天母一样,具有十五世纪艺术大师索南坚赞手笔。造像封底见鎏金,亦为索南坚赞造像特徵。

2019年,香港邦瀚斯亦曾呈献一尊铜鎏金毗鲁巴像,出自十四至十五世纪藏地,高度与今回举槌之例相当,当时估价HK$240万,经历连番竞逐后以两倍多的HK$545万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23

藏中 丹萨替 约1431-35年 铜鎏金吉祥天母像︱「索坚」所作 或为索南坚赞(活跃于十五世纪)(成交殿军)

底座下缘所刻藏文铭文:意为「修生命吉祥天母像,出自索坚之手」
高度:37.5 cm
来源:Spink & Son Ltd.,伦敦,1979年
估价:€600,000 - 800,000
落槌价:€850,000
成交价:€1,076,900

佛像收藏家若听到丹萨替寺四字,必定会眼前一亮。此座寺院不但曾在西藏咤咤风云,更代表着当地造像美学的一个高峰。

去年香港秋拍,邦瀚斯带来一尊丹萨替寺的西方守护神 - 广目天王像,出自十五世纪匠人之手,乃私人收藏世界之孤品,举槌前就引起广泛关注,最终以近HK$3,796万易手,刷新多年未破的丹萨替寺艺术拍卖纪录。

是次在巴黎上阵的吉祥天母像,出自十五世纪的丹萨替寺,非但工艺同样卓绝,底座更刻有艺术家名字之铭文,极为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中 丹萨替 十五世纪早期 铜鎏金西方广目天王像︱2023年,香港邦瀚斯,HK$3,796万刷新丹萨替寺艺术拍卖纪录

丹萨替寺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十三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寺庙本身曾经为蒙古皇室供养,所属宗派一度称霸藏地,宗派领袖先获元室封为大司徒,再被明朝委任为西藏五王之首。

在这段近二百年的岁月里头,丹萨替寺成为香火不绝的权势大寺,同时成就了自身佛教造像美学的巅峰 - 此尊吉祥天母正是代表作之一。

从宏观角度切入,造像金光闪闪,宝石满身,华贵精美。女神与驴子的比例恰到好处,整体结构上取得巧妙平衡。两者的脸相神情与肢体动作,皆是栩栩如生,加上塑造曲张有力,成功营造凶武威猛之气势。

从微观角度细看,造像细节绝对是一丝不苟。例如一侧耳环的雪狮俯卧昂首,另一侧的蛇则盘卷身躯,左手的鼠鼬从口中吐出财宝,驴子身上所悬人首张口大笑,每一处都令造像更加添动感。

本拍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局部

造像怒目圆睁,血盆大口,头顶骷髅冠,穿戴新鲜人头长炼,左右耳分别以狮子和蛇样耳环为饰,四手分别持利剑丶宝镜丶拘鬼牌丶吐宝鼠,坐于披着人皮的驴子之上。

吉祥天母呈忿怒之相,是要表现出降魔伏妖,保护修行者的护法神身份。造型恐怖或特别的法器,自然亦各有含意。

例如人头长炼,意表佛教「色」与「空」的概念;又如拘鬼牌,是用于惩罚违背誓言者或佛法的敌人;宝镜清晰反映万物,表明万象皆空;鼠呈宝物,象徵施欲丶财宝丶成就。

传说,天母曾立誓让丈夫 - 锡兰岛魔王皈依佛法,改邪归正,惟对方不从。天母于是狠心杀掉儿子,以令魔王绝后,把儿子的人皮置于驴子上,再骑之逃往藏地,成为当地护法。

如此故事,和天母造型一样,看似独特难解,其实或许都与佛教历史有关。

本拍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局部

据学者考究,吉祥天母原型为印度教神祇。天母从锡兰(即斯里兰卡)到西藏的经历,可能便是佛教与印度教之争,以及佛教后来传播到其他地区的缩影。

朗达玛灭佛,为藏佛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史书记载,僧侣贝吉多杰在大昭寺刺杀朗达玛于箭下,事后得以逃脱,晚年继续弘法讲道。在藏地传说中,这次暗杀行动是得吉祥天母相助,佛法亦因而能够复兴。

天母杀死和魔王所生儿子,又成功逃走,或许便是暗示了这段历史。

丹萨替寺的巨大佛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萨替寺的巨大佛塔
丹萨替寺的巨大佛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萨替寺的巨大佛塔

丹萨替寺的建筑特点,是寺内建有八座为逝世法台(近似于我们熟悉的方丈)的巨大佛塔,名曰「Tashi Gomang」(意为吉祥多门)。每座佛塔上有两千至三千尊造像为装饰,各自组成佛教的「曼陀罗」坛城结构,极为宏伟。

据专家研究,本尊吉祥天母与1431-1432年所建佛塔的造像风格最为接近。从佛塔造像排列分析,护法如天母应该处于最底层。

天母的人物比例丶脸型丶珠宝丶鎏金,俱与北京首都博物馆所藏的大成就者萨拉哈之造像遥相呼应;此外,弯曲额发丶飘带精致褶皱丶装饰刻工,以及宝冠装饰的精准处理,皆可与纽约鲁宾博物馆的一尊大黑天造像相较;私人收藏亦见一尊丹萨替的吉祥天母像,与本拍品断代一致,但属两臂而非四臂造型。

本拍品底缘刻铭文「修生命吉祥天母像,出自索坚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底缘刻铭文「修生命吉祥天母像,出自索坚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中部 1430年 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 铭文落款为「索南坚赞之作」︱2018年,纽约邦瀚斯,US$121万成交

造像底缘刻铭文「修生命吉祥天母像,出自索坚之手」,索坚为艺术家名字索南坚赞的缩写。2018年,纽约邦瀚斯带来一尊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断代十五世纪西藏,同样有「索南坚赞」落款。行方相信,两者出自同一位大师之手。

1960-70年代期间,丹萨替寺一度惨遭破坏,顿成废墟。如这尊天母般得以幸存的造像,殊为珍贵。

其他精选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6

藏中 十一/十二世纪 金刚手菩萨铜像

高度:68.6 cm
来源:Spink & Son Ltd.,伦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估价:€600,000 - 800,000
落槌价:€600,000
成交价:€762,4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9

藏中 十五世纪晚期/十六世纪 藏纽赫鲁加铜像

高度:41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落槌价:€540,000
成交价:€686,2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26

明永乐铜鎏金绿度母像「大明永乐年施」款(估价3倍落槌)

高度:15 cm
来源:重要欧洲私人珍藏
估价:€150,000 - 200,000
落槌价:€450,000
成交价:€571,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2

尼泊尔 马拉王朝早期 十四世纪 铜鎏金财源天母像(估价2.6倍落槌)

高度:17.8 cm

  • 密苏里州私人珍藏
  • 苏富比,纽约,1981年12月18日,拍品21
  • 苏富比,纽约,1990年10月6日,拍品313

估价:€100,000 - 150,000
落槌价:€260,000
成交价:€330,6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0

藏中 丹萨替 十三/十四世纪 铜错银鎏金直贡噶举初祖吉天颂恭仁钦贝像(估价2.5倍落槌)

高度:18.1 cm
来源:欧洲私人珍藏
估价:€100,000 - 150,000
落槌价:€250,000
成交价:€317,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

尼泊尔 十五世纪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像(估价5.5倍落槌)

高度:17.8 cm
来源:

  • 佳士得,伦敦,1976年11月10日,拍品164
  • Philip Goldman,伦敦
  • 苏富比,纽约,2002年3月21日,拍品61

估价:€40,000 - 60,000(无底价形式上拍)
落槌价:€220,000
成交价:€279,8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24

印度东北部 库基哈尔 帕拉时期 十一世纪 铜鎏金绿度母像(估价2.2倍落槌)

高度:13 cm

估价:€100,000 - 150,000
落槌价:€220,000
成交价:€279,8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18

西藏 十五/十六世纪 铜鎏金五世萨迦法王扎巴坚赞像(估价5倍落槌)

高度:18.1 cm
来源:苏富比,纽约,1976年前
估价:€40,000 - 60,000(无底价形式上拍)
落槌价:€200,000
成交价:€254,4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巴黎邦瀚斯
专场:耀采凝辉:Jules Speelman珍藏六十载
拍卖日期:2024/6/11
拍品数目:28
成交:26
未成交:2
成交率:93%
成交总额:近€1,5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