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次组织的会议上,李先念在得知何长工未被允许参会后,生气反驳道:“他是有功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长工为何没能参加会议,他又有什么功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毛主席替何长工改名

1900年的中国还处在清政府的管理下,内忧外患的局势让整个社会都十分的动荡。何长工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生了,尽管时局动荡,但好在何家的父母还是有本事的,顺利让他上学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18岁的何长工完成了学业。毕业之后的何长工,看着周围同学都步入了新的人生阶段,只有自己还很迷茫。这时,一则赴法留学的传单吸引了他的注意。

思考之后,何长工回家便与父母商量起了这件事。开明的父母觉得能够出去留学也好,正好可以见见世面,就同意了儿子留学的要求。

1919年,何长工踏上了求学之路。在海上漂泊了几个月,终于到达了法国。看着陌生的街道,何长工心里只有一个感觉,这里和中国很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上的每个人,不论穿着还是谈吐都和中国不一样,此时他才感受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不会讲法语。沟通成了第一个困住他的难题,不过好在他愿意学,没多久他就掌握了这门语言。

掌握语言以后,他和当地人的沟通就变得通畅多了。与此同时,在留学期间,他还看到了很多中国没有的东西,这些都被他默默记在了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家之后的何长工仿佛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湖南当地办学校,还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下命令要捉拿他。

无奈之下,他只有寻求也在湖南的毛主席帮忙。一见面,何长工就向毛主席大吐苦水:“润之兄啊,我惹事了,他们要捉我,你得帮帮我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见来人是何长工,询问起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何长工说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毛主席哈哈大笑:“你呀,总是这么冒失,这样吧,我给你想了一招,你看可行不。”

何长工着急的说:“你快说呀,我这都要急死了。”毛主席笑着答道:

“你别急嘛,我觉得你可以改名字,你把何坤改为何长工,以后你在外活动也安全一些,没人会知道你的底细。”

何长工听后,想了一会儿,拍了拍毛主席的肩膀,说道:“还是你有办法呀!”随后,何坤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何长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后做任何事,只知何长工,不知何坤,而这也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朱毛会师”关键人物

何长工与毛主席的关系,还要追溯到何长工去法留学之前。当时的何长工,正在去法留学的学习班里恶补知识,刚好遇到来了前来考察的毛主席。

当时的何长工才19岁,是班里最小的一个。毛主席看着年纪小小学习却十分认真的何长工,瞬间产生了兴趣,便和老师询问起他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了解后,毛主席发现两人居然是老乡,于是多次约何长工出去。一开始,何长工还以为毛主席是骗子,不愿意搭理他。经过几次简单交谈以后,才知道他就是那位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毛主席,话匣子一打开就说得没完。

后来,何长工要去法国,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就道别了。从法国回来以后,两人时常联系,之后知道毛主席要干“大事”,何长工便一直跟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9月,何长工跟着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他再次跟随毛主席前往井冈山。到达井冈山之后,毛主席给何长工派了许多重要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寻找“南昌起义”的剩余部队。

毛主席说:“长工啊,我要你去帮我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何长工先是一愣,然后说:“凡是你交代的事,我都会好好完成,不知道是什么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见他答应,才往下说:

“我们来到井冈山不是一时之事,我们以后要在这里壮大起来,但是我们手底下的人手有限。没有上面组织的沟通,我们很难和其他队伍取得联系,再加上我们已经和组织断了联系,我们也不知道其他几支队伍的情况。现在,我们只能出山去找他们,不过山上还需要人守着,所以只有你可以去做这个事情。”

毛主席说完,何长工赶紧问道:“不知道我这次是要去找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道:

“去找朱老总,他手里有‘南昌起义’剩下的部队,我们现在很需要那支部队壮大我们的根据地。目前我收到的消息是,只有他们往广东方向去了,你必须在敌军之前找到他们,并把他们带到这里来。”

何长工听后,点点头说道:“你放心吧,我一定带着他们来。只是我这一走,我担心你在这里的境况。”

毛主席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我等着你给我带支援回来。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我会给你留标记的。”何长工听完,这才点头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长工一个人出发了,沿途他一直在打听朱老总的下落,但是因为有敌人的追捕,何长工一直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

每一次都是他刚到,他们就走了,最后,历经磨难的何长工终于找到了朱老总。一见到朱老总,何长工就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你们让我找得好辛苦哦,终于…终于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老总见他这么激动,就问他:“你不跟着老毛,跑到这里做什么?”何长工说:“来不及解释了,您先带领大部队跟我走,我们路上边走边说。”

朱老总看他的样子,也知道事情可能很急,便点头答应了。路上,何长工把他们经历的事,一五一十的向朱老总说明。听后,朱老总不禁感叹:“这个老毛,还是很有办法的嘛,这一去我们就不用在东躲西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何长工的努力下,朱老总和毛主席在井冈山成功会师了。一见面,两人都很激动,朱老总倒是一个劲的夸何长工说:“你有个好帮手呀,要不是他,我都快走到海边了。”

劝降“山大王”王佑

“朱毛会师”的事情刚结束,毛主席又给何长工派去了新的任务,那便是劝降王佑。一开始,何长工还不知道王佑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劝降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毛主席就说起了王佑这个人:

“这个王佑,本名王云辉,是井冈山当地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跟着母亲靠卖豆腐为生。但是时局不好,加上官府的剥削,母子二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15岁那年,为了养家糊口,王佑学起了裁缝,但是经常有地痞流氓来捣乱。”
“王佑又学习了几年的功夫,有了真功夫,这些人没敢再来欺负他,生意也能进行得下去。但是不久,裁缝店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这个王佑开始集结当地的一些的闲散人员,搞起了起义,这一搞真被他搞出了名堂,现在不少山头都是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毛主席说完,何长工问道:“你和他打过交道没?”毛主席回答:“你离开的这段时间,我有找人和他交涉过,但是他根本不听,还把我们的人好好奚落了一番才放回来。”

何长工一听,笑道:“这不就是一群流氓嘛,润之,你还想他服我们,我看行不通。”

毛主席赶紧解释道:

“我们现在什么情况你也知道,要啥啥没有,如果想在这里常住,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而且他们是本地人,如果遇到敌军,肯定比我们要熟悉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长工也觉得毛主席说得在理,不过还是和毛主席说:“丑话我说在前面,如果不成功可不能赖我。”毛主席点头答应。没过几天,何长工就带着人去会了一下这个“山大王”。

一见面,对方就很不客气的说道:

“你又是来劝降的吧,你回去告诉你们的头儿,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只要他不来扰我,我不会去扰你们的,至于你们的那些我也不认,也不愿意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长工听他这么一说,也开始说好话。王佑觉得他的话听起来可行,便点头答应。然而就在何长工准备回去时,王佑却命人将他们拦下。何长工早就知道他会出尔反尔,当即召集更多的人手把王佑好好收拾了一番。

王佑组织起来的毕竟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散军,和正规军比起来还是差很多。很快王佑就被打趴了,表示愿意归顺。就这样,井冈山的队伍不断的壮大。

18天谈判,让苏联答应支援建设我国空军

1950年6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战火一度蔓延到我国鸭绿江边境。在几番交涉无果后,我国选择出兵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我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在空中始终受人牵制,美军的飞机更是不断在我国边境捣乱。

这时,毛主席提出:“我们还是要把领空的权力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他国随意侵犯。”此话一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只是现在能够帮我们且有技术的只有苏联了,毛主席想了一会儿说:“只有派人和他们谈判了。”众人则表示:“谁去更合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周总理提议:“让何长工去,他留过学,会几门外语,而且他也有这方面的经验,让他去,我们不会被卡脖子。”

就这样,何长工再一次接到任务。到达苏联以后,苏方想借着中国没有这方面的实力,从而让我方放弃建设空军的想法。

但是何长工却说:

“中国以前连颗螺丝都造不出来,现在不也一样造大炮吗?只要你们愿意给出技术支持,我们就能搞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双方就各方面问题谈判了10几天,终于在第18天的时候,苏方给出了明确答复:“愿意支援中方建设空军。”就这样,何长工带着双方达成的协议回到了中国。

何长工无法参加会议,李先念:他是有功的!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何长工因一些原因,无奈远离工作岗位,在家休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8月,中央组织的一次地质总局汇报会上,主持会议的李先念看到会场里没有何长工的身影,便询问是怎么回事。负责人说:“何长工还没有完成相关的结论,不能参会。”

李先念听完,生气的反驳道:

“他是有功的!而且这次的地质开会,他要对里面的一些文件做阐述的,什么叫没有完成结论,组织已经对他解放了,这就是结论了,还要什么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听完立刻就明白了,赶紧答应着,马上去处理。不久后,何长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以及相关专业的学院院长。

结语

何长工人如其名,他也当了人民一辈子的长工,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过去的选择,在当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