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文化是城市魅力的集中体现。工业遗存,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发展的记忆,是城市发展变迁的生命脉络,也是涵养城市文明、焕发城市气质的摇篮。

近日,由济南成丰面粉厂厂址改造而成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开园迎客,老厂房华丽变身,成为集文化、艺术、数字技术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文化消费新地标。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冲进老厂房,一座城市的工业遗产,经过文旅产业的赋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当工业旅游成为文化与生活交融的新方式,原本冰冷的遗迹也再一次走进了“芳华”。

“沉睡”的老厂房里有文旅产业的“青春”

青石板、红砖墙,漫步在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很难忽略老建筑散发出的复古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前身是济南成丰面粉厂,迄今已有百年历史,1922年投产后曾是济南设备最全、产量最高的面粉厂,制粉楼更被誉为彼时的济南“第一高楼”。年轻的工人们曾在这里挥洒汗水,勾勒出一幅近代民族工业繁荣发展的画像。

如今,经过修缮和改造的老厂房已经华丽蝶变,成为一处集潮流街区、电竞新媒体产业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打卡地。改造后的产业园,既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亦引入了新业态,实现了数字经济、潮流文化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和创新理念,一座百年建筑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厂”参观,体验“硬核”玩法。

事实上,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并非济南第一家进行“旧厂区+文化”改造尝试的园区。位于市中区建设路的“JN150创意园”,是涵盖文化艺术展示、艺术教育培训、IP孵化、融资投资、众创空间、“互联网+”体验、文创手作与棉麻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的创意园区,前身为原重汽离合器厂;位于天桥区少年路的“鲁丰创意1908”园区,是集企业文化、泉水文化、地域特点于一身的特色园区,前身为山东造纸总厂东厂……

可以窥见的是,在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发展向内涵提升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对于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建设者们不断探索的命题。而在济南,无数沉睡的老厂房正通过功能创新、空间重组等手段,接连实现“重生”。那些时代的烙印和文明的肌理,在现代人的巧思和重构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当历史的触感不断明晰,城市的内涵也在蜕变中升华。这里埋藏的“青春”,不单单属于历史,亦属于当下。

工业旅游不能再被定义为“舶来品”

工业旅游,何以被称为“富矿”?

在去年4月中旬召开的“旅游中国美好生活”2023工业旅游暨大运河工业遗产峰会上,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表示,工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工业旅游能为它们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资源枯竭型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工业遗产,都是等待挖掘的工业旅游富矿。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业内普遍认为,其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在法国,不仅酿酒、香水、服装业等普通生产企业对游人开放,就连汽车、飞机和火箭制造业每年也要接待几十万的游客;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大国,对有代表性的工业遗迹进行保护,并加以利用作为工业博物馆、展览和演出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工业历史,从艰难奠基到波澜壮阔,峥嵘岁月留下的遗存尤为可贵。工业遗产的生命力,本就超脱于时间,因此“重生”便不再是空谈。

在国内,早有一些现代化企业开始试水工业旅游。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佛山海天等相继向游人开放,在展示企业文化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转型、塑造城市形象。

在宏观角度,对于工业遗产,底蕴是命脉;对于工业旅游,个性则尤为珍贵。试想,如果所有酒厂都似曾相识,所有钢厂都千篇一律,工业旅游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从这个角度,国内工业旅游不能再被定义为“舶来品”,更应注入新鲜的血液,既结合历史文明,又响应时代需要。

精细化的有机更新,是城市转型的一剂“良药”

站在国家层面,工业旅游一直是重点培育对象。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确定北京市798艺术区等69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包括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也包括展示工业文化的博物馆、艺术街区、主题小镇等,更包括经历了转型更新的老工业遗址。

上述示范基地中,山东有三地“登榜”,分别为山东省淄博市领尚琉璃文化创意园、山东省青岛市明月·海藻世界、山东省济南市胶济铁路博物馆,它们因具有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同时具备现场感、动态感、体验感等独特魅力而深受游客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当下“卷”字当头的文旅市场,工业与旅游的融合兼备魅力和调性。从“进厂”参观游客的角度,他们既可以在生产一线感受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的活力,也能见证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和蜕变,还能在博物馆内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从城市发展角度,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当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艺术深度融合,新的旅游地标应运而生,文旅赋能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子,也在一众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精细化的有机更新,成为城市转型的一剂“良药”。

诚然,当下的工业旅游发展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工业旅游相关法规有待完善,亟待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形成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体制机制;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不足,亟待从理论和技术层面支撑山东工业旅游的发展等。也正因此,在工业旅游突出重围的当下,建设者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如此,这个朝阳产业才会有更加绚丽的明天。(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