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此前的访华计划因为身体原因而顺延了。

其实卢拉和马克龙有点像,作为首位工人出身的巴西总统,卢拉在国内有稳固的基本盘,在国际交流中也是团宠式的存在,至少在他上一次担任总统的时候,真就是朋友遍天下。

当时他就说要解决巴西的饥饿问题,如今20年过去了,他的就职演说提到的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饥饿问题。

而更严峻的现实则是,巴西的问题不只是饥饿,还有严重的去工业化,卢拉的第一任期并没能解决这一顽疾,现在他试图再次尝试。

我们说,提到日本,总是让人想起"失去的20年",而提到巴西,其实同样也有"失去的20年"。早在1981年至1994年间,巴西就曾深陷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经历了漫长的超

级通货膨胀和经济滞胀时期,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奇迹”变为了80年代开始的“失去的十年”。

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的巴西则又有“重蹈覆辙”之势,从崛起的“金砖国家”陷入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而财政超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下面这四张图,就是巴西过去20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值,20年内政府负债占GDP的比值,10年间GDP增长速率,以及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巴西的经济形势,不但与智利越拉越大,甚至在糟糕程度上与阿根廷在伯仲之间了。

前两天,马克龙来华,签下200亿大飞机订单,而曾几何时,巴西航空产业也是巴西工业中最璀璨的明珠,可是现在却日渐暗淡了。

卢拉看在眼里,也必然急在心里,其实在他第一次上台执政的时候,左翼劳工党政府在 2003 至 2016 年期间就试图通过实施工业政策扭转去工业化趋势、实现再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但结果却是进一步的去工业化和再初级化。

巴西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下降,由 1985 年军政府统治结束时的 35.9% 降到 2002 年劳工党上台前的 14.5%,在小幅增长后又在 2016 年劳工党下台时降到 12.5%,而 2019 年的这一比例只有 11%。

而即便是在卢拉首个任期中最好的时候,这个比例也从未高于过20%。巴西自60年代起含辛茹苦建立起来的工业化体系,在经历了80年代后期去工业化浪潮后就再没有缓过劲来。

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去工业化趋势,巴西似乎回到了以大宗商品出口带动经济的老路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大,因此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需求波动的影响。

从这一点来看,巴西似乎变成了规模更大一些,但是却是小一号的俄罗斯……

中俄合作,俄罗斯试图通过向东转来为自己孱弱的经济蓄力。中法合作,法兰西则要实现产业上的通力合作与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双赢。

而卢拉就任以来,努力去做的,就是寻找伙伴实现产业上的通力合作与优势互补,来为自己孱弱的经济蓄力。

只可惜,这位当年的地球团宠,已经风光不在,一路走下来,除了德国的朔尔茨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进行经贸合作,其他两位,阿根廷的费尔南德斯自己都自顾不暇,拜登更表示愿意提供除经贸合作以外的一切支持……

与阿根廷抱团,只能说是弱弱联合,从拜登那求援,结果只拿到900万美元合作项目,真就是九牛一毛。

这种情况下,巴西除了向华看,还有其他路可走吗?

2022 年,巴西对华出口了超过 897 亿美元的产品,尤其是大豆和铁矿石,巴西自华进口近 607 亿美元。自卢拉 2004 年首次访华以来,两国年贸易额达到 1504 亿美元,增长了 21 倍。

所以卢拉现在真就是有一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之感,他也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巴西外交部官员表示,卢拉将将率领279人的豪华代表团来华,其中有来自140多个行业的240名商界代表,包括90名农业部门代表。据巴外交部介绍,预计卢拉此次访华双方将签署约20项协议,数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预计将涉及医疗卫生、农产品、教育、文化、金融、工业、科技等领域。

估计看到了李显龙和马克龙在北京受到的礼遇,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卢拉现在更是踌躇满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