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在中国,每分钟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有超过5个人因癌离世,癌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沉重负担。

更可怕的是,只要活得足够久,癌症就是无法避免的结局,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然而,具有“癌症体质”的人,更容易获得癌症的青睐,究竟是哪些人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视癌前病变的人

“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在疾病的发展中呈双向状态,可恶变为癌症,也可通过正确的防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可惜不少人忽视了这一信号,没有及时、正确地处理。

那么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信号呢?

✦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公认的胃癌前疾病,但从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中间还要经过肠化、异型增生两个阶段,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这就意味着有足够时间进行预防和干预。

干预方法:

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做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需1~2年做一次胃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前病变,90%的情况与HPV感染有关,一般发展为宫颈癌需要5~15年。

干预方法:

积极接种宫颈癌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 腺瘤性肠息肉

85%~9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腺瘤转化而来,而约2/3结肠息肉为腺瘤,因此,大部分结直肠癌和息肉有关。

干预方法:

多补充膳食纤维及适度运动,建议普通人群应从50岁开始,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从40岁就要开始筛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是乳房组织中的一种异常变化,并非癌症,但有时候它可以成为乳腺癌的前兆。

干预方法:

定期乳腺自查,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 吸烟

吸烟造成的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69种致癌物,比如尼古丁、多环芳烃、亚硝胺等。

而且吸烟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 饮酒

《柳叶刀·肿瘤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年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有关,即便是适度饮酒,一年也导致了10多万例新发癌症。

✦ 常吃腌制食物

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物质,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增加胃癌、肠癌等癌症的风险。

✦ 爱吃烧烤、油炸食物

食物在烧烤、油炸过程会产生苯并芘,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1级致癌物,增加肺癌、胃癌、肠癌、膀胱癌等各种癌症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族肿瘤遗传史的人

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而遗传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决定了每个人的肿瘤易感性。

遗传性肿瘤大约占到全部肿瘤病例的10%,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症有: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据医学统计,父母患有结直肠癌,子女患该病的风险增加5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该病的风险增加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工作环境的人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行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破坏人体细胞的基因结构,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形成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19%的癌症由包括工作环境在内的环境因素引起,每年导致130万人死亡。

矿厂工人、石棉厂工人、冶金厂工人、化工厂工人易患职业性肿瘤,尤其是接触砷、石棉、氯甲醚类、煤焦油类物质、铬等。

这4种都是常见“癌症体质”的人,千万记得定期体检进行筛查,防患于未然!

作者:Tiger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看图猜成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司马迁)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猜猜猜!

想看有声版科普

快关注常笑健康视频号吧 ↓

点亮右下角爱心,把健康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