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口述:
28岁,女,单身,定向选调在ZZ部干部科室。领导曾侧面说过两次正面问过一次要不要去乡镇,去的话就早点下去。我当时侧面说了28岁了,还没结婚,父母比较着急。(此处背景:和我同一届的有两名已经到乡镇任副职了。)
情况1:从区自然资源局到ZZ部快1年,现在工作强度挺大,导致身体不太好。虽然不开心,但是工作也还是在好好做,就是很苦恼。
个人来说不想去乡镇,太累,年纪大了加班没时间谈朋友,想离开部门也给别人腾位置吧(因为当时没选择留省会国企,也是想着体制内清闲些能尽快解决个人恋爱问题,这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情况2:工作两年也可以参加遴选了,想遴选去区上专业对口部门的交通局,(之前有听说可以二次调配岗位,但不知道是否可行。当时来了部里最初的想法也是想申请能去专业对口部门,从事自己对口的工作积累经验还可以考遴选)。实在不行想回原单位。不想在部里待。
应该怎么给分管领导汇报?(领导第三次问我后,一直想去汇报来着,都没想好怎么说)
我的千赞回答:
有个小兄弟,也跟你一样,组织部上班刚两年,领导就让下基层当副职,他爸我们平时总打电话,当了小30年基层正职,当时死活都不让他儿子去。
人家就一句话,基层很多上层面的事他儿子根本摆不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展开,我详细给一些我的看法。

一、有三点不建议去乡镇的原因。
1.你社会经验不多,只有两年工作经验,领导安排去乡镇,如果没有高人一路指点, 我想你必将小马拉大车,最后崩溃下马应该算是好结局;陷入泥潭纠葛,从工作到个人,惹火上身,就非常得不偿失。我这小兄弟他爸算是能够一路帮着解决疑难杂症的过来人了吧,但依然不想冒这个险。更何况没提前铺设谋划,去了想再回来更是天险,赶上换届年更是搁浅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基层乡镇,面临的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以及处处围绕的工作量和权力分配。这里呈现椭圆极端,椭圆中部单位,人数越中等,暗涛汹涌、明暗斗争越多。反而人极少和人极多的地方,“人”之间的道道越少,越和谐。乡镇一般都是椭圆中部。
而且现在基层越来越不好干了,大环境上,背后还在为朋友圈的收窄和买卖的丢失而隐忍,对内只能繁杂管理,找点事做,主打一个“不能闲”。
安全生产月,信F攻坚月,招商攻坚月,经济普查,各种大排查,这都是常规工作,再赶上上级来个其他行动,工作量就更多。而且不是一阵风,是阵阵风,不是一项接着一项,是同时进行。很难应付。
每项工作又都要排查、报表、台账、挂图、销号、整改、回头看。这一大套闭环管理,已经成为体系机制了。
上边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人人都必须是全能选手,上边的每个线又都是一个行管部门,每个行管部门从来不做运动员,全都是裁判员,更有甚者就纸上谈兵,外行指导内行。同时每项工作又要层层压实责任,干工作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会干事,不出事”。
这个“会”干事,里面的学问,够2年工作经验的你喝三年咸盐的。
这还只是工作上的“量”。
3.最重要的,你必须要有平抚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举几个例子,
退林还耕和征地拆迁,你发现你下边一个村80%的树都是一个人提前指使安排种的,拆迁公告和地上物踏查登记又相差1年之多,而且一把手与他称兄道弟,啥事都模棱两可,你分管征拆建口,这事上级又十分重视,该怎么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年全国农村大棚房治理,几年的政策相左,结伴20人买完首都的票了,民警还没到,你领着仅有的两个人员,到火车站了,还有一个快生的,大喊大叫要挟你谁推她家大棚房就从行驶火车直接落地,人群纷纷拿手机开录,你深知政策又不能违背,该怎么处理?
18年zy环保督察,你所辖有个水泥厂一天3个件的举报件,听人说是有通天关系,你上报上级,上级证实了民间猜想,但不伸头不出人,雷现在就在你属地头上,该怎么处理?
19年安全生产,上午刚开完会落实上级从严从细检查,下午一个商户就爆Z了,店家重伤,路人轻伤,市里调查组下来了,县里不光往后靠,还往前推你,该怎么摘干净自己?
21年经济运行,你们镇经济不好,终于有个纳税大户搞个最大商场,风风火火几年突然上边下文,要求规范土地使用,排查后你发现纳税大户是典型的“工改商”主体,不光面积大历史遗留难,县里又有“经济冲刺开门红”的ZZ任务,这个季度必须实现经济翻番,该怎么处理?
疑难杂症的x访案件就更不提了,只有肯花钱差不多都能解决的事。
以上这些地方势力和自身权力责任以及公共管理的交融,怎么才能找到每个事儿的线头?社会经验不多,两年“工作”经验的你,如何自处?
水浅那啥多,真正有能力的正职,都是带着资源,带着手段,带着能力,最快最快也要半年时间,才能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旋涡立脚,才能在单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能在辖区有自己的派系队伍,才能随便解决上边大领导解决不了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去基层当副职,是一场豪赌。
二、所以我的建议,
不论遴选也好,去乡镇也好,回自然局也好,继续熬ZZ部也好,其实都要看你的自身情况,到底适合哪个。
你学习不费劲,有更高追求那就一门心思遴选,一切选择的前提就是学习时间;
你有指路明灯和贴身教科书运筹帷幄,下基层镀金当跳板,一切选择的前提就是基层履历;
你有择偶优质条件,追求高质量伴侣幸福一生,一切选择的前提就是拓展圈子和生活空间。
你有坚强意志,望己成龙大过一切,一切选择的前提就是研究落编和安抚心态,在ZZ部慢慢熬资历处关系。
所以不论哪个,最重要的是你适合哪个,我们终究都是盲人摸象的外人。
如果看了安欣老师的2500字长文有了决定后,那就正常跟领导讲讲年龄问题、个人追求问题、工作喜好问题、婚姻问题等等,给个最后结论。
然后一定表达感恩领导对自己的栽培,大大方方拎点东西一周后到家里、办公室去看看。
组织部没点大毛病的潜力股,十年左右基本都能一个电话帮你解个小围,感恩真诚是你28岁当前一定要立住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