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人员可以通过遴选考试的方式调动工作岗位,但是关于遴选,却有很多人觉得它是一场内定决定成败的考试,通俗来讲,就是要靠关系。但真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那么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遴选的那些事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遴选的意义

遴选旨从已经具备公务员身份和公务员相关资历的人员中选出符合组织或相关部门要求的部门工作人员,是党政部门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遴选包含了职务平调和提拔两种可能。遴选更多的时候是职务的平调,科员职位遴选科员,这就有点等同于选调。也有一些遴选职位是选拔的,遴选成功职务将得到晋升,科员的可以遴选为副主任科员,副科的可以遴选为主任科员,这就有点等同于公开选调,但遴选的都为内设机构公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遴选的条件

参加遴选,一般应当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部分岗位要求在现任岗位的任期不得少于2年。遴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上级机关直接向下级基层机关选人,可越级遴选,所以遴选通过后,工作单位的级别将有很大的提高。一般要求本科学历及以上,公务员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遴选的考核方向

遴选的考核和省考国考的面试环节是不一样的。遴选机关公开遴选机关派出2名以上人员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以及职位匹配度等进行全面考察,会着重考察你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制度执行力、履职能力、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并据实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也就是说,遴选可能会走访调查,根据你的工作,去听取相关人事或者相关组织的意见,比如在基层一线窗口单位工作的考察对象,注重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遴选看重实力,考核方式更灵活,也更严格。所以大部分遴选成功的人员,在工作中都是非常优秀的一类人,而且流程也比较透明,所以基本不存在内定的情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