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杀死了刘子业之后篡夺了帝位,之后又杀掉了刘骏的绝大部分儿子以及自己的大部分兄弟,其实就是因为刘彧在南朝宋得位不正,根基太浅,所以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儿子清除掉可能威胁他的势力。

但是刘彧非常肥胖,身体不好,所以年仅三十四岁就驾崩了。但刘彧驾崩后,南朝宋的政局再起波澜,他放过的唯一的弟弟刘休范起兵造反了。

为什么刘彧之前没有杀掉刘休范?为什么刘休范会起来造反?为什么刘休范被杀之后,叛军依然攻入了建康,几乎得手?而这次刘休范的叛乱发生后,对南朝宋的政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对这段历史的相关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聊到了刘彧为什么要杀掉刘骏的儿子之后又向自己的兄弟开刀,原因就是他自己根基不稳,最怕的就是其它势力扶持自己的兄弟上位,从而篡夺自己儿子的帝位。

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提到过在封建社会,刘彧的这种行为虽然看起来疯狂而且难以让现代人接受,但当时的政治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它折射的是在封建社会中内部政治的复杂性,各种势力为了皇权是不择手段的。如果刘彧不下手,那么这些势力得手之后,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也会被以同样血腥的方式惨遭屠戮。所以刘彧其实也没有选择。

但是刘彧屠杀宗室和外戚的做法却带来的另外的隐患,就是当他驾崩的时候,他留给自己儿子的都是外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一下刘彧驾崩时指定的辅政大臣:指定了右仆射刘勔、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中书令褚渊、右卫将军萧道成担任辅政大臣。最开始辅政中并没有萧道成,后来是褚渊的推荐,才又补发诏书让萧道成跟袁粲一起掌管朝廷大事。

但我们看到这个辅政大臣的团队中蔡兴宗是当时扶持刘彧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核心人物,袁粲出身陈郡袁氏,是高门大族的代表。而褚渊是外戚的代表,其父子二人分别娶了刘裕和刘义隆的女儿。沈攸之是沈庆之的堂侄,不过当年诛杀沈庆之九十沈攸之下的手。而刘勔和萧道成都是手握军功才被授予这样的权力。

所以这个辅政大臣的组合中,宗室的缺乏虽然导致宗室篡位的几率被降低,但却带来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刘家人得不到的江山,给了外姓人机会。

但是当年刘彧并没有将宗室完全杀绝,自己的兄弟之中还留了一个刘休范,历史上说没杀刘休范是因为刘休范看起来才能庸劣才得以幸免。但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存疑的,毕竟刘休范当时出任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并加授使持节,都督江州、郢州、司州、广州、交州以及西阳郡、新蔡郡、晋熙郡、始兴郡等五州四郡军事。江州这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会让刘休范来治理?而江州的军权对于刘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个可能是刘休范很会装傻,所以骗过了刘彧,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刘彧留着刘休范,本身还是想通过他来制约权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刘彧驾崩后,很快朝堂内部就起了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虽然刘彧立了六个辅政大臣,但是朝堂大事却依然由当年刘彧信任的权臣王道隆和阮佃夫及杨运长所把持,所以我们看到刘彧刚驾崩,王道隆和阮佃夫以及杨运长就已经把持了人事任命大权,连几个辅政大臣也不得不对他们低头。而蔡兴宗的去世,让之前的辅政大臣在朝堂中的决策地位进一步下降。

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实际上就已经意味着朝堂局势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在刘彧死后,朝堂上似乎也反映上来刘休范是不是对刘宋的权力已经构成了威胁,于是才考虑对刘休范进行权力压制。一方面命晋熙王刘燮为郢州刺史,去驻守江夏,分刘休范的权。另外就是升刘休范为太尉,实际上就是想调他到中央,然后削弱其军权。

在遭遇到了如此打压的情况下刘休范起兵了。刘休范起兵的借口就是清君侧,而清的是谁呢,就是王道隆和杨运长。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可能是朝堂内的争斗才催化了有些人要扶持刘休范参与到这种争斗之中来。

公元474年,刘休范率军两万人,骑兵五百人,从寻阳出发,向建康挺进。

而刘休范从寻阳出发,很快大军就逼近了建康,朝堂上下都非常震动,但在众人的缄默中只有萧道成站了出来,提出防守新亭、白下,坚守宫城、东府、石头的防御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终朝堂采纳了萧道成的建议,萧道成已经成为了刘宋朝堂的核心。

当萧道成率军在新亭驻扎修建工事的时候,刘休范的大军已经在新林登陆,向健康城挺进。

当时刘休范的下属丁文豪等人建议越过新亭直接进攻皇宫。但刘休范执意自己带兵攻打新亭,让丁文豪等人去攻击台城。

刘休范的叛军的攻击力还是非常强的,很快萧道成的大军面对刘休范大军的进攻,抵挡困难。而这时萧道成下属的屯骑校尉黄回与越骑校尉张敬儿向萧道成建议采用诈降的方式,萧道成同意了其方案。

因为萧道成的守军已经支撑不住了,所以黄回与张敬儿的诈降让刘休范信以为真,一方面派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做人质,换取萧道成的投降,而另外一方面对黄回与张敬儿丧失了警惕,导致当刘休范与黄回和张敬儿饮酒时,被张敬儿所杀。

萧道成派下属陈灵宝到台城去送刘休范的人头,结果半路遇到刘休范部队,人头被丢,结果双方都不相信刘休范已死,于是丁文豪的大军已经挺进到了朱雀桁南。杜黑骡也舍弃新亭北上,到朱雀桁跟丁文豪会师。(杜黑骡不应该不知道刘休范已死)。王道隆率羽林禁卫军的精锐,驻防在朱雀门内,看情势不妙,就召驻守石头的鄱阳忠昭公刘勔增援。刘勔赶到之后就建议撤除朱雀桁,然后坚守朱雀门,但遭到了王道隆的反对。刘勔出城应战,结果战败身亡。王道隆弃军而逃,但半路被杜黑骡所杀。

朱雀桥失守后,抚军长史褚澄,直接打开东府门,拥戴安成王刘准占领东府。杜黑骡一直挺进到杜姥宅。中书舍人孙千龄打开承明门出来投降。

这时军内已经开始传刘休范已经死了,军心开始动摇,丁文豪厉声说:“难道我不能单独夺取天下!”。

而这时萧道成才从新亭出发,派部队进入台城围剿叛军。张敬儿在宣阳门大破叛军,杀了杜黑骡和丁文豪。乘胜攻克东府。刘休范的叛乱至此才终于被平定。

就在萧道成平定刘休范之乱的同时,荆州刺史沈攸之同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郢州刺史晋熙王刘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张兴世,共同举兵,讨伐刘休范,攻进了寻阳,诛杀了刘休范的两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段历史来看,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当时刘彧为什么要诛杀自己的侄子们以及兄弟们。因为在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中,这些人都可能被某些势力所扶持,从而起来叛乱推翻自己儿子的政权,所以诛杀掉这些人才能避免自己的儿子被篡位的可能性。

但当时为什么没有杀掉刘休范呢?虽然历史上是说刘休范比较平庸,所以刘彧才没有下手,但却不足以解释刘休范为什么会手握重兵驻扎在寻阳,事实上早就构成了对朝堂的威胁。所以刘彧没有杀刘休范,一个是刘休范可能是刘彧制约朝堂权臣的一个棋子,也有一种可能刘休范的起兵本身可能也是某些势力想要政变的结果。

所以从刘休范的大军很快就攻进了建康来看,当时的建康城内的有些势力其实还是暗中在跟刘休范勾结在一起,而刘休范虽然被杀死了,但叛军依然没有崩溃,竟然还攻进了健康城,证明这支叛军的背后可能不仅仅是仅有一个刘休范能组织起来这么简单,背后应该还有其他势力在通过刘休范的将领在操纵着这支部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刘休范也很可能就是一枚棋子罢了。

而刘休范的叛乱被平定,导致的后果就是刘宋的朝堂之内,萧道成以平定刘休范的军功,成为了刘宋朝堂的重要力量,这离刘宋改名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