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年,嘉靖帝刚临幸完端妃满意地睡下,突然十几个宫女一齐冲出,用绳子死死勒住了嘉靖的脖子。

嘉靖毫无防备,眼看就要命丧黄泉,这时,一个宫女因为紧张,误把绳子打成了死结,方皇后又适时赶到,嘉靖这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谁能想到,这场惊心动魄的“壬寅宫变”,竟害得嘉靖长达25年都不上朝。

明朝盛产各路奇葩皇帝,有乞丐皇帝朱元璋、俘虏皇帝朱祁镇、短命皇帝朱常洛、木匠皇帝朱由校。

在这16位皇帝中,其中执政长达45年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权谋皇帝”。

嘉靖14岁时,以“藩王”身份入京,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权力角斗场上,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斗败了三朝老臣杨廷和,把到处找茬的言官收拾得服服贴贴。

他深居后宫25年,整天沉迷于修道和写清词,穿道袍的时间比穿龙袍的时间都长。

然而,即便放飞自我到这种程度,他对朝中大事依然了如指掌,皇权一直牢牢地握在他的手心里。

如此“帝王术”,嘉靖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立权威

嘉靖原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嫡子,按照正常的皇位继承顺序,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皇帝。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天上偏偏就掉了块馅饼,还砸在了他的头上。

1521年,嘉靖的堂哥,正德皇帝朱厚照一不小心玩大发了,结果,把自己年仅31岁的小命玩没了。

更可悲的是,家里有皇位,可没有儿子来继承,连个女儿也没有,正德皇帝的老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一合计,就选中了远在湖北的朱厚熜。

其实,朱厚熜入选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年龄小,好摆布;二是见识少,容易对提拔他的人感恩戴德。

可等到了京城之后,张太后、杨廷和才发现,朱厚熜这俩优势,其实一个都不占。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嘉靖的皇位不是家里世袭的,而是从堂哥手里接过来的,所以,他心里虚得很,到处都觉得周围是看笑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办?那首先得明确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了官方承认的身份,以后再办事就能直起腰杆了。

当嘉靖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城下时,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礼官要求嘉靖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而且不能从紫禁城的正门进,得从偏门东华门进。

这么着一来,朱厚熜就算是过继给明孝宗朱佑樘了。

作为明武宗的“弟弟”,他即位也就有了法理依据,那就是“兄终弟及”,可城府颇深的嘉靖就是不答应:

“我是来继承皇位的,不是来给别人当儿子的,让我进紫禁城可以,但必须从正门进,否则我就打道回府”。

嘉靖有等待的资本,可朝政和大臣们等不及啊,没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张太后、杨廷和等人只得做出让步,此时再想反悔也晚了。

最终,嘉靖如偿所愿,从正阳门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紫禁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抓人事

给自己正了名还不算,接下来,嘉靖还要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正名。

嘉靖正式继位后,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我该称我的亲爹、亲妈叫什么?”

大臣们都愣了,特别是内阁首辅杨廷和:你都继承别人家的皇位了,怎么还惦记着自己的亲爹、亲妈呢!从今以后,你的亲爹就是明孝宗朱佑樘,至于你原来的爹,干脆叫皇叔父好了!

这次嘉靖没有硬钢,只是微微示意:这个结果我不满意,大家接着再议。

这一议,就是三年,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礼议事件”,最终以一个人的出现,才正式画上了句号。

这个人就是张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