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拿着一封信来到了韶山冲下屋场邹普勋的家里,两人一见面,毛宇居就笑着对邹普勋说道:“你快看一看这封信,是润之写的。”

邹普勋一听到“润之”这个名字十分激动,立刻将毛宇居迎到了自己的家中,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这封信拆开看了起来。

普勋兄:
五月七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贵体渐愈,甚慰,尚望好生保养。你家里人口多少,生活困难至何种程度,你自己还能劳动否,便时尚望告我。
此祝
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普勋看完信十分激动,对着毛宇居说道:“润之,他还记得我”,毛宇居笑着和邹普勋说:“他记得你,他一直就没忘记你。”毛宇居告诉邹普勋毛泽东也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希望毛宇居能够帮忙照顾邹普勋。

毛泽东“智斗”邹春培

邹普勋是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挚友,两人从小一起读书,玩耍,自幼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02年,毛泽东进入南岸下场屋私塾读书。私塾的教书先生便是邹普勋的父亲邹春培,邹老也成为了毛泽东的启蒙恩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的私塾大多都是沿袭孔子私人办学的一种教育形式,所教授的内容也大多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古文,私塾的大部分老师都觉得“孩子需要棍棒教育,严师出高徒”等古语,因此,私塾的老师们常常都会准备一根用木板或者竹片做成的“戒尺”,用来惩罚不听话不学习的学生。

在当时严厉的棍棒教育之下,私塾里的学生们平时都是非常拘谨的,碍于老师的严厉,学校里的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少挨一些老师的体罚,都表现的循规蹈矩,只有一个孩子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这个孩子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十分讨厌老师的体罚政策,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后,他每次都据理力争。一次,邹春培有事情需要出去,便吩咐私塾里的学生们自己看书。

那个时候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学生们坐在拥挤的学堂里十分难耐,纷纷感到焦躁不安,毛泽东看大家十分难熬。于是,提议大家一起到外面的池塘里去洗一个凉水澡,天气炎热在加上小孩子本就顽皮不爱读书,在毛泽东的提议之下,大家一呼百应,立刻冲出学堂跑到了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会儿,办完事的邹春培赶回来给学生上课,却看到学生们竟然无视自己的命令,不在学堂里好好学习,反而跑到池塘里去洗澡,顿时大发脾气,提出检查学生的功课,准备以此为借口,好好收拾一下这群顽皮的学生。

学生们听到邹春培要检查,心里不免担心了起来,虽然他们是将功课做完才出去的,但是看到邹春培如此生气,学生们纷纷将之前的功课忘得干干净净,邹春培看学生们的书没背好,说道 :“你们读的这是什么圣贤书,竟然违反孔夫子的规矩,跑到池塘里去洗冷水澡,今天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们”

毛泽东看邹春培拿起桌子上的戒尺,立刻跑上去拦住了他,对他说道:“先生,去池塘里洗冷水澡这件事情是我带头的,和他们没有关系,你要打就先打我吧。”邹春培看毛泽东站出来,一下子就把气都撒向了毛泽东说道:“既然是你带头的,那就罚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听到邹春培这样说,并没有向其他学生那样认打认罚,而是不紧不慢地对邹春培说道:“您教我们言行要遵照孔子说的去做,我们游泳就是按照孔子说的做的,孔子是赞成游泳的啊!”说完,毛泽东就开始背诵起了《论语》里面的《先进第十一章》,文中确实提到了孔子赞成少年游泳的句子,邹春培也因此取消了对于毛泽东的责罚。

这件事情给邹春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那之后,他开始注意这个学生,在邹春培教书的十几年间,从未有学生这样敢于直言自己的想法,邹春培对毛泽东大加赞赏。

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邹春培发现毛泽东不仅非常聪明,他的学识也很优秀,毛泽东有一个舅父名叫文正莹,毛泽东早在进入私塾之前便受舅父的影响,学习了不少的知识。

因此,毛泽东对于邹春培平常的学习内容十分熟悉,很多东西甚至不用邹春培教毛泽东就已经对他们了解得十分透彻,邹春培非常看好毛泽东常常来到他的家里,对他父母说道:“你家润之绝对是人中龙凤,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的肯定让毛泽东信心大增,邹春培也成为了影响毛泽东一生的一位老师。毛泽东是一位十分看重感情的人,进入中南海之后,毛泽东时常想到这位严厉的老师,一直想要请老师前来北京一叙,可惜邹春培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毛泽东便将这份感情转接到了邹春培老师的儿子,也是自己的挚友——邹普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