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河南连发高温红色预警、干旱橙色预警和农业高温干旱高风险预警。高温加剧旱情发展,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南 省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 预计6月12日至6月20日,上述区域及周边的干旱天气和干旱范围将进一步发展。

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 6月13日白天,黄河以北和三门峡东北部、洛阳北部、郑州北部、开封北部、商丘西部、周口西部、许昌东部、漯河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连日来,“高温”成了天气主旋律中的热词,持续的高温天气和干旱,让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遭受不同程度的挑战。眼下,时值全省夏播关键期,水源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基本面。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为应对高温、干旱和无雨天气,全省气象部门积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增雨作业工作预案,补充足够的作业弹药。

同时,针对近期高温干旱,河南省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气候形势,加强会商研判和部门联动,及时发布高温干旱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风险提示,全力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人工增雨是想增就能增的吗?“实施人工增雨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6月12日,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人工增雨必须在自然云已经具备一定降水潜力的基础上进行。 一是,云层厚度一般大于2公里,这样才能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为雨滴; 二是,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云中需具有丰沛的水汽和水汽循环补充; 三是,还要存在上升气流,上升气流能够将云层抬升到合适的高度,使得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碰并增大,从而形成雨滴。

虽然人工增雨的实施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但河南省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密切关注天气演变情况,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全力开展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 刘婷婷 赵博)

来 源:河南日报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