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高的陈永贵副总理如何批阅文件?秘书:跟着别人画圈。
他用一生演绎了从普通农民走向共和国副总理的传奇经历,而他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的事迹也被许多人学习和借鉴。
然而,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从政期间也有最伤脑筋的事情,那就是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他批阅文件非常困难,学习外国理论也相当困难,对他来说,这彷佛就是一场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他是如何从普通农民成长为副总理的呢?又是如何批阅文件的呢?
1914年,他出生于山西,家庭非常贫困,他的父亲是一名长工,养家糊口都非常困难。到他五岁的时候,一家人实在活不下去了,父亲就把他寄养在大寨村的一户人家中。
事实上,这户人家的生活也比较艰苦,所以他从小就干过各种苦活累活,给地主放过羊,也做过长工。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地里的农活就已经都会干了,而且干的比别人快。
尽管他农活干得又快又好,体力也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富裕,反而遭受了地主更重的压迫。
当时还年轻的他自然对地主的重重压迫非常不满,就经常顶撞东家,久而久之,地主们就不愿意再雇他干活了。不过,他跟当地贫苦人的关系很好,这些人愿意听他讲话。
后来,他就去了外面闯荡,想趁着年轻干出一番事业,结果时局动荡,他也没赚到钱,于是他又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大寨村。
1940年,日军来到了大寨村,那时,他亲身经历和见识了日军的残暴不仁,所以他决定加入八路军。不过,为了安全着想,八路军一直在隐蔽处与日军打游击,行踪不定。
在找不到八路军的情况下,他就回到了村里,想着八路军可能会再回来。然而,他梦寐以求的八路军没有回来,日军却在这里扎营了,还要求村里推举一个人出来维持当地的统治。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村里的大姓宗族和贫苦百姓都不想与日军沾上关系,更不想给日军服务,所以这些人打算向日军推举他做代表。
虽然他非常不愿意,但经不住乡亲们的劝导,他最终同意了,想着还能利用与日军的这层关系随时打探日军的行踪,为八路军送消息。
为了给日军制造困难,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他们,在联系上共产党后,他又把消息传给了共产党。
大寨村被解放后,他不仅分到了土地,还加入了共产党,当上了支部书记,带领村里人摆脱贫困。
由于他从小就会干农活,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在大寨村的基层工作干的很好,山西省委还号召各级党组织向他们学习,后来连毛主席也知道了他在大寨村的事迹。
凭借着稳扎稳打的精神,他一步步从村支部书记变成了县委书记,后来又成了国务院副总理。
与从前在基层工作不同,当上副总理后,他经常需要批阅文件,这却成了最让他头疼的事情,因为他四十岁时才扫盲,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字还认不得,也写不好。
但有关部门催交文件时,他才会非常不好意思地问秘书。再后来,他干脆让秘书把材料读一遍,同意的就画圈,有时候也会看看其他领导人的意见。
几年后,他请求辞去副总理职务,主动退掉了公家的东西,出门靠走路或公交车,仍然不改农民本色。
参考文献
①陈永贵:一位普通农民的成长传奇_霞飞
②陈永贵的六个“最”_陈国才
③陈永贵从政始末_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