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点年纪,感慨就多,比如什么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年轻的时候斗嘴逞能卖弄这些句子,到现在却知道这都是人生切实的感慨。

其实我们的佛家还有一个词:无常。

诸法是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此说无常。

世事无常,人生难料;世事有定,人事无常。——怎么开始讲道理了,呵呵。

西安周边我常走,有些地方走过就不止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都走过,而彼时彼景和此时此情都不一样。

——当时是满眼的新奇,此时是满心的珍惜。

所以我很佩服苏轼,能在人生的26岁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的东坡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在世,到这里那里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这是偶然的事;鸿鹄的爪印没有一定。

老和尚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一座新塔,我们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也看不见了,这些都和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你还记得当时的崎岖旅程吗?路远人疲驴子嘶鸣。

读完真的让人想流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苏辙兄弟进京赴考,路过渑池在庙内借宿,壁上题诗。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被派到凤翔府(今陕西凤翔)任职,路过渑池旧地重游时,有感写下此诗,作为苏辙一诗的应和。

年轻的时候读诗不上心,嘴上张扬;现在读诗上了心,心肝剧痛。

人生最怕旧地重游,特别是文人骚客,往往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叹。

古人用天上浮云、水上、原上来形容人生行踪飘忽无定,而苏轼却创造了一个雪泥鸿爪。

浮云飘萍蓬草无迹无踪,可雪泥鸿爪却让人感叹今昔。

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不敢挥霍。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